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隐藏身份71年,因战利品暴露身份,部队开6台坦克迎接

  现在的中国海、陆、空军发展都很壮大,没有人再敢侵犯中国的国土。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确保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勇敢的中华民族曾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正义而勇敢的抗争。从国内革命开始,中间经历了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一直到中印战争自卫反击战等都昭示了中华民族反对欺凌的愿望。战争是残酷的,它让很多百姓都流离失所,也让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但是当外国列强侵犯中华时,我们只能选择拿起手中的武器去奋力抗击,为了更多的族人,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中国能拥有的现世安稳是多少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更要向以前的革命前辈致敬!

  

  一、战争老兵受伤始末当年为了保卫祖国抗击外来侵略者,很多年轻人选择自愿拿起武器加入投身反抗中。当时的每一个人都是革命的亲身经历者,也在战争中损失了很多。有的是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有的参加过战争的年轻人可能在战场上受了伤,战争胜利后只是默默的回到家乡,重新融入到新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位老兵就选择在战争之后隐瞒自己的身份低调回到家乡,开始了长达71年默默无闻的生活。这位老兵名叫钱建民,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8岁那年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开始学习战车驾驶技术,三年后他拿到了黄埔军校的毕业证。

  

  钱建民毕业那年自愿加入中国远征军,随军进入缅甸开始了和日本的抗争。战场的激烈和残酷远超钱建民的想象,但是他从不退缩,反而越战越勇。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钱建民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实战经验的士兵。有一次天快黑的时候,当时正和战友参加野外训练的钱建民,无意之中发现了日军的踪迹。本来准备偷袭日军的钱建民和战友却被敌方发现了,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战斗,最后钱建民和战友获得了胜利。幸运的他们缴获了日军的两辆装甲车,还在敌人的尸首上搜到了一枚军官边防大印,这是只有高级别军官才有的身份象征。

  

  好景不长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两年后,钱建民在一次战斗中被子弹打中下巴,眼睛当时也被炮弹溅起的锋利物体划伤。战场上的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钱建民最终遗憾失明,下巴上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疤痕。二、钱建民低调回乡生活71年双目失明的钱建民因为无法再参与战争,只能被组织送回家休养。退役的时候为了表彰他的勇敢,组织特意将他曾经缴获的边防大印送给他做纪念。回乡之后的钱建民没有再提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低调的生活了71年。

  

  朴实的钱建民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广大中国人都会做的事情。国家有难,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奋勇而上,而且自己应该感觉到庆幸,只是双目失明,但是自己的很多战友都永远的留在了缅甸的战场上,那么鲜活年轻的生命再也没有办法回来了。回乡之后的钱建民过着跟普通人一样的日子,结婚生子抚育子女。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始终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直到有一天女儿在整理他的东西时,发现了这枚边防大印。当女儿问起这枚大印的来历时,钱建民才选择将这段尘封了71年的故事分享给女儿。

  

  听完父亲英雄事迹的女儿热泪盈眶,她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父亲经历过的一切。但是被钱建民制止了,他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有必要搞得大家都知道,而且很多人都在当时的反侵略战争中做出了贡献。三、抗战老兵终于圆梦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钱建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多少人默默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但是却没有办法将每一个人的名字都镌刻在历史的卷轴上。

  

  到了2016年时,平时沉默寡言的钱建民突然跟女儿提起自己深藏心底的愿望:“希望我有生之年可以摸一摸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坦克,再坐上感受一下,那么我这一辈子就无憾了!”听完父亲陈述的女儿当时泪如雨下,看着年迈的父亲她暗下决心,不论如何自己也要去试一试。

  

  刚开始钱建民女儿把这件事跟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说了一下,他们各自分头去寻找人脉,终于找到了一位记者。这位记者在得知这件事情后挥挥洒洒写了一篇报道,并将老人的心愿也刊登在报纸上。当地部队的领导正好读到这篇文章,深受感动的他下令:“一定要满足抗战老兵的这个愿望。”经过多方联系和确认,部队方面终于将钱建民接到了驻地,当时他们还特意派遣了6辆坦克迎接老人。钱建民虽然看不到眼前的坦克,但是在部队士兵的带领下,他终于摸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坦克,内心感慨万千的钱建民老人立在坦克面前久久不语。摸完坦克之后,士兵们还带老人感受了坦克的功能性,老人不断称赞祖国的强大。

  

  心满意足的钱建民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回到了家里,两年后96岁的钱建民老人因为身染重病不幸逝世。但他能在去世前完成自己的心愿,对他和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四、总结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这是前段时间网络上一直疯传的一段话,虽然有网友调侃的成分在,但不可置否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当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任人拿捏。我们正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变强,我们也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要学会感念前辈做出的一切努力。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接受要有选择地学习。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去崇洋媚外,看到外国的一丁点好处就夸大其词,觉得对方一切都好,我们一无是处。要知道国情和发展战略不同,而且每个民族的文化也不一样,我们只需要多跟自己做对比,多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