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掌握多国语言,既可帮我们解决难题又可成就辉煌

  MEIHAO SUMMER

  世界名著《海底两万里》的成功之处,除了老生常谈的海洋与科幻场景外,今日我们来谈点不一样的东西——尼摩船长的知识储备量。如果想做到他这种亿万级别的富翁,除了其本身具备的智慧与胆识外,还有一点令我咂舌的,便是他对世界各国语言的掌握。

  生活在100多年前的尼摩船长,同时掌握了4个国家的语言: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这样的天赋,非常人所能及。即便是现代社会,能熟悉4种国家语言的人才,也是凤毛麟角。

  丰富语言的储备量,让尼摩船长做到了无国界的畅游海底及七大洲八大洋。无论上了哪个岸,他都不愁不触。因为他掌握的语言,以及这背后涉及到的智慧,足够他抵抗任何风险。

  是的,有时语言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难题,甚至能够成就我们的辉煌人生。

  在《海底两万里》中,负有出国考察使命的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皮埃尔在跟踪“鹦鹉螺”被抓后,由于尼摩船长在审讯时不发一言,他就用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这四国语言重复地解释了他们的身份和境遇,好让尼摩船长能够听懂。

  

  正是四国语言完全相同的描述,赢得了尼摩船长的信任,他们终于不用再被拘禁在狭小的“牢房”里,重新获得了自由。

  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掌握多国家的语言,熟练地运用多国家的语言并进行变通,也能让我们拥有更广的社交圈,去发挥更大的才能。

  被称为是“中国语言之父”的赵元任,除了精通33种中国方言外,他还精通德语、英语、法语、拉丁语、日语、西班牙、俄语等八种语言。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乡”。

  赵元任先后任教世界最一流的大学,哈佛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清华大学等。他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期间还创办了“科学社”,享誉世界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还亲笔给他写了贺信。

  这种殊荣,真是替咱中国人长脸。

  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他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梵文、巴利语、吐火罗文等八种外语;被称为清华大学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陈寅恪,他13岁就掌握了日语,后来又去德国学习了德语,到法国巴黎学习了法语,28岁去美国哈佛研究了梵文和巴利文,在此期间他又轻松搞定了印度语、希腊文、闪米特语。后来他又顺带学会了藏文、蒙文、西夏文、突厥文。此外他还懂满文、突厥回鹘文、吐火罗文、朝鲜文、佉卢文、马扎儿文、波斯文、希伯来文、土耳其文等等。

  通过这些名人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掌握多种语言的技能后,它便可以成为你成功的敲门砖,替你敲开学问的另一层境界,成为众人敬仰的学者,享有无尚的荣耀。

  因此,如果现在的你一无是处,也可以从多学习一门语言开始,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看似只是为交流和沟通服务,事实上,它会增加我们对历史、对他国民族文化的认知,不断地丰富自我的阅历。最重要的是,在不断学习不断上升的路上,蕴含了无数进阶的机会。

  

  就像升级打怪一样,你是小白的时候,在初阶是跟着大佬玩,但等你掌握了几国语言后,你便成了高阶玩家,会有很多刚入门的小白拜你为师了。

  凡尔纳在写《海底两万里》的时候,肯定也想到这层含义了吧。在《海底两万里》爆了之后,他就成了高阶写作专家,我们读者,成了初阶的小白。享受这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多维度”创作的厉害。

  愿你我都能不断进阶,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