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传千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其实不爱吃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八个字我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里,这八个字简直到处都是漏洞。首先是,古人们应该观察到过螳螂捕食鸣蝉,但是实际上,蝉并非是螳螂的主要食物。受到体型的限制,螳螂主要吃蚜虫、果蝇、菜虫、蟑螂等小型昆虫,蝉对于螳螂来说未免太过庞大了。只有体型较大的螳螂,比如中华大刀螳螂,遇到小型的蝉像蜡蝉,叶蝉之类的,才会有的现象。

  如果说螳螂捕蝉至少还有观察到的事实,那这四个字更加错误百出了。因为黄雀一生只吃素,别说螳螂了,就连其他的昆虫都很少吃。

  黄雀是一种在亚洲广泛分布的小型鸟类,尤其是在我国,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黄雀在枝头活动的痕迹。在国内的当中,黄雀虽然体型小,但是地位却很高,因为黄雀的叫声很好听,而且容易饲养,所以黄雀一直是花鸟市场比较受欢迎的宠物鸟,饲养黄雀的行为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正因如此,人们对黄雀的生活习性其实非常了解。黄雀一生以素食为主,主要吃各种植物的嫩芽、果实以及种子,或许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黄雀也会捕食一些昆虫,但是绝大部分黄雀一生都不会打螳螂的注意。

  平心而论,黄雀是一种非常适应环境的鸟类,在北方的黄雀多为旅鸟,而到了南方,黄雀就成为了冬候鸟,黄雀虽然体型不大,但是远距离飞行的能力却非常强。一般来说,这种体型的鸟类一次能产两三枚卵就已经很多了,但是黄雀可以高产鸟类,它一窝可以产6枚卵,而且只要孵化不到20天,幼鸟就破壳而出了,幼鸟只需要一两个月的哺育,就会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然后黄雀母亲会接着产卵,一般一年可以生育两次,至少有八九个后代“长大成鸟”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非常适应野外,又能跟人类相处得很好的鸟类,简直是进化的典范了。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