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兵不要“耍”脸,观众气得想笑,演员和导演的底线是什么?

  原标题:演兵不要“耍”脸,观众气得想笑,演员和导演的底线是什么?

  战争片和日本反战片很受大众欢迎。

  历史战争剧《亮剑》和现代战争剧《士兵突击》都是现象级的作品。

  且不说大银幕上播放的“三大战役”片段,很多场面都堪称纪录片。

  但后来,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逐渐变得越来越少见。

  按照笔者的印象,这个分界点应该出现在2005年。

  当时上映了一部名为《举起手来》的反战片。该片由潘长江、郭达和刘小微主演,发挥了“战争喜剧”的噱头,上演了各种“脱离现实”的故事情节。

  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之后,很多导演开始效仿,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的“踢脚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电视剧纷纷效仿《土兵突击》和《亮剑》,结果“画虎不画狗”,出现了很多剧。

  要知道,《土兵突击》编剧兰晓龙在写剧本之前,在片场待了10个月,真正体验透彻之后才开始写作。

  现在的战争剧往往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或者花很少的钱去寻找新手编剧来写剧本以削减成本,导致了动作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

  还有就是制作方没有一个结局来迎合粉丝的喜好,所以很多军旅剧都有男主油腻的发面,女主漂亮的镜头。

  军旅剧变成了偶像剧。加满皮肤处理滤镜后,军人形象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流量时代诞生的“怪胎”。

  < titlesplit >是一部典型的现代军旅剧下的老牌偶像剧。

  该脚本最初改编自网络上的一篇很酷的文章。剧情离谱很正常,书迷还是能忍的。

  但剧中个别女演员的选择让人难以接受。

  其中有两位多角女演员,一位是周慕音,一位是何曼瑞。

  争议的核心是两位女演员都喜欢操纵自己的脸,然后以僵硬的脸出现在屏幕上。

  周慕音一出现在剧中,就引起了观众的吐槽。

  毫不夸张的说,这张脸一出现在屏幕上,整个节目的画质顿时下降,观众顿时沸腾了起来。

  标准的“网红脸三件套”:锥子脸、“大欧双”、“alpinina”。

  原著中角色因伤整容,不过话说回来,“欧式双眼皮”和“锥子脸”整容,是不是有点多了?

  这样的截图,别说是对士兵的不尊重了。这么僵硬的脸,只有演员才能有亮眼的表情吗?

  周慕音曾在《美人心计》中出演《自然女王》。当时他动了脸,但当时观众的辨别力还不强,面部移动的幅度也不算大,所以他的影视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会动的脸”是经久不衰的。不想丢面子,只有一个选择:继续“动”。

  然后周牧寅就成了今天的他,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

  剧中另一位备受争议的女演员是何曼蕊。

  没有演技、板着脸的观众有些刻薄的说道:“他的脸,就像是写出来的一样。”

  何瑞曼是“P?hjafilm”的高材生。毕业近10年来,他只演过两部作品。既有市场环境的原因,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过度的“变脸”,恐怕也是他落得如此尴尬下场的原因之一。

  他的脸过于饱满僵硬,无法表达自己,只能通过“移位和微笑”来诠释角色,几乎失去了演员的专业素养。

  出演完《特战荣耀》后,她还玩起了营销“套路”。

  期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份他的演技和长相。

  韩瑞曼在接受采访时说,“谢谢杨洋老师,认真的给我讲了这部剧。”

  这很奇怪。一名在表演系工作了十年的学生感谢另一位演员出身的舞蹈家教他表演。

  有礼貌是要走的路,但你必须保持姿势端正,对吧?

  这部剧让观众了解到影视界的一些奇葩现象。

  年轻演员那么多,为什么要选一个“动脸”的选手来演军人这个角色呢?

  为什么剧情离谱,演员演技那么好,网络上还分了那么多文案?

  那是不少港台导演蜂拥而至拍抗战剧的场景。

  这些人往往对这段历史毫无概念,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所以胡编乱造。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演员转导演的彭丹。

  彭丹少年时期出身名门世家,14岁留学美国,长大后多次获得选美世界冠军。

  由于出众的外貌和出众的身材,彭丹成功进入演艺圈,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丹的容貌也是一天天衰老。为了保住青春,他决定把脸动了很多。

  后来,在他自导自演的电影《南泥湾》中,彭丹以一张怪异的脸“杀了全世界”。

  面部僵硬,没有充血。

  穿上军装后,有一种缺乏那个时代特征的“闯入感”。作为“大制造运动”的发源地,南泥湾是独立、拼搏的代名词。因此,当观众看到这张脸时,他们还会感到难过吗?

  剧中彭丹“女扮男装”的一幕让我惊叹不已。

  一张干净的脸和修剪整齐的胡须都很好。

  既然是“女扮男装”,那两条看起来很精致的小辫子是不是可以省掉呢?

  我气得想笑。

  演员不应该在没有起码的理智和尊重的情况下扮演士兵。

  在《家国恩仇录》中,导演和演员们的无知和炫耀都化了大妆。

  全滤镜和磨皮已经扭曲了制服原本的颜色,演员鼻子的轮廓也消失了,只剩下两个黑洞,就像卡通片里的扁平人。

  更让观众受不了的是女演员们精致的妆容。

  该剧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但这些女演员饰演的士兵化了妆,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口红,在镜头前大秀傻逼演技。

  无论是在前线,还是被捕后,这三位女演员素颜出国,似乎生怕形象受损。

  李依晓、李彩花和姜林静就是这三位女演员的名字。

  在此提醒各位观众看完节目下次再见到他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一直被吐槽,但有些演员根本不在乎,甚至还很有自信。

  香港女星翁虹,在出演日本抗战剧《兄弟营》时,为了秀出自己的美貌,在剧中还带了化妆师随时补妆。

  她不仅戴了柔软的假睫毛,还戴了彩色隐形眼镜,甚至还给双手做了美甲。

  当有观众提出这些问题时,翁虹回答说:你没听过“死亡是美丽的”这句话吗?

  让这样的演员演日本抗战剧,纯粹是为了迷惑观众。

  在因为剧情太离谱而下架的《雷霆战将》中,女战士的形象就是这样。

  一身修身裙搭配小白皮鞋,光看腿就以为她在演校园剧。

  那时我不明白导演的特别来信对这张照片有什么意义。真是一个敢演的演员,一个敢拍的导演。

  不仅《雷霆战将》敢做,在叶璇主演的《青春烈火》中,女主大放异彩。

  如果你拍,你就拍,但你想涂口红。成为“芭比迷”仍然很难。

  这部戏是关于冲突的,但不是太多。

  抗战剧、军旅剧的讽刺问题很多,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年轻观众开始对日韩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大加赞赏。

  例如,“某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问这个问题的网友一定是不成熟的。他认为韩国偶像剧是战争剧,并缩小了“火”的定义,认为只有他看过和喜欢的才应该提到,而忽略了《亮剑》《士兵突击》这样的现象级战争剧。

  现在很多导演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把军旅剧变成偶像剧,兴高采烈地模仿日韩偶像剧。

  在《太阳的后裔》中,军人帅气。

  狭义的帅。说白了就是凹造型显酷。

  事实上,他们之前取得的战绩是在被我军打得仓皇撤退时,误杀了他们的美军指挥官沃尔顿·沃克将军。

  所以《太阳的后裔》可以说是一部偶像剧,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科幻片,但不是军旅剧。

  我国人民对军人的帅气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帅气的军人形象体现在一方有难时保家卫国的意志和八方支援的精神。

  漂亮的外表从来都不是军队的要求。

  被爱是军人的自信。

  但如今,影视圈的很多偶像和导演,都借用了日韩偶像的“女人味”,就连银幕上的军人形象,都要拍得头发油腻,脸上抹粉。

  这是谁的审美问题?

  在我看来,这也是日韩娱乐圈偶像“女性化”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两国都有一位非常霸道的“父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动屈服”的适应能力。“阿姨”自己可能会表现出服从的意愿,这也可能会让“爸爸”心情大好。

  这种心态反映在日韩娱乐圈,偶像宣扬“女人味”,他们的“父亲”也乐见此景,继续在东亚推广这种“文化”。

  我们国内的观众很受够这样的事情。日韩娱乐圈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在看“别人家的孩子”,看热闹。

  但是如果你家的孩子开始这样画画玩了,那你就得教他们了。

  因此,在这里践行“女人味”的所谓爱豆很快被大众唾弃,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规定正名。

  导演和青年演员们该醒醒了,“偶像化”军事影视画面是行不通的。

  只有守住底线,才能省钱。

  -结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