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春燕:谢晋和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比较解读

  原标题:陈春燕:谢晋和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比较解读

  陈春燕

  陈春燕,女,1977年3月生,籍贯重庆市,中共党员,传播学硕士,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教授。2000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影像专业本科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参加工作,2013年在西南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历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影视动画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兼党总支纪检委员,市级教学团队——影视动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教师,重庆嘉陵江发展研究中心动漫产品研发与推广中心以及校级“基于重庆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与影视传媒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重庆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成员。2016年8月起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2019年8月起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副院长。

  谢晋和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比较解读

  陈春燕

  谢晋和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史上两位重要的人物,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有一个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十分重视女性题材电影的拍摄和女性人物形象的表达。本文从两人的主体电影思想谈起,分析了他们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谢晋和张艺谋的主要创作思想

  谢晋,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永远都不会褪色的一个名字,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成就最大的电影导演,他用他的一生给我们拍下了无数经典。对于谢晋影片的回顾,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的电影题材十分广泛,涉及体育、农村、战争、小人物生活等多个方面。《女篮五号》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电影,整个影片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成功表现了国强才能民健的主题;《大李老李小李》让我们看到了谢晋身上的喜剧才华;《红色娘子军》《鸦片战争》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战争题材的充分把握和游刃有余;《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和他人生的独特感悟。他的电影伴随着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人们在他的电影中,感受到了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信念。不管我们对于电影的本质是如何认识的,不管对于谢晋的电影之路是如何评价的,谢晋的电影得到了最多数人的认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的作品永远都是与时俱进的,总归是能够把对历史的思考、时代生活和炽烈的人情味、人性美结合,因此他的电影总是充满正气,很明朗。今天,大师已去,但是他的作品和精神仍在,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借鉴和学习的艺术经验,这将是值得每一个电影人和每一个喜爱电影的观众用一生去感悟的。

  张艺谋,也是一个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导演,从《一个到八个》在摄影上的崭露头角,到和陈凯歌一摄一导,让《黄土地》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张艺谋逐步开始了他的电影人生之路。我们将他的诸多作品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连起来看,会发现张艺谋的电影之路,更像是一条对于人性探索的道路。《秋菊打官司》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有话好好说》调侃了现代都市下的众生相;《幸福时光》则展示了几个普通人的关爱和不幸;《活着》用嬉笑怒骂而又让人心碎的情感基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行了解读。他在这条人性之路的探索上,一直走得很执著、很虔诚,对于人性的思索、感悟、拯救、关爱等,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是一个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写照。尽管张艺谋近来的作品倾向于大制作、大场景的唯美之路,但是我们也要支持一个艺术家对于多种风格的探索,不管这种探索的结果如何,就张艺谋之前的作品来看,他的电影在思想深度上,成为唯一能和谢晋比肩的人。

  二、谢晋和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选择女性人物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根本原因在于中世纪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平等,为了彰显艺术家们对自由和人性的追求,试图摆脱中世纪太长时间的各种压抑,于是女性人物成为他们首选的对象,自那时起,各类艺术作品中对于女性的关注和表现,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男女平等”“lady first”等众多关于女性人权的落后和进步的思想,一起交织着,直到今天还有各类题材的作品予以表现。谢晋和张艺谋无疑是两位最具有女性意识的导演,所谓女性意识,具体到电影创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是女性在影片中是作为女主人公出现的;第二是影片中体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和觉醒意识,将女人的这种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精神气质作为主要的情感基调;第三是影片中的女性不再是单纯的被男性欣赏的对象,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和鲜明的情感取向的艺术形象。两位导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意识的表达上,各有相同和不同。

  (一)谢晋镜头下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谢晋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多数观众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从心理学上讲,一个影片中的女性因素,对于男观众和女观众,都是一个内在的驱动力。谢晋的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自然来自于他对于女性的认识,他将镜头下的女性塑造成为他眼中完美的东方女性,这与西方影片的不同在于,西方影片中对于女性的刻画,多是一些身体部位的展示,而谢晋则是通过了她们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精神层面的刻画,从而在她们身上,折射出谢晋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一些本身生活就很悲苦,但是为了男性,甘愿付出自己的肉体和爱情,她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拯救这些命运多舛的男人的,但是无论这种拯救多么的辛苦、多么的艰难,她们都从来没有放弃过,甚至将这种拯救看做是自己一生的使命,执著而坚强。

  1983年,中国青年报曾组织过一个调查,名称为“我最喜爱的十个当代青年银幕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名称上并没有特指是女性形象,结果却出人意料,排名榜首的是《牧马人》中的李秀芝。影片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当许灵均掏出十元钱要留给家里时,遭到了李秀芝的拒绝,她说:“家里要什么钱?有钱能过,没钱也能过。”朴实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我们无尽的遐思,这其实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虽然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但是两个选择的对象却摆在了面前,而且是两个值得让自己作出选择的对象,一个是自己的家,一个是自己的男人,李秀芝在两者之间寻求着一种平衡,甚至还有点倾向于男人一方,作为一个女人来讲,家人和爱人是自己的至亲,这种情感的深度,在李秀芝看似是不值一提的一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天云山传奇》中,也有一个不逊于任何奥斯卡金奖影片的经典段落,在风雪弥漫的山路上,冯晴岚用一个破板车,艰难地把失魂落魄的罗群接到了自己的住处,冯晴岚替罗群摘下了被雪盖住的眼镜,两个人会心地相视一笑,不管这个男人在外面遇到了怎样的苦难,受到了怎样的委屈,总有一个温暖的怀抱不离不弃,始终等待着自己。《芙蓉镇》里的胡玉音,受到了种种的不公和磨难,他对前夫黎桂桂的自杀一直惋惜和自责,当面对秦书田的同情和追求时,她又变得坚强和勇敢,她认为作为一个女人来讲,就是舍上性命,也要对得住自己的男人,甚至为秦书田生下了一个胖小子,更不用说为了他管制劳动,等等。这些女性对于自己的爱情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甚至不要让她们经历灾难,灾难过后,她们只会变得更为坚强,更加爱自己的男人。无论这个男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受到了怎样的磨难,总有一个女人对他不离不弃,将家营造成为他的心灵港湾。

  (二)张艺谋镜头下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张艺谋也是一个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导演,《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多部影片,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如果说谢晋的镜头下的女性,多是一些中国女性传统美德的体现,那么张艺谋镜头下的女性,则是从性格方面着重刻画了女性的坚韧和倔强。有几个现象是为这种刻画充分服务的。首先是几个作品中的女性,都没有全名,像九儿、秋菊、颂莲、家珍等,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的某一个人一样,给人以亲切和自然的感觉。其次是这些名字都有一定的内涵,像九儿,更像是一个男人的名字;秋菊,意为秋天的菊花,有着坚韧和挺拔的性格;家珍,寓意为家中的珍宝,体现出了张艺谋对女性名字的重视,也折射出了他的部分女性文化观。第二个现象是这些女性的扮演者都是巩俐,这是一个有着一种坚毅的内在气质的女演员,尤其是眼神的表现,似乎她的眼神中总是有着一种不会泯灭的光芒。她把张艺谋要表现的女性的“犟”“倔”“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红高粱》中,九儿首次出现的一个镜头就让我们为之一震,影片中画外音道:“红盖头不能掀,一掀生事端”,我们却看见九儿厌恶和愤怒地将红盖头扯到一旁,新娘子要被颠轿的方法折腾一番,但不管轿夫怎样折腾,九儿始终不吭声。当他和余占鳌发生感情后,可以在麦田里发生野合,可以把男人扔进酒缸随意折腾,更可以在面对侵略时大义凛然,直到死在日本人的枪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似乎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大不相同,但是我们却不由得心生佩服,敬佩她身上的倔强和“一根筋”。

  《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丈夫万庆来被村长踢了一脚,但是却没有得到什么补偿和道歉,而秋菊却坚持要挺着大肚子,进城给自己的丈夫“找个说法”。一次判决不能叫她认输,她一次次地奔波于“找说法”的路上,熙攘的街头,望着光鲜的人们,她没有丝毫的动容,她知道这里有自己很多搞不明白的东西,但是却始终坚信那个贫苦的小山村才是自己的归宿,她就是要给自己的丈夫讨一个说法,讨到了她就回去。她把赔偿的钱,撒在了村长面前,跟村上当初撒钱的动作如出一辙,充分表现了她的自尊和志气,而当村长被警车带走时,她又奋力追赶着警车……张艺谋的电影中很多地方都反复出现“倔强”的主题。主人公的执拗、倔强及对信念的不懈追求,显示了张艺谋电影对善的理解和渴望。

  三、对两者女性形象刻画侧重点的分析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作,都不能摆脱时代的限制,或者说我们的艺术作品就是时代的反映,谢晋是中国的第三代导演,他的涉及女性题材的影片多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思的时代,包括谢晋本人也都在对人性进行着思考和探索。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影片的主题,他需要有一个人物和一种情感,作为这种主题的反映和贯穿的线索,而女性则是这种需要的最佳选择。而且对于女性意识的认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逐渐进步和深入的过程,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到歌颂女性,谢晋身上的女性意识正好发展到了这个层面,这不是谢晋的局限,而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局限,也正是受制于这种局限,我们的电影才会丰富多彩,有张有弛。作为张艺谋来讲,他的女性题材作品多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这是一个电影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他认可了前辈们对于女性身上传统精神的表达,然而在此基础上,他身上所特有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认为这一时代的女性较之于以往,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过去的女性隐忍、善良、顺从,是以一种“地母”的形式出现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过去的基础上,她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追求,尽管这种主见和追求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却始终有一种执著的精神,而张艺谋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者。张艺谋也不是终点,当今社会的女性意识有了更多的发展,女性们更加自立自强,甚至很多男性都难以企及,相信也会有其他导演、继续关注这种题材的影片。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电影史上两位扛鼎巨匠,他们用镜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他们将自己的艺术精神寄托于电影人物身上,赋予他们灵魂,不断加深对中国电影兴衰荣辱的责任感的理解,将这一份理解和行动贯穿到新的电影创作实践中来,他们的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如今谢晋导演已经离我们而去,然而我们却有理由相信,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导演们沿着这条道路,执著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谢晋.谢晋电影选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2〕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3〕 王晓波.谈张艺谋电影发展的个性化战略〔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4〕 姚丕荣.电影《红高粱》的野性〔J〕.电影文学,2007(12).

  来源:《电影文学》2012年第5期

  纪念一代名导谢晋诞辰100周年:谢晋电影论谈卷(6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