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叹!曾在北京留学的黛简兮:我的爱人,他在战场上牺牲了!
文/定风波里
#如果发生战争,你愿意上前线吗#?
引言
无意中刷到曾在北京留学的俄罗斯姑娘黛简兮发视频称:我的爱人,他在战场上牺牲了!
一时,让人不禁感慨颇多!
一、俄罗斯姑娘黛简兮的故事
初识俄罗斯姑娘黛简兮,还是缘于去年无意刷到:一位在北京留学的俄罗斯姑娘毅然选择回国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消息。
在这此则消息中,故事的主人翁就是黛简兮。今年25岁,出生于军人世家,是哥萨克人。
据悉,俄乌冲突爆发后,她的父亲和爱人就先后参加了乌克兰战争。
然而,想不到的是,战争如此残酷,有一天的她的爱人会牺牲在乌克兰战场。
3月28日,她发文表示:“我今天得知,他在掩护受伤的同伴时,被炮火再次击中,牺牲了。我的爱人,他死了。他过去是我的一切,现在也是我的一切,可是现在我没有了可爱的人了。
在这个可怕的时刻,我能向谁倾诉我的痛苦呢?也许我没办法说得清。这一生我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我的头好痛,感觉在炸裂,我真的很难接受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要振作起来。
他不在了,但我为了他,要更加努力的活着。一定要离开这里,活着离开战场。回到家,好好活下去,去完成每一件我们在一起时没有来得及做过的事。好好守住他一直保护的家乡,多做一些好的事情,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很重要,他为了崇高的使命,为了伟大的俄罗斯,为了我牺牲了。我不能再辜负他。如果我能活下来,我一定要勇敢一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至于我的爱人,我会把他埋在心里:他将永远在我的内心深处和我一起,在那里我会守护他一生,一直到我也离开这个世界为止。”
而作为第三方,令人感慨的是,黛简兮对于战争的理解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不难看出,她为她的爱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他的牺牲感到悲痛万分。更重要的是,字行里,可以发现黛简兮同样也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尽管,她是如此希望可以活着离开战场。
这一刻,战争的残酷展现淋漓尽致!
没有人希望战死,但是战争一旦发生,注定就会有流血牺牲。
而对于个人而言,为了方便大家可以更深刻感受普通人在俄乌战场的挣扎,有必要简单提及下她的基本情况:
细细梳理她的视频状态,可以发现,黛简兮是在去年年底之前决心加入俄罗斯志愿部队,历时二至三个月的培训,在1月中旬结束训练、奔赴前线。
2月2日,她已经抵达乌克兰战场,并发视频曾表示她之所以参加战斗的原因是担忧她的爱人和父亲。其中首次提到她的爱人在冲突爆发之时,就参加了战斗。
并称他的爱人是真正爱国军人,他向黛简兮传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战争观!
在这里,需要顺便提一下,在2月份,因为圣诞夜俄罗斯动员兵因手机定位被乌军知晓,进而导致了马克夫卡职业学校遭到乌军炮击,至少86人死亡,400余人受伤。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也因此,自此,俄罗斯军人对于手机的使用和管理就变得十分苛刻。
而黛简兮受此影响,直到3月份才更新一条视频。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再次刷到她的视频时,却发现他的爱人已然牺牲。
二、战争是残酷的,黛简兮爱人之死带给人们的触动
战争无比残酷。而当真的降临之时,人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或理解战争呢?
目前来看,俄罗斯姑娘黛简兮爱人战死,网友们感触颇深。
有网友表示:节哀,无法言语的痛,肯定会好起来的,保护好自己。他是你的英雄,也是俄罗斯的英雄。
也有网友真诚地期待黛简兮平安归来!
还有网友则称:美丽喀秋莎坚强活下来,中国欢迎你平安归来!
三、俄乌冲突带给我们的思考
眼下,时逢这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世界正在处于和平与战争激烈缠绕的档口。
很多人既想拥抱世界多极化格局,又不想感受到一点点风吹草动。这是一种普遍的想法,这就是偏安太久的缘故。
看看那些被帝国蹂躏在战火和灾荒当中的国家,看看也门,看看利比亚,看看伊拉克,看看叙利亚,看看阿富汗......
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因为你生在一个可以保卫和平与安全的国家。所以,你才可以偏安。
当然,还有人过于沉迷于西方舆论的洗脑,其言行甚至比乌克兰人、美国人还要激进。在这些人看来,哪怕冒着与俄罗斯发生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话里话外,都在力挺乌克兰与俄罗斯战斗到底,都在鼓吹乌军节节胜利,俄军则节节败退......
说到底,这些人低估战争的残酷和复杂,低估现代核武的威力,坚信只要有美国在,乌克兰就将战无不胜。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明明是丛林法则的国际社会中去呼吁正义,无视自己国家和利益与隐忧。甚至还炮制出“降美弃俄”、“斩断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的说法。
但是,黛简兮爱人之死再一次提醒世人:珍惜和平,更需要正视现实。
客观来看,历经战火洗礼的俄军并没有变得软弱,相反更加强大。
而对于我们而言,俄乌战争同样是一场宝贵的学习机会。
它让人,更清楚看清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更深刻认知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同时,通过这场战争看到我们的自己不足。
很多人都在嘲笑俄军打得拉垮,并嘲笑其局部动员有几十万人选择移居海外。
但个人却从事看到,我们自己同样需要扪心自问:
如果有一天,亚洲爆发另一场乌克兰战争,届时身为普通人的人,我们应该办?
我们真的有信心,面对动员,可以完全做好众志成城吗?
我们的军队明显缺乏大规模实战经验,其常规战力真的值得相信吗?
个人没有答案。但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总之,作为第三方,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立场,做一个劝和促谈者,而非火上烧油者。并且,还要认识到,保护自己国家的和平绝非是响应西方口号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