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一代枭雄刘备文武兼备,杀义子刘封自毁长城

  刘备见于史书的儿子有四个: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其中刘封为义子,其它三个为亲生。一、刘封出身很不错。刘封是刘备寓居荆州时收养的义子,本名寇封,罗侯寇氏之子,也算是荆楚名家了。更重要的是其还是长沙刘氏的外孙,和刘备也算有着一丝血缘关系。

  刘备当时并无子嗣,以刘封的家世,可以说过继过来就是让刘备当继承人来培养的。

  二、刘封能力很不错。刘封的个人能力还是很出众的,在刘备入川期间,节制孟达攻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三郡太守中的申耽、申仪投降,蒯祺死于军中。以此战功刘封奠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PS:死掉的蒯祺是诸葛亮的姐夫。

  

  三、拒援关羽不算大错。关羽攻取樊城期间,要求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二人以三郡新降局势未稳拒绝。其实这点上并不算什么错,终究二人与关羽并无统帅关系,加上关羽“骄于士大夫”的性格,谁愿意没事去找罪受?且刘封、孟达相处并不算和睦,互相掣肘之下,也就自守有余、进取不足,着实派不出多少实力来。

  援助关羽的情形便是:如果胜了也没什么功劳,还有可能受到关羽的折辱;如果三郡防守空虚造成什么后果的话,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罪名。

  四、败退成都被赐死。结果,关二爷死在了吴国人的手里,想必收到如此消息,刘封孟达也是一脸懵。终究前一刻还威震华夏呢,咋就反转得这么快呢?这下,原以为只是没去锦上添花的二人,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见死不救了。

  预感到大祸临头的孟达随即投降魏国,带来的后果便是申耽、申仪随即归附魏国。可见当时所用的“三郡新降局势未稳”也不单单只是个借口。

  刘封败退回成都后,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刺死,享年29岁,刘封的一生自此画上句号。

  

  五、死在自己人手里并不意外。纵观刘封的一生,即使包括拒绝援助关羽在内,并无取死大过。但在此形势之下,他的死也就成了必然。刘封没有错:孟达投降后,至少能保持职务不变;而要是自己投降的话,以和刘备的关系,必定受到魏国的严密监视,失去自由。

  况且他还是对自己的威望、能力太自信了一些,以为凭借这些肯定能保住性命,况且还有一个汉中王的香饵摆在那里呢,刘封虽是义子,但毕竟是法理上的继承人之一,所以他咬钩了;

  刘备没有错:人的天性总要更喜欢自己的亲儿子。如果刘封能力差些的话,反倒要更幸运一些,至少不会对刘禅造成威胁。但他实在是比自己的傻儿子优秀太多了。未来的王储之争,到底会有多少人站在刘封的身后,估计刘备也心里没底。

  此刻,借口关羽之死来解决掉刘封,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么多年养成的父子情,也不是那么容易消磨掉的。刘备心底一定大喊“你咋不跟着孟达投降啊,那样至少能活着呀。”

  诸葛亮也没错:作为刘备集团的首席智囊,他需要绝对的理智来处理这件事。荆州丢了,三郡也丢了,刘备集团可谓是元气大伤。刘封、刘禅的王储之争一旦爆发,必将是新一轮的腥风血雨,等到尘埃落定之后,估计西蜀也就只剩一地鸡毛了。到时候拿什么来图谋天下?

  

  所以,刘备的亲子义子们,必须有一方要提前退场!相比之下,还是叫刘封gameover更符合刘备集团的利益。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几人的选择都没有错,所以刘封之死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