追忆十号,最闪亮的番号

  十号的起源

  足球场上的十号,一般指前腰,是中前卫里的一种特殊划分,一般位于菱形中场的突前位置。它的出现源自于一个阵型的站位变种——即二三十年前风靡全球的平行4-4-2。在平行442站位中,优势是边路,劣势是防守纵深不够,前卫线和后卫线之间空当较大,遇到个人能力强的球员,容易被以点破面。再加上当时的足球节奏并不快,这就给了十号足够的生存土壤和活动空间。所以20世纪90年代,是优秀十号的井喷期,欧陆范围内大量顶级的十号球员交映于此时。

  

  

  十号曾是全队的核心,球迷最瞩目的明星

  雅凯说过:“在最重要,最紧张和最需要奇迹的时刻,他们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他们如此出众,是球场最鹤立鸡群的那一位。”每每谈起十号,这位法国队功勋教头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词汇。全队战术的技术执行总监,王级司令塔,左右大局的中场枢纽等。总而言之,完美的十号就是球场上最耀眼的那颗星,在各种形势下都有着清醒的判断,指挥球队正常运行。

  

  这就应了最初设置十号的目的:在锋线身后,前卫线身前设置一个枢纽,为球队策划进攻路线,调动攻防节奏。往往由球队中技术最好,头脑最清楚的球员担此要务。他们不光能够与任何类型的前锋配合,还要去适应身边队友的跑位和接应点,传球和牵扯都要到位。

  

  所以比赛要想踢得流畅,必须要给予十号充足的空间,因为他们视野开阔,脚法娴熟,可凭一己之力扭转比赛。如同美式足球的四分卫和篮球的组织后卫,十号是整支球队的掌控者,能做的事情很多。在伟大十号的映衬下,球场上的其他人只需要做好分内的事即可,策划攻势,引领进攻?还是交给无所不能的十号吧。

  电影盒子

  

  

  

  

  

  

  

  

  

  辉煌十号的代表

  最伟大的十号:马拉多纳

  

  这应该是最没悬念的一个归属。

  

  先说技术,除了无与伦比的左脚,马拉多纳的带球,护球和变向都是历史第一的存在,因为他超强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使得他的启停技术几乎不需要假动作就可以完成身位上的超越。其次是视野,作为上世纪末公认的球王,马拉多纳的突破成功之后的进攻选择实在太多,或直接打门,或完成分球,让对手无法防范。由于马拉多纳的突破能力过于强大,他为队友创造的局部多打少机会也是层出不穷,整支球队也因此受益。此外,马拉多纳也是唯一一个敢在本方半场附近持球后,一个人带球往对方禁区进攻的球员,虽然没获得过成功,但这种霸道的进攻方式绝对是对对方防线战术层面和信心上的双面打击。

  

  除了个人能力,马拉多纳在集体荣誉方面也是登峰造极。俱乐部方面,拥有马拉多纳的那不勒斯一改前朝疲软,在84-91年一跃成为令人瞩目的力量,在此期间,他们两次夺得联赛冠军和一次欧洲联盟杯冠军,成为了可以与北方诸强抗衡的球队。而在国家队层面,马拉多纳也把86年世界杯变成一个人的舞台。他在对英格兰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先后上演“上帝之手”和“连过五人”。尤其是过掉对方半支球队完成绝杀的后者,更是被评为世界杯史上最佳进球。而在对阵前西德的决赛中,马拉多纳又决定了冠军的归属。他先是制造一个任意球,帮助阿根廷领先,随后间接助攻队友扩大比分,在德国队将比分扳平后,阿根廷十号又直塞助攻布鲁查加完成绝杀。蓝白军团如愿捧得大力神杯,贡献5球5助攻的马拉多纳也加冕了赛会金球奖。(94年之前,欧洲金球奖局限为欧洲球员,所以巅峰期的马拉多纳从未获得该奖项。

  

  我作为一个球员,任何一方面都无法与马拉多纳相比。—克鲁伊夫评价道。

  最古典的十号:巴尔德拉马

  

  他是马拉多纳都会敬佩的超级巨星,是古典艺术足球的代表人物。不同于外表和绰号的狂野奔放,场上的巴尔德拉马是优雅,稳重的代名词,是世界足坛的绝对另类。

  

  如果说里克尔梅是慢,那巴尔德拉马在场上的风格就近乎“静止”。金毛狮王在比赛中几乎没有跑动和冲刺,依托于超一流的控球和原地摆脱,他基本就是站着做动作,然后突然之间送出一记致命直传。因为技术细腻,视野开阔,巴尔德拉马对于禁区前沿直塞球的理解已经突破天际,不管几人的包夹防守他都能准确并快速的找出传球路线。虽然速率不快,但深谙球领人走之道的巴尔德拉马不会拖慢球队的进攻节奏,总能准确把握队友的跑位。94年世界杯预选赛,巴尔德拉马率队客场5比0血洗阿根廷,溃败的蓝白军团为了世界杯的入场券不得不去打附加赛,马拉多纳也被迫复出。

  

  

  

  

  最全面的十号:古力特

  

  路德·古利特,1962年9月1日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司职影子前锋/中前卫/前腰,是“荷兰三剑客”之一。

  

  或许盘带过人比不上马拉多纳,策划进攻不如巴尔德拉马,但古力特绝对是史上最全能的一位巨星,有六边形战士的美誉。身高超过190cm却兼具速度和弹跳,身体素质、战术意识、脚下技术都是顶级,动辄上演长途奔袭的好戏。教练将其摆在中前场任意位置,他都能回馈出世界前5的水平(呃,好像门将也能打)。当球队打不开局面时,他可以顶到锋线上与巴斯滕一起抢点;当需要地面推进时,他又能回撤到中场担任进攻的主要发起点,传球组织、带球突破都极具威

  

  古力特是一位带有现代派浪漫主义色彩的球星,极受球迷欢迎。身高马大,在场上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有“重型轰炸机”的美称。皮肤浅黑,身材匀称,风度潇洒,特别是那一头由几百条精心编织的小辫组成的长卷发,一飘一荡,令人着迷。所以球迷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辫帅。

  

  

  除了无所不能的技艺,古力特收获的荣誉同样不胜枚举,他获得了除世界杯之外所有的冠军奖杯,个人也捧起过欧洲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在80年代的意甲,说得上是一人之下(马拉多纳),万人之上。

  最经典的十号:齐达内

  

  当年的国际足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欣赏最艺术的足球,要么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要么去伯纳乌看齐达内,二者的脚法都可以说是妙到毫巅。相比于冰王子荣誉方面的缺失,被称为21世纪球王的齐达内则是收割了一切可以获得的冠军和个人奖项。除了霸道的江湖地位,场上的齐祖也堪称最全面的十号。早些年二前锋的经历,让其即便在禁区内依然可以从容不迫的控制住球,面对后卫的围堵也可以做动作;因为意识出众,技术全面,齐达内在争抢头球时也有一定的威胁。而将齐达内与一般古典前腰区别开来的地方在于他强壮的身体,正是因为这点,使得齐祖有着很强的对抗,在阵地组织的时候更敢于持球,在与对方后卫的纠缠中依然有着顶级的摆脱出球能力。再加上他出众的触球精度和无与伦比的球感,齐达内的控球技术已堪化境。潇洒的停球,飘逸的原地摆脱,鬼魅的分球,都是手到擒来。

  

  当然,再全面的球员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齐达内的招牌绝技就是“马赛回旋”。这是一个华美而又实用的摆脱技巧,是指正向带球过程中踩球后紧接着360度旋转顺势转身摆脱防守者,再或传或射,一气呵成。齐达内的“马赛回旋”屡屡在实战中绽放光芒,尤其在双方看似均等得球机会的情况下,能出其不意地占据主动。

  

  虽然在直塞这一单项技术上,齐达内没有科斯塔和里克尔梅成功次数多,性格上的内向也导致看惯了贝肯鲍尔和马拉多纳式领袖的人们,对齐祖缺乏足够的尊重。但齐达内之所以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球星,就在于其在大场面中的闪光能力。98 年世界杯决赛两粒头球轰倒巴西,02年冠军杯决赛天外飞仙挫败拜耳军团,04欧洲杯最后时刻逆转英格兰,都可以成为齐祖奠定江湖地位的传世之作。

  

  

  

  “你永远指望得上的家伙,真正控制局面的人。”--亨利如是评价。

  最华丽的十号:罗纳尔迪尼奥

  

  足球,是职业还是娱乐?一个桑巴舞者给予了自己的回答:“艺术!”

  他叫罗纳尔迪尼奥,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狂。

  

  巅峰期的小罗毫无疑问是技术最华丽的十号,不管是在巴西队还是在巴萨罗那队,他都是绝对的中场核心。他拥有傲人的足球天赋,技术、盘带和球感在全世界都无人能出其右,还可以将突破和具有欺骗性的带球突破以及各种方式的射门在比赛中完美集合,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愉悦。虽然得分能力出色,但小罗的传球功力同样突出,肋部的直塞和禁区前沿的挑传到位率极高。《阿斯报》曾经刊文,历数了小罗20种赏心悦目的过人方式,其中有些是原创,有些则是取他人所长。这其中牛尾巴过人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盘带动作。

  

  

  小罗的天才始于99年美洲杯,而为天下所知则在02年对阵英格兰的四分之一决赛。在一球落后的情况下,他先是在中场连续晃过英格兰球员妙传里瓦尔多破门,随后又完成了一记石破天惊的吊射,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

  

  

  

  最优雅的十号:鲁伊科斯塔

  

  在当今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输入鲁伊科斯塔的名字,下面紧跟着的就是60米直塞,可见这位大师十号代表作的知名度。身为葡萄牙黄金一代,科斯塔有着最绚烂的个人技术和喜忧参半的个人生涯。扎实的控球,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捕捉空档的触觉,再加上一脚精准的远射。这些优点都让其成为十号球员的模板人物。在紫百合忠贞的七年并没有带给他想要的冠军,于是米兰城接纳了这位不得志的大师。在安切洛蒂麾下,科斯塔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他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 引领着红黑军团的如潮进攻:0203冠军联赛,AC米兰在在里亚索球场4:0狂胜拉科鲁尼亚,正是科斯塔完成了梦幻表演,难以置信的4次助攻,实现了米兰的4个进球,连拉科球迷都为他叹服鼓掌;同样在那个赛季,米兰1:0战胜皇马,他在比赛第40分钟一脚惊世骇俗的60米“短传”撕破皇马的防守,助攻舍甫琴科打进了全场惟一入球。

  

  科斯塔的天才无需多言,也不需要阐述。但正如人们期待完美的同时也欣赏断臂维纳斯的缺憾之美,科斯塔的生涯注定与圆满无缘。04年7月4日,在光明球场进行的欧洲杯决赛上,一代大师在光明球场搏击自己最后一次的希望,但在葡萄牙足球创造历史的最佳时刻,命运女神并没有怜悯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黄金一代,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希腊神话,断送了这位十号最后的希望。科斯塔也认为自己到了该停下的时候,窗体顶端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当菲戈和科斯塔长久地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再次领会到: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泪流满面。

  

  

  “我进球很少,但是我通过助攻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我的表现,我很满意,如果你上场机会不多的话,那么重要的是当你上场时,你要为球队的胜利贡献力量。”--鲁伊·科斯塔

  最唯美的十号:里克尔梅

  

  上帝赋予他令人羡慕的天赋,天才却注定要孤独行走。——天下足球

  15年1月25日,里克尔梅正式宣布退役,离开了他深爱的绿茵场。这个来自潘帕斯草原的阿根廷男人,用整个职业生涯演绎了一支孤独的探戈舞曲。

  

  他是年少成名的绝世天才,他是阿根廷人永远的骄傲。二十年前那场举世瞩目的世俱杯决赛,他两次助攻帕勒莫,将欧洲霸主皇家马德里击败于脚下。那一年他22岁,初出茅庐,大师尽显。 十五年前,他背身摆脱儒尼奥尔,25码外左脚大力抽射,迪达猝不及防。阿根廷3-1击败宿敌巴西,提前进军德国世界杯。那一年,他已披上蓝白军团10号球衣,风华绝代,志得意满。

  

  很少有人能像里克尔梅那样控制比赛,他能够慢慢悠悠的原地转圈,一有机会便会送出见血的直塞;他闲庭信步的盘带过人,每次组织分球都恰到好处。在场上错综复杂的局势下,他总是可以迅速理出一个头绪,勾画出一条致命的攻击线路。德国世界杯上,以里克尔梅为核心的阿根廷队是这个国家近二十年最均衡的一支战队,他们踢得张弛有度,泰然自若。在次战六球屠掉劲旅塞黑后,蓝白军团轻松的从死亡之组出线。而在与德国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里克尔梅贡献一次助攻。尽管最终输掉了比赛,但罗米个人是胜利的,因为在他下场之前,德国队一直都被他玩于股掌之中。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天赋在踢球,无论是个人控球还是控制比赛,里克尔梅的节奏感都美妙绝伦。

  

  

  可他发生在他身上的,也不是只有赞誉。当年里克尔梅怀着征服世界的雄心来到欧洲,才明白这里的人们聊的是不一样的足球。太慢,太粘球,不喜欢防守,耳边充斥着太多质疑的声音,让他内心无法平静。所以经历了巴塞罗那的失败和黄色潜水艇短暂的辉煌后,年仅29岁的里克尔梅毅然选择回归家乡,重回那个魂牵梦绕的糖果盒球场。而几年后与国家队主帅马拉多纳的交恶,也使得这位古典十号决定退出阿根廷队,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句话用到里克尔梅身上再适合不过。

  “对我而言,足球就是游戏,这是为什么我喜欢踢球,我需要在球场上尽情发挥,享受自己的比赛。”--里克尔梅

  最现代的十号:卡卡

  

  如果说科斯塔,里克尔梅等十号致力于拿球转身,突破,是利用传球来梳理球队的进攻。那么随着现代足球快节奏的发展,一种新型十号应运而生。不同与科斯塔等人缓慢的节奏,这类十号速度快,带球突破能力强,具备相当的自主得分能力,此外还能给中场分担一部分防守压力。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巴西球星卡卡。

  

  

  

  出身于圣保罗青训的卡卡,不似他的桑巴前辈那样优雅从容,喜欢用手术刀般的传球来规划球队的进攻,而是擅长使用较为简单粗暴的带球突破。虽然绝对速度不算太快,但卡卡持续加速能力强,再加上趟球距离很大,所以其在中路的长途奔袭给人一种势如破竹的视觉震撼。而卡卡对于米兰和巴西队最大的意义,在于其速度拓展了全队的进攻空间:他的突然加速起动,往往能在瞬间撕破对手的中场防线,一旦跟不上他的节奏,对方禁区前的防线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范围的真空,在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的现代足球,这种能力和价值不容小觑。

  

  0607赛季,受困于电话门事件的减分和舍瓦的转会,米兰可谓是内忧外患,但卡卡英勇的将整支球队扛在肩上。正是他在冠军联赛上的十个进球,和无数靠个人能力拯救球队的表现帮助红黑军团第七次折桂欧冠。卡卡也凭此在那一年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到达生涯的巅峰。

  十号消弭的原因

  十号球员的繁盛确实引领了一个风华绝代的时代,但经年之后,时过境迁,优秀十号无处可觅。下面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探求一下十号不在受推崇的原因。

  1. 双后腰或三后腰的崛起,前腰后撤曲线救国

  众所周知,球场上的战术是一种博弈,进攻是为了破解防守,而防守是为了限制进攻。当优雅的十号们在禁区弧顶处挥洒进攻才华时,那些没有优秀十号的球队肯定要想方设法的设置关卡来对其进行绞杀。于是双后腰或三中前卫体系应运而生。即便对球权的控制能力不如经典十号,但双后腰贵在强壮和体能充沛,再加上在中场局部有人数优势,很快一些没有对抗能力的十号在高强度的合围和逼抢下逐渐的失去生存空间,球队也丧失了中前场的主动权。 所以为了躲避前场激烈的对抗,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大局观和传球能力,很多球队的十号将场上位置进行后移,定义了一个新的位置:组织型后腰。

  

  

  以皮尔洛为例,他堪称前腰后撤的最成功人物之一。以十号球员身份出道的他有着与前辈类似的通病,速度慢,对抗弱,不善防守,再加上突破能力也属一般,所以转型之前的睡皮未能大红大紫。但被安切洛蒂改造成后腰之后,皮尔洛将自己在进攻端的才华施展的淋漓尽致:控制节奏,串联前后场,大范围转移,样样都有模有样。在皮尔洛的燃情发挥下,以其为中场核心的米兰和意大利国家队也分别夺取欧冠冠军和世界杯冠军。蓝军21号加封一代宗师的同时,也被欧足联选为改变足坛历史的20人。

  

  2. 全能型中场的走红

  相比于上文提到的组织型后腰,全能中场在如今足坛更加常见。而他们走红的原因也比较容易理解,现代足球节奏不断加快,球队整体攻防的时代到来,这对中场球员在进攻和防守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光要攻上去,还要守回来。使自己的身影遍布每一个需要出现的角落。所以当年经典十号主宰球队进攻体系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一被盯死或者状态不佳,就容易一损俱损,使整支球队的进攻陷入瘫痪。而在全能中场面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算状态不好,脚头不顺,他们依然可以用出色的防守和大范围牵扯来帮助球队,在当今的欧洲足坛中,全能型中场基本是争冠型球队的必备:皇马的莫德里奇,巴萨的比达尔,还有曾经叱咤英伦的双德。都是此类的代表人物。

  

  

  

  

  3. 边路核心潮

  自从04年里杰卡尔德用433 在巴萨完成复辟,魔力鸟使用改良版433夺得欧冠以来,双边锋+双后腰的中前场配置一夜之间恍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各队竞相模仿的阵型标配。本就有两翼齐飞传统的曼联在迎来C罗的蜕变后,更是将将进攻侧重点放在了边路;阿森纳在尝到皮雷和永贝里两个边前卫甜头之后,又从德甲引进了两位准十号罗西基和赫莱布,也将他们一左一右放在了边路;罗纳尔迪尼奥本是经典十号,但在巴萨的体系中,依然以左边锋的形式存在。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足球比赛的高对抗与日俱增,球员对场上空间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与此同时,中路的防守在双后腰甚至三后腰的充斥下显得最为密集,已经没有多少区域给十号施展技术,所以不管是天生的边锋(罗本,里贝里),还是以边锋之名形组织核心之实的十号(齐达内,小罗),都在边路寻求突破或者渗透。另外一方面,攻防节奏的加快,过去那种由十号持球过中场,之后在慢慢悠悠找人的踢法已被证明太过拖沓,一般都是由后腰接应中卫出球,然后在快速将球转移至边路,由边锋和前锋在肋部做文章,或下底,或传中。虽和以前的个人英雄主义背道而驰,但球队进攻的整体性却远非昔日能比。

  

  

  

  4.十号保护者难觅

  想让里克尔梅纵情舞蹈,身后一定要站着塞纳。佩莱格里尼一针见血的指出想要十号最大限度的发挥,球队应该满足的条件。因为组织串联球队本已十分辛苦,在遇到对面后腰和中卫逼抢时,需要自家后腰的强力支持。即在十号丢球后不遗余力的反抢,在十号陷入合围之时及时去接应十号出球,只有这样才能让十号在前场大展拳脚没有后顾之忧。所以皇马银河一期的衰败和高层甩卖马克莱莱有着直接关系:没有了国家队队友的保护,日已老迈的齐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便日后小贝的加盟使伯纳乌星味更加璀璨,但银河战舰之威名早已名存实亡;巴萨梦二的复辟,小罗的天才当记首功,身后不知疲倦的德科,马克斯同样功不可没。而现在的中场被全能型人才所充斥,已经不需要传统的十号,为十号找个专职保镖?更是天方夜谭。

  

  

  

  

  结束语:

  战术日新月异,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个不见十号的世界。但在当今足坛,它依然是种理想,一种关于美丽足球的纯粹渴望。正所谓驴饮非品,经典也不可能量贩。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十号在足球历史上留下的经典场面,都为自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带给我们关于足球最初的记忆,也会定格在记忆最深的部位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