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机构“闯关东” 能否助工业老城沈阳焕发新活力?

  4月的东北依然是春寒料峭,坐在车内,《金融时报》记者望着窗外的民房建筑,记忆仿佛被拉回上世纪90年代。“怪不得一些讲几代人的家庭剧会选在沈阳取景,这确实是一座充满记忆的城市,是大家口口相传的东北重镇、工业老城。”第一次来沈阳的记者同行感叹道。

  不过,驱使记者由北京至沈阳的缘由,并非追忆过往踪迹,而是为探寻未来发展。4月8日至9日,首届全球PE(私募股权投资)沈阳论坛在沈阳举行,论坛以“金融、科技、生态”为主题,旨在为优化沈阳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推动沈阳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稳步发展共谋良策。

  PE论坛在沈阳召开是一个重要信号。与江浙沪等开放创新氛围浓厚的省市相比,在国内各方均寻求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当下,“金融、科技、生态”遇上气质恢宏肃穆的机械“巨人”们,注定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昔日的工业重镇能否在转型中焕发新生机?又能否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征程上留下独特的印迹?

  “全面注册制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带入了崭新阶段,金融发展环境建设不断优化,金融法治环境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方式不断转变,金融信用信息共享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迎来了做大做强、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一家PE机构的参会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此次全球PE论坛在沈阳召开意义重大,将形成一个链接全球资本的交流平台,并为沈阳引入外部新理念和机构人才。未来,沈阳有望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各方竞相投资的热土。

  各方看好沈阳经济转型发展机遇

  “一个资本活跃度高、股权投资活跃的地方是经济开放的重要表现。”北京基金业协会会长、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表示,从投资界的角度讲,全球PE论坛与众多投资机构到东北重镇沈阳来“闯关东”,非常有意义。

  论坛上发布的沈阳PE指数显示,2017年至2022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沈阳未来的宏观经济环境预期和股权投资环境预期总体保持平稳,2022年表现集中上升。“这主要与近年来沈阳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逐步扩容、创新驱动发展有所突破息息相关。”沈阳市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刘耀国表示,聚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在谋划推进、动能培育、结构优化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全力建设高质量项目群。如今的沈阳创新引领、振兴担当,有活力、有机遇;产业雄厚、数字赋能,有基础、有条件;优化环境、开放包容,有热情、有向往。未来发展可期。

  紧邻沈阳市中心的浑南科技城正是这座工业老城蓄势待发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投资机构眼中一颗值得关注的新星。《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围绕“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核心目标,沈阳浑南科技城将加快夯实金融支撑,在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上持续发力:一方面,积极构建科技城产投基金投资体系,完成12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组建工作;另一方面,储备地方债项目不低于15个,发债金额力争超过50亿元。同时,强化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以及与政策性银行对接,力争获得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授信100亿元。

  “‘沈阳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些既是标签,也是期望。”前述私募人士表示,以股权投资机构为代表的资本力量有望成为浑南科技城解码破题的一把关键“金钥匙”。

  全球PE论坛组委会主席、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表示,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振兴东北,促进沈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的作用。在这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大有可为。

  据悉,在此次论坛上,签约资本和项目便多达20个。沈阳市基金业协会会长郝杨表示,2023年,将持续开展沈阳PE指数编制工作,全面做好沈阳市私募股权投资项目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计划成立市场化母基金,做好资本招商工作;发挥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BPEA)私募学院沈阳教学基地作用,加速专业人才培养;深化与北京基金业协会务实合作,持续办好全球PE沈阳论坛;继续寻求与上海、深圳等基金业发达地区的合作,为实现沈阳市政府确定的2025年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私募股权投资也在更新迭代

  作为嗅觉最为灵敏的一类资本,私募股权在时代浪潮奔涌中所发挥的应不仅仅是响应与落实的作用,更应担当“弄潮儿”的作用,积极主动引领创新、发掘机遇。这就要求PE机构们必须以更敏捷的思维和更迅猛的步伐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迭代。

  从管理运作方式角度来看,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基金是将不同性质资金的有限合伙人(LP)聚集在一起,通过选择优秀的普通合伙人(GP)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保值增值。基金架构背后的逻辑是差异投票权。从风险对冲的角度来看,为了对冲资产负债表中的表内亏损部分,可以把基金生态拉长,在基金上面在搭一层基金,采用母基金的方式,社保基金做股权投资就是用母基金的方式,其收益在社保基金的全部资产类别当中,既高于直接投资的部分,也高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部分。

  就不同行业赛道而言,在国投招商总经理白国光看来,管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一是要坚持专业专注、长期深耕,久久为功;二是要在重大变革中寻找机遇,在主动作为中加快发展;三是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统一。

  PE机构们近年来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关注度及认真度均不断提高也是私募股权行业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一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非常大,需要做长期考虑,因此,需关注气候变化等系统层面因素;二是GP已经认识到ESG需要被纳入基本商业模式中,以提升治理水平,获得财务收益;三是很多被投企业都处于大型上市公司供应链中,承担着来自上市公司的ESG压力。中国的ESG还处于早期阶段,在ESG应用上具有后发优势。”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KKR可持续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艾博思说。

  驱动创新重要力量将不断聚集

  在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面临的经济增长乏力、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邵秉仁认为,其根源在于东北经济的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经济结构亟待调整。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流入传统行业,通过创新的驱动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刻不容缓。

  “要健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邵秉仁表示,私募股权投资不仅能够健全资本市场,而且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且能够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的要素整合,对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股权投资具有市场化、专业化的特点,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2年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的数量达16.87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10.05万亿元,私募基金已成为我国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力量。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私募股权行业的先天优势正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面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如果要保持经济相对比较高的持续增长,必须提高要素质量和要素配置效率,并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表示,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更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和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取得更多的科技研发突破,形成新的增长空间和竞争力。

  “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数字文创等均有望在沈阳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临行告别之际,上述私募人士向记者表达了他对沈阳发展潜力的看好。“我今年肯定还会再来。”他说。

  望着春天的北方平原,这片尚未被绿色覆盖的庄稼地将迎来怎样的变化?记者在离沈回京的火车上,思绪万千。但可以肯定的是,开放创新的种子正在积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