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因为心中的牵挂,老人迟迟不愿闭眼,多么令人感动的爱

  秦大妈当护工十几年了,第一次见到像吴老生命力这么旺盛的人。

  其实吴老病得很重,短短几个月,整个人都像干瘪了似的,精气神都被吸走了。

  秦大妈刚刚被聘请过来的时候,吴老还是一个精神很不错的老人,甚至能跟他说笑几句,完全不像现在这样。

  就连主治医师都说,吴老其实早就该去了,撑到现在,完全靠一口气拖着。

  秦大妈知道,吴老是因为心中的牵挂,迟迟不愿闭眼,那是一份令人感动的爱。

  

  照顾吴老的事儿,是吴老的小儿子吴勇安排的。

  当时吴勇就跟秦大妈说过,老爷子估计没多少时间了,让秦大妈陪着走完最后一段时光就好了。

  所以一开始,秦大妈就是带着一份悲悯之心来的。

  吴勇出手是大方,可一看就是大忙人,这几个月以来,他除了出面请秦大妈去做护工,就一次都没来过了。

  跟其他家属环绕,殷勤热切的老人不一样。

  从一开始,吴老这里就是冷冷清清的,只有秦大妈在身边照顾着。

  她跟吴老又不熟,陪着唠嗑也是尴尬。

  但吴老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他总是很温和,温和且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切。

  

  最开始的时候,吴老每天还是挺有精神的,吃饭都能吃两大碗。

  秦大妈作为护工也很省力气,加上吴勇出手大方,这算是她接的最轻松的一个单子了。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吴老就一天天的衰老下去了。

  他的手变得枯瘦,呼吸也孱弱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秦大妈总觉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断掉。

  但吴老却以一种惊人的毅力坚持着,就连主治医生都感叹这是医学奇迹。

  每天早上,吴老一睁眼,都要问秦大妈一句:“小军回来了么?”

  然后在秦大妈否定的回答中,渐渐熄灭了眼里的光。

  不过马上,他就会自言自语道:“我可不能就这么倒下,我得撑到小军回来。”

  

  吴老嘴里的小军,是他的孙子。

  秦阿姨没见过这个孩子,只是从吴老的描述,大致勾勒出了一个形象。

  吴军从小就是跟在吴老身边长大的,这孩子跟他冷漠的父母不一样,对吴老特别孝顺,也很恋家。哪怕长大了以后工作忙,也经常回来看吴老。

  要说吴老真的放心不下谁,那就是这个小孙子了。

  这几个月来,秦大妈没见过吴军,这不是因为人家不愿意来,而是因为签证问题被卡在国外了。

  吴老这么一直等着不愿意闭眼,也全都是因为牵挂着这个孩子。

  甚至说起这个原因的时候,吴老都是有点骄傲的,他一辈子没出过国,觉得能出国的人都是顶厉害的,自己孙子当然也就特别有出息。

  话语里全是一片对后辈的拳拳爱护之情。

  有时候秦大妈也会忍不住想,吴军真的能在吴老去之前回来吗?

  

  吴军赶到病房的时候,是一个下午。

  那天吴老的胃口似乎格外好,一看到他最钟爱的小孙子进来,眼睛都亮了,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秦大妈好久都没看到过吴老这么有生机的样子了,一时间竟然有点手忙脚乱。

  不过她心里也有点担心,都说人死之前会有一次回光返照,看老爷子这样子,好像就是这样。

  该不会见到了孙子以后,心愿一了却,人就要去了吧?

  吴军比秦大妈想象中的要高大一些,是个看面相很憨厚老实的小伙子。

  看得出来,他对吴老也是真的孝顺,一进来就蹲在了病床边,细细地听吴老絮叨,一点也不嫌烦。

  秦大妈总算也多少能够理解一点,吴老那种舐犊之情。

  而且,她发现吴老疑似是回光返照以后,就立马给雇主吴勇发了消息,可信息一去就像是石沉大海,连电话也不接,不知道是真的忙,还是完全不在意。

  对比之下,吴军的行为就的确让人熨帖多了。

  

  吴老拽着好不容易见到面的小孙子,说了好一会儿话。

  那种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的精气神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了。

  吴老枯瘦的手紧紧地抓住了吴军的手,半晌,老爷子留下了一滴泪,语重心长地说了最后一句话:“爷爷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的啊!”

  吴军一下子也哭了出来,他又何尝不知道,都是因为自己,爷爷才苦苦支撑到了现在。

  好在他终于是在最后关头赶到了,否则他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

  吴老的手,终究还是慢慢的失去了力气。

  病房里,响起了一个年轻人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一切都被秦大妈看在眼里,她年纪也不小了,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吴老的处境里。

  人到终了,只有一个孙子在病床上送终,怎么能不让人感伤呢?

  但有这样一个孙子,大概也是生命中唯一的幸事了。

  秦大妈现在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心中的牵挂,吴老迟迟不愿闭眼的原因了,那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