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安宁·家风故事 | “一代儒将”,高风亮节照后人

  他出身书香世家,精于书法,诗文皆通;他青年投笔从戎,“上马杀敌,下马草檄”;他明理好学,重情义,对革命矢志不渝……

  他是我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郭化若,其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享誉中外,被称作“一代儒将”。

  郭化若(1904—1995年),原名郭可彬,福建福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少时艰辛路

  1904年8月10日,郭化若出生在福州一个书香之家。曾祖父郭继昌曾在广东当知县,祖父郭曾雄因病早逝,父亲郭则揆读过四书五经,但科场不得意。

  郭化若五岁那年,曾祖父去世,生活日渐清贫。但郭家依然延续了重教传统,父母在他小时候便教他读书习字,诵读中国文化典籍。

  逆境中成长的郭化若比同龄的孩子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1918年,14岁的郭化若才进入小学读书。因有扎实的家教基础,老师允许他插班五年级。他勤奋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喜爱和擅长书法。

  1920年,郭化若小学毕业,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因该校学费昂贵,只好放弃就学,改入免费的农林学校。但两年后,家中生计难以维持,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南下广东,靠替人代写书信、抄稿、写碑文等为生。

  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广东,革命浪潮涌动。郭化若阅读《共产主义浅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参加了进步团体广州新学生社。两年后,他报考黄埔军校,并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三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传奇。

  皓首情愈笃

  1977年,郭化若经人介绍认识了总参316医院的眼科主任史翔云。两人历经三年之久的充分了解和接触后,于1981年底结婚。

  郭化若夫妇

  婚后的生活平凡而又不缺乏温情。

  有一次,郭化若偶感风寒,高烧不退,史翔云应邀参加一个全军眼外伤学术会议。她决定不去,病中的郭化若却劝说她去参加。史翔云只好带着惦念与担心参会去了。由于会程紧,又一心想着早点完会回去,史翔云没有告诉丈夫开会的具体地址。

  会议结束的前一天,会务组的人员拿着封信笑着打趣史翔云:“史主任,有你的‘寻人启事’呢!”史翔云一时也陷入迷惑中,信封上没写地址,只有丈夫行云流水的一行大字:寻找史翔云。拆开一看,正是高烧未退的郭化若寄来的亲笔信,满纸是别后的关切,叮嘱她注意身体,盼望她早日归来。

  但留高风在人间

  因家境贫寒,郭化若从小就养成了朴素的生活习惯,无论是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身居高位的和平时期,均未改其本色。

  有一次,郭化若的战友韩念龙来家里做客,来到卧房,韩念龙伸手翻了翻床上的被子,感慨地说,三十多年了,还是一个样,战争年代的传统没有丢,难得!难得!

  史翔云曾经买了床漂亮柔软的缎子被面给他缝上,谁知他一见就生气,没两天,郭化若又为此事在史翔云面前“唠叨”:

  “我们在生活上要求要少,对人民奉献要多。不要把钱和精力花在那个上!”

  据郭化若的秘书介绍,郭化若曾将1967年至1973年间的银行存款共一万多元都交了党费。

  郭化若手写对联

  虽然祖父一代就已家道中落,但家族门风对郭化若依然有很深的影响。孝敬父母,知恩图报,他一直奉行不渝。

  当年郭化若南下广东后,其母含辛茹苦维持家计。革命胜利后,他立即将母亲接到上海同住。1962年9月母亲病重,他星夜从南京赶回上海,在病床前侍奉半月有余。

  不仅对至亲如此,郭化若还遵循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当年读小学时,一位郑姓老师对他多方照顾。郭化若对此铭记在心。1953年他首次返回福州,未拜访任何亲戚,却专门派人寻找郑姓恩师,并登门致谢。

  家风述评

  离家征战几经年,风雪关山历险艰。帷幄频传神妙计,沙场迭显史诗篇。杯弓蛇影疑难辨,碧血丹心信自坚。六十年来多少事,但留点墨在人间。

  这是郭化若88岁高龄时写的一首诗,一位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崇高事业的革命家,最后的希望竟只是留点墨迹在人间。我们相信,郭化若留下的不仅是一点墨迹,他的高风亮节也将照耀后来人。

  原标题:《清廉安宁·家风故事 | “一代儒将”,高风亮节照后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