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还魂记
故事发生在唐朝总章年间,汴梁城外有一户姓丁的船家。丁老汉有一儿一女,儿子名叫丁福,十八九的年纪,长得是膀大腰圆,已经能够自己撑船跑江湖。丁老汉还有一个女儿,名字叫丁玉,年满十六周岁,还没有许配人家,依然待字闺中。
总章元年春,丁福受汴梁城一个财主的的雇佣,往杭州运送一船的瓷器,返程的时候则是拉了一船的茶叶回来。等丁福从杭州准备返程的时候,一个妇人拦住他说道:“这位师傅,听你口音是汴梁人吧,我正好也去汴梁,你看能否捎我一程,船钱我不少你的。”
丁福见女子温文尔雅,心中十分喜欢,想着正好路上没人作陪,于是便欣然答应了下来。经过交谈丁福这才得知,女子名叫周翠香,开封陈留县人。周翠香的舅舅膝下无儿无女,周翠香的父母便将她过继给她舅舅,让她给舅舅养老送终。
后来周翠香的舅舅来到杭州经商,周翠香便也跟了过来。眨眼十多年过去,周翠香已经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的舅舅在前不久突然病逝,周翠香安葬了舅舅之后,便想着回到陈留县,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团聚,于是这才坐船赶奔陈留县。
当时的陈留县就在汴梁城边上,而且从杭州到汴梁城的话,正好从陈留县经过。但是周翠香已经离家十多年,也不知道父母他们现在怎么样。周翠香与丁福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大概过了半个多月,终于驶进开封府境内。
等靠近陈留县码头的时候,周翠香准备下船,可是还没等她上岸,突然一头栽倒在船舱里。等丁福上前一摸,发现周翠香竟然已经死了。当时丁福一下慌了神,如今突然有个死人在自己船上,倘若被官兵遇见,自己如何解释?
好在当时天色已晚,而且码头上也没有什么人,丁福便琢磨着到底如何是好。他当时的第一想法是上岸之后,张贴告示,看能不能找到周翠香的亲人,让他们过来认尸。但是他又感觉有些不妥,毕竟一个大活人在自己船上死了,到时自己是有口也说不清。
丁福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将周翠香的尸体扔河里算了,但是自己心里又过意不去,毕竟两人也算是认识了十几日,周翠香也是个好姑娘,倘若就这样将她的尸体扔进河里喂鱼,恐怕他心里一辈子都会有阴影。
最后丁福心想,干脆等天黑透之时,将周翠香的尸首拉岸上埋了,到时在她坟前立个木牌,上面写着“陈留县周翠香之墓”,倘若她家人看到时,也算是有个交代。但是丁福的船上并没有铁锹之类的物件,于是他便上岸买铁锹。
结果在丁福买铁锹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巡夜的兵丁从他身旁经过,他们见丁福鬼鬼祟祟,感觉十分可疑,便跟在他的后面,结果看见丁福从船上背下一具死尸来。几个兵丁眼看有人命官司在内,当即将丁福绳捆索绑押到县衙,同时留守两个兵丁看守周翠香的尸体。
当时看守尸体的是两个新兵,一个名叫王五,一个名叫赵六,两人看着周翠香的尸体,都感觉有些瘆得慌,于是王五提议道:“我说六哥,不如咱们到对面酒馆打两壶酒喝,这长夜漫漫,咱俩在这运河边上也怪冷得慌,倘若有酒喝的话,时间过得也快些。”
说着,两人便到酒馆去打酒,还买了两斤牛肉当下酒菜。但是当他们来到码头边的时候,突然吓得脸色发白,只见方才躺在地上的尸体竟然不见了踪影。按照当时的律法来说,死尸不离寸地,倘若官差将死尸看丢了,不但要丢掉饭碗,恐怕还要跟着打官司。
这时二人也没心思喝酒了,商量着接下来如何收场。此时赵六冷静下来,他低声对王五说道:“这尸体不知是被何人偷去了,倘若我们想保住饭碗的话,目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再弄一具尸体回来,等明日老爷问起的时候,一口咬定就是这具尸体。”
王五此时早已慌了神,他喃喃说道:“这大晚上的,我们去哪里找尸体?我们总不能去杀个人吧?”赵六摆摆手说道:“今日我见十里坡有人出殡,那坟地正好也在运河边上,不如我们将那尸体挖出来,到时我们来个偷梁换柱,只要明日将尸体拉到县衙,我们就算交差了。”
于是二人抹黑沿着运河来到一处坟场,果然看见在坟场边上有一处新坟,地上还散落着没有燃尽的纸钱。王五和赵六先是在坟前磕了几个头,嘴里喃喃说道:”我们兄弟二人也被被逼无奈,待此事过去之后,一定给您多烧纸钱,还望您莫要怪罪。”
说罢,二人便开始刨坟,因为那坟是当天刚埋的,土质特别松软。没多大会儿的工夫,坟就刨开了,王五和赵六将里面的尸体搭出来,背到码头放好,然后又将坟头重新掩埋,这才一直等到天亮。到了天明之后,仵作过来验尸,等填好尸单之后,将尸体拉到县衙,公审丁福。
审案的县令名叫张文举,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他猛拍惊堂木说道:“大胆船夫,你是如何谋害过往客商,侵占他钱财的?还不从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丁福听县令这般一说,当时就傻了眼,明明是周翠香死在自己船上,何时周翠香变成男的了?
丁福掀开盖在死者身上的白布,发现白布下面却是是个男子,男子的年纪大概也就是十五六岁,身上还穿着一件寿衣。丁福跪倒在地说道:“老爷,小人实在冤枉啊,小人本是这汴梁城外的船家,从杭州贩货回来,顺路搭载了一个名叫周翠香的女子,谁知那女子准备下船的时候,竟然倒地猝死了,我害怕惹上官司,准备将她扛到岸上掩埋,结果就被官兵老爷给抓回来了,怎么过了一夜,这周翠香变成男的了?而且我确实没有害过人,求老爷明察。”
张文举见丁福言辞恳切,不像是说谎的样子,于是便问王五、赵六是怎么回事。王五赵六此时早已是吓得体似筛糠,起初还想抵赖,结果被张文举当堂棍打五十,这才招认昨夜如何看丢尸体,然后又如何挖坟偷尸讲述一番。
这时在场的人一片哗然,女尸到底去了哪里?莫不是她成了僵尸?还是尸体被别人偷了去?偷尸体的是何人?堂上这具男尸又是何人?有一连串的疑问需要解答。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从人群外挤进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并非旁人,正是周翠香。周翠香跪倒在县令面前说道:“昨日的女尸正是小女,小女名叫周翠香,自幼患有羊癫疯,昨日偶感风寒,突然犯病,便昏倒在船上。等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躺在码头上,同时也不见了丁福大哥的身影,我便抹黑回家去了。今日我听乡邻说有个船夫害死人命,凑近一看竟是丁福大哥,故而连忙过来解释,还丁福大哥清白。”
县令张文举听周翠香这般一说,和丁福所言分毫不差,看来却是是冤枉丁福了,于是便准备将丁福放走。但是当丁福经过男尸旁边的时候,突然看见男尸的手指动了一下,丁福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仔细一看,发现男尸的手果然在动。
丁福吓得瘫坐在地上,嘴里嚷道:“诈尸了诈尸了!”
人群中又是一片哗然,结果在众人骚动之时,那男尸竟然坐了起来,他一脸疑惑地看着众人:“我如何在这里?”有胆大的衙役上前摸了摸,发现男子身上有了余热,这才发现他竟然又活了过来。
这时人群当中有人认出堂上的男子来,说道:“这不是周木匠家的儿子周方吗?没想到他昨天埋的,今天竟然又活过来了!”周翠香仔细打量堂上的男子,发现和自己长相极其相似,她激动地搂着男子说道:“你是周方?我的好弟弟,我是你姐啊!”
那男子仔细打量了周翠香一眼,几乎在一瞬之间泪如泉涌,搂着周翠香放声痛哭,嘴里喃喃说道:“翠香姐,你可算回来了,咱娘走得时候,一夜没合眼,就是想看你最后一眼,可是一直没等到!如今你总算是回来了!”
原来,当年周翠香跟着舅舅去杭州的时候六岁,而她弟弟周方不到四岁。等周翠香到了杭州之后,渐渐便断了与家里的联系。周方在父母的养育之下渐渐长大,周方的父母也相继去世,当时周翠香远在杭州,对家里的变故一无所知,周方想到杭州去寻姐姐,但是又不知道姐姐在何处。
自从父母死后,周方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做起了木匠的营生。一天周方到一户人家给人做工,结果做到一半的时候,突然猝死。那户人家是个财主,眼看周方死在了自己家中,便出钱将周方安葬。谁知周方也是和他姐姐一样,属于羊癫疯病发作,只不过是假死而已。
没想到周方被埋葬之后,竟又被王五、赵六误打误撞又给挖了出来,也算是因祸得福,死而后生。听闻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在场之人皆是称奇不已。县令张文举见周翠香姐弟团圆,便让周翠香、周方、丁福退堂回家了。王五、赵六虽然有玩忽职守的过错,但是因为他们无意救了周方的性命,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张文举也没有再追究他们的责任,算是皆大欢喜。
周翠香姐弟感念丁福的恩情,倘若当时丁福将周翠香抛尸河中,恐怕周翠香已然身死河中,而她的弟弟也不可能得到重生。当得知丁福尚未婚配的时候,周翠香主动提议嫁他为妻。丁福得知之后激动不已,其实当时在船上的时候,丁福便已经对周翠香心生爱慕。但是他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船夫,怕配不上她,故而将这份喜爱深深埋藏在心底,没想到最后竟然得愿以偿。
丁福见周翠香的弟弟周方谈吐文雅,而且一表人才,索性将自己妹妹丁玉许配给他,俊男靓女珠帘合璧,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两台喜事共同举办,整个陈留县都轰动开了,县令得知这对生死姐弟双喜临门,特意送上百两纹银作为贺礼,以表彰丁福的善行。
此后多年,周方考中进士,当了大官,带着丁玉走马上任去了。而丁福因为经营有方,挣了不少的钱财,组建了自己的船队,成了当地的首富。自那以后,丁周两氏,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还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