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有仙、有佛,义乌那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提到义乌,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那个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国际商贸城。但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因果而已,更让我们本地人感到骄傲的,其实是那鲜为人知的一面——一个小小的县级市,除了有飞机场、有高铁站,还有神、有仙、有佛!——吸引着许多朝圣者前来参拜。

  河神朱之锡:

  朱之锡是一位清初治河名臣,历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等职。1657年,原任河道总督的杨方兴卸任,顺治皇帝特擢朱之锡为兵部尚书兼河道总督,令朱之锡驻守济宁,治理河道。

  

  1661年冬,清江至高邮三百里间因水患,河道几成平地。朱之锡召集民夫彻底清淤疏浚。他奏请朝廷发给民夫粮食以作报酬,稳定了民工的人心。故而,虽工程浩大,但劳工不缺。朱之锡鉴于运河因水灾或干旱都无法通航船只的实际情况,奏请朝廷修建了南起台庄,北至临清的多处调节水流的闸门,并严格控制船只运载的重量和开启、关闭水闸的时间,使运河终年可以通航。

  朱之锡的功勋得到康熙皇帝的肯定,亲赐羊酒文绮,并进阶为资政大夫,继任河道总督,成了两朝治河重臣。1666年二月因病卒于任上,享年44岁,康熙帝谕赐祭葬。1723年,雍正帝下旨敕封朱之锡为河神“朱大王”被列为“四大王”之一,在大王殿立了其塑像,每年春秋两季得以御祭。

  医仙朱丹溪:

  朱震亨是一位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常为百姓挺身向前,凡遇“苛敛之至,先生即以身前,辞气恳款,上官多听,为之损裁”。

  

  正因为朱震亨素怀惠民之心,另外在他30多岁时,母亲有疾,诸医束手,使其有志于医。之后,他取古代经典医籍细细观之,三年而有所得。又过了两载,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他在学医道路上孜孜不倦,多次求师寻访名师,之后还在罗知悌处得以获得真传,医术大进。

  朱震亨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

  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二十四岁得到天竺僧达摩大师的指引,发愿精进修道,在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最为世人所惊叹的,便是由他首创的“三教合一”理论。

  

  梁武帝萧衍是著名的“佛法皇帝”,在位期间大量的兴建寺庙,弘扬佛法,京城中也是高僧云集,他听闻了傅大士的名声后就想召见他,但是一开始傅大士认为缘分不到,始终拒绝。终于有一天傅大士认为缘法到了,就披的纳衣,顶的道冠,穿的儒家鞋子去见梁武帝,武帝就问,你是僧么?傅大士指衣服。你是道么?他指道冠。你是儒家?他又指鞋子。

  这一身的行装,道出了他所倡导的处世之法。头戴道冠,表示要用道家思想武装头脑,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意思是学会适应环境,与世无争;身披袈裟比较好理解,就是代指慈悲为怀,与人为善;脚穿儒靴,表示要用儒家理论去实践,脚是用来行走的,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穷困者管好自己、发达者造福世界”,说明做人做事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积极上进。

  他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超凡脱俗的禅法高人,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并且并不只是空口说法,而是能够身体力行,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其传世著作有《心王铭》、《语录》四卷、《还源诗》等。

  

  总的来说,义乌人的精神是多元的、包容的、追求灵性的。在这个物质充盈的时代,我们还能保持着对于信仰和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追求,这是义乌人的自豪,也是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