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九:古典与新潮—国外电影(二)

  原标题:「影感」:世界电影版图之九:古典与新潮—国外电影(二)

  文/孙海帆

  新潮是什么?是创新与引领,而如果一部或者一个系列的电影作品能够不仅在当时是创新,而且能长久地引导潮流,那作品就会成为经典,主创就会成为大师。国外电影中就不乏这样的经典和大师。

  查理·卓别林(1889年-1977年)

  除了“福尔摩斯”“克里斯蒂”“希区柯克”的这些充满悬疑、惊悚、推理和谍战的烧脑的电影,看似刻板的国外人也创造了世界上最具幽默感的喜剧,因为这些电影,让国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为世界带来笑声最多的地方。

  卓别林影片《舞台生涯》(1952年)剧照

  有人说,最高级的喜剧是“悲喜剧”,当然,世界上最高级的“悲喜剧”电影大师自然首推这位小个子的国外人查理·卓别林,去看看《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和“流浪汉夏尔洛”的系列喜剧,我们能够发现,现代世界电影的喜剧类型是如何被卓别林定义出来的。

  卓别林创造的“夏尔洛”的造型

  黑色的圆顶礼帽、翘头的大皮鞋,一只手杖和一小撮胡子,摇摇摆摆地迈着“鸭步”,从1914年到1936年,创造这个经典银幕形象的卓别林,拍了70多部夏尔洛的电影,直到有声片出现才逐渐“偃旗息鼓”,但是,毫不夸张的说,直到今天世界喜剧片的故事、结构、桥段和动作很多都还有“夏尔洛”的影子。

  卓别林影片《淘金记》(1925年)剧照

  卓别林的创作高峰期正遇“一战”爆发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高度交织的时代,他作品中的底层人物既可笑可悲可怜,又散发着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人物非常具有时代感。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外已经成为了经济、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所谓较为普遍的社会底层角色已经逐渐从“流浪汉”转变成了穿西装、打领带、坐写字楼且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白领,这时一位家境优渥、学历很高的国外人罗温·艾金森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憨豆先生”应运而生了。

  影片《憨豆先生的大灾难》(1997年)海报

  “憨豆先生”看上去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项思维还有点腼腆和思维短路且做事情单一、穿衣服单一,但他不是个物质意义上的底层人物,而是个当代发达社会中所有“被现代病困扰”的典型,因为此他替代了“夏尔洛”成为国外影视作品中另一个长盛不衰的原创人物。

  罗温·艾金森

  2012年,在许多人看来属于“搞笑”层面的人物“憨豆先生”登上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国外人借此机会高调展示了一下他们“原创”的丰硕成果,除了“憨豆”和“007”,还有另一个同样来自国外“IP”《哈利·波特》,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说他要“在全世界眼前把我们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而事实上,丹尼·博伊尔本人也是国外电影的一位新潮导演。

  1996年,40岁的丹尼·博伊尔凭借一部《猜火车》不但令国外影坛也让世界电影界“瞠目结舌”,有评论说:“该片堪称电影奇葩,从内容到形式,从表演到导演都散发出新新人类叛逆气质,当年的国外新锐导演丹尼·鲍尔采用极其狂放的手法,将低下阶层的愤怒青年塑造得栩栩如生,而且不失幽默趣味。”

  丹尼·博伊尔

  因此,这部小成本的神作,也成了博伊尔打开电影世界大门的“敲门砖”,此后,他又连续拍了《海滩》(2000年)、《太阳浩劫》(2007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年)、《127小时》(2010年)等多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其中《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大奖。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海报

  在以古典气质为底色的国外电影中,丹尼·博伊尔无疑是一位具反叛和创新精神的导演,但他不是第一位更不是最后一位,而只是众多自小就浸淫在电影文化中却又不停地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国外导演群”中的一位。

  林赛·安德森(1923年-1994年)

  按时间排序来说,国外有出生于1923年的、“自由电影运动”的发起人林赛·安德森,“自由电影”思想观点大致可概括为:一、强调电影制作者的自由;二、电影人应该成为当代社会的评论家;三、电影制作者和评论者应“承担义务”。而在“自由电影运动”结束后,林赛·安德森拍摄了《如果》(1968年)和《三月的鲸鱼》(1987年)等数部新的的影片。

  影片《如果》剧照

  生于1942年的彼得·格林纳威也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国外导演,他的作品大胆、前卫,善于构筑幻想、发挥想象和雕琢画面,摒弃传统叙事结构,打破所有界限,对素材进行标签、分类、编码,将素材组织和划分成一个新的意象和联想,是一位后现代电影的革命者。格林纳威比较有新的的作品是《画师的合约》(1982年)、《厨师、窃贼和他的女子和她的情人)(1989年)等,有趣的是,格林纳威自称自己的第一职业是画家,导演只是副业。

  彼得·格林纳威

  众所周知,利物浦是国外现代青年文化艺术的发源地,所以,不但有不少影片表现这里的文化现象,更有不少音乐人直接拿起导筒记录或者表现这里涌动的新潮。比如有表现披头士的《一夜狂欢》,它的导演是国外音乐电影的先锋人物查德·莱斯特,有《追讨者》,导演是“朋克文化”的忠实“粉丝”阿历斯克·考克斯,他另一部作品是《席德与南茜》(1986年)。

  《追讨者》剧照

  说到国外电影的新潮,不能不说到两位“70”后的导演,一位是出生于1970年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另一位是出生于1972年的乔·怀特。

  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的电影具有深邃的视角和无穷的创意,且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环境中一直保持着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他尤其善于打破正常的时空结构,但又能按照一种崭新和令人兴奋的逻辑将它们重构出来,这使他的影片总是具有先锋性,而与他的前辈不同,他的这种先锋性竟然能获得全球观众的接受和认同,且成为流行电影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他的电影不但广为人知,而且新片也常常被观众期待。

  《盗梦空间》

  诺兰新的的作品有《记忆碎片》(2000年)、《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年)、《盗梦空间》(2010年)、《星际穿越》(2014年)、《敦刻尔克》(2017年)、《信条》(2023年)。

  《星际穿越》海报

  有评论说国外电影“比好莱坞文艺,比欧洲片商业”,这句话放在乔·怀特身上显得特别合适,乔·怀特也是“少年得志”,33岁就拍出了获得广泛赞誉的《傲慢与偏见》,本片在题材上走回“重读经典”的老路,根据国外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改编,不过乔·怀特的影片拍得精致且具有很强的现代意味,这使影片具有了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英伦时尚。

  《傲慢与偏见》剧照

  “英伦味”是乔·怀特影片的一个新的特征,“传承与发扬”说起来容易,但像乔·怀特这样能做得这么精彩难能可贵。在《傲慢与偏见》拍完两年后,乔·怀特又拍摄了另一部具有纯正“英伦味”的影片《赎罪》,影片将国外电影的古典传统、原汁原味的国外乡村时尚以及许多电影前辈气质的手法融为一体,让影片熠熠生辉,有评论说:“该片的前半部尽是绚烂华丽的色彩,无论布景设计及角色穿的华衣美服都是当代最耀眼的设计,揉合环境声响的配乐,成功地让人在炫目的光影下隐隐感到不安和动荡。该片的后半段转用素色及绚烂的造型,配乐与前半部有强烈的对比。动人的音乐及细致的美术配合,在兼具史诗的格局和细微的人物刻画之上,成就《赎罪》的不可多得。”

  (新浪娱乐评)

  。

  《赎罪》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像希区柯克、丹尼·博伊尔、诺兰等导演一样,乔·怀特也是位喜欢“炫技”的导演,在《赎罪》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还是他设计的那一段长达5分05秒的长镜头,这段表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史诗级的“一镜到底”和诺兰在《敦刻尔克》中 将“海滩一周、海上一日、空中一小时”浓缩在一部影片中的“烧脑”手法都是在电影“炫技”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电影新潮的探索和追求。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不过,任何创新和新潮都有被批评的危险,尤其是在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上,2012年,乔·怀特将已经被11次改编成电影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搬上银幕,由于太擅长“英伦时尚”,所以,他影片中的安娜从一个俄国贵妇变成了“国外贵妇”,影片上映后,让评论界很不适应,不过,乔·怀特还是我行我素,接着“玩”他自己的影片。

  下一集,我们将展开意大利电影之旅。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