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

  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现有二十四万余件,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甲骨、古籍、竹木牙角器等三十多个门类,其中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钱币、古籍是馆藏特色。博物馆里有三大镇馆之宝,是2010年建馆四十五周年时,从众多馆藏珍贵文物中脱颖而出的馆藏珍品。

  北魏 “双丈八佛”石造像

  

  “双丈八佛”石造像为北魏末期的石雕佛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北魏石佛造像高570cm,腹围385cm,底径286×216cm,底高100cm。

  

  两尊佛像造型基本相同,身躯前倾,头作高肉髻,面型削瘦适中,大耳下垂,细长颈,两眉之间有“白毫相”(白毫相是如来的三十二相之一,传说其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有光”。),深目高鼻,面带微笑。双目细长如新月,目光下视,含有笑容,给人以和蔼慈祥之感。

  

  两尊佛像的手势,都是右手上扬,施无畏印,表示佛无所畏惧、庇护众生;左手下垂,掌心向外,施与愿印,表示佛满足众生的愿望,普度众生。

  

  两尊石佛宽衣博带,内着僧袛支,束带结于胸前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正披,衣着厚重又不失轻盈之感。

  

  他们双足跣立于莲花座上,莲花瓣呈尖头状,下面还有方形须弥座,底座中间刻有一裸身力士,双手扶地;袒胸彭腹,头顶花盆,两侧各刻有一罗汉守护,并有手弹琵琶的姬乐侍从浮雕,也充分体现出了北魏在进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后的服饰风格。

  

  作为我国博物馆室内陈列古代石造像,“双丈八佛”可为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并立,皆为北魏圆雕,为世所仅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为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对研究北魏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山东历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造像共有四尊,原安置在临淄龙池村的龙泉寺内,两尊大石佛有近三十吨重,小石佛也有近二十吨重。一尊是大势至菩萨,另一尊是观世音菩萨。1928年日军占据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后,日本商人曾两次预谋将佛像盗回日本。据1928年7月24日上海的《申报》报道:

  “……临淄县龙池地方,有石佛两个(应是四个,另两尊为北齐石菩萨造像),成化碑一座,碎碑一方,在数年前曾有中国败类,拟将佛碑等以三万元之代价售予日本人,为地方人士闻知,出而干涉,故未成交,此次日本占据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以迄青岛,龙池适在日本人所谓之二十里以内,某日人垂涎龙池之古佛碑等已久 乃于本月十五日,率人将佛碑一并劫取,运至淄河店车站,预备运往日本……”而当时正逢发生济南“五三”惨案之后,日本侵略者迫于中国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日斗争形势,未敢将这批文物劫运,只将两尊小石像的头盗走。

  1930年,原青岛市铁路局局长、青岛四方机厂原厂长栾宝德获知此事,派专车将这两尊佛像运至青岛,安放于当时厂外的四方公园内,供游人参观。后来四方机厂厂址不断扩大,就把这批文物圈进厂里了。直至1979年,两尊大佛才被从四方机厂原址运至青岛市博物馆永久收藏。2000年青岛市博物馆东部新馆正式开放,历经风雨沧桑丈八佛终于得以在室内保护并展出。

  宋 钧窑乳钉鼓式洗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造型浑厚端庄外,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钧瓷在烧制中会出现窑变现象,含有铜质的釉料经窑变后会形成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等釉色,彼此渗化,相映成辉,有“进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二是钧瓷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一件钧瓷从选料到烧成需经过七十二道工序。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

  

  北宋钧窑鼓式洗是用来洗毛笔的文房用具,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乳钉鼓式洗口径23.8cm,底径17.5cm,高9.1cm,洗直口,成鼓式,浅弧壁。口沿延边凸起弦纹两周,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饰有两周等距离的乳钉纹,上周二十个,下周十八个。胎体厚而匀称,釉层肥厚滋润,通体内外施釉,洗的外壁釉层肥厚呈玫瑰紫色,器内为天蓝色釉,有蚯蚓走泥纹及桔皮纹。洗平底,底釉敷涂褐色护胎釉,斑驳古拙与莹润釉光对比鲜明,三个兽面足承托洗的主体,底的一侧清晰可见刻有“一”的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是典型的宋代钧窑御用贡瓷的代表作品。此钧窑鼓式洗口沿微残,底部有裂纹。

  

  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传世量极少,目前发现的不足五件。此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收购文物,1965年12月27日,入藏青岛市博物馆。1962年夏,青岛市文物商店的文物征集员张廷臣被派到乡镇农村抢救零散文物。他在乳山一户村民院中看到一群鸡围着一个钵子争食,走近仔细端详后,断定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洗。农家主人见张廷臣喜欢这个鸡食盆,便想送给他,最后张廷臣硬塞了五元钱给农家主人。后来,这件钧窑鼓式洗经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明万历二十六年官印本《道藏》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汇集编纂而成。其内容主要由道家书、方书、道经和传记四大部分组成,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养生学、化学、天文学、历法、气功、内外丹、人体科学等极为重要的史料,也是研究道教教义及其历史的百科全书。

  

  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代明英宗正统十年的版本,称《正统道藏》。其实自南北朝以来,各朝代都有人整理道教经书,编写道经书目。至元代时,统治者崇奉喇嘛教,忽必烈下令焚毁《道藏》经版和除《道德经》以外的所有道书。因此,元代以前的《道藏》没能留下完整的藏本。所以明版《道藏》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青岛市博物馆的《道藏》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刊印的正统版本的纂辑本,由万历皇帝于明万历二十七年钦赐崂山太清宫,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由太监何堂颁至崂山。

  

  崂山最早称东海仙山,后来几度“改名”。汉代称“不其”,晋及南北朝称“牢”,唐代又有“大劳、小劳”和“辅唐”之称,明、清两代以“劳”、“崂”为主,“牢”、“鳌”兼而用之,至近代才专用“崂”字。至于劳山此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山势雄险陡峭,攀爬辛劳,故称“劳山”;第二种是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考证,秦始皇到崂山时,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在崂山还被称为东海仙山的时候,就陆续有道士来到这里,选择避居之地修道,只是他们未曾留下名讳,直到张廉夫修建草庵,成为崂山道教的开创者。崂山道教的兴盛开始于唐宋年间。到了五代时期,“华盖真人”刘若拙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赏识,拨巨资敕建上苑宫,同时又敕建太清宫、上清宫作为别院,这就是崂山太清宫的兴建过程。

  

  太清宫位于崂山南麓、太清湾北岸宝珠山之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南面大海。金泰和八年,邱处机到崂山,在太清宫谈玄传道,名声大噪。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刘处玄于金明昌六年到崂山太清宫讲授经典,太清宫道众从此归宗,并成为道教北七真随山派的祖庭。此后,许多著名道士闻名而来,如徐复阳、张三丰、齐本守等都曾在太清宫栖居修道。

  

  明万历初年,太清宫道教一度衰落,三官殿只存一半,观音庵也只有遗址。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从五台山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修禅两年。由于那罗延窟周围山势陡峭,不适合建寺,便在笃信佛教的明神宗母亲李太后支持下,于太清宫位置建造了一座佛寺——海印寺。

  

  海印寺建成后,香火大盛,同五台、普陀齐名。后来进士出身的道士耿义兰,以憨山强占太清宫聚财结党白莲教等为由,诬告憨山憨山建造海印寺的地点是崂山道教核心区,在此建佛刹,必定触犯道教利益。太清宫道士刘其湖与之争庙址,又以宫中住持之死引发官司。县、州府衙各级官吏因憨山大师深得太后崇信而不予受理,但耿仍多方上告。至明万历二十三年,耿文兰得知北京白云贯主持王长月经常给神宗皇帝的郑贵妃治病,于是他便请王长月趁给郑贵妃治病之机,将诉状转呈给神宗皇帝。当时,朝中笃信佛教的后宫太后势力与笃信道教的皇帝正发生权力之争,神宗正为打击母亲李太后的势力找不到借口而发愁,于是,神宗利用太清宫道士告憨山之事大做文章。经过五案辩,耿义兰终于胜诉。万历二十四年神宗下圣谕“毁寺复宫” 并把憨山发配到雷州,赶出了崂山,同时,为嘉奖耿义兰护教有功,敕封他为“护教真人”,并颁赐新版本的《道藏》5485卷;钦赐御伞御棍、金冠紫袍,永镇山宫庙场。经过这次官司,崂山太清宫由近乎凋蔽获得巨资而修复,一时声名远播,各地道士纷纷前来参玄阅经,太清宫又是一番空前繁荣。明朝万历四十七年,耿义兰仙逝,寿一百一十岁。今太清宫三皇殿西侧有“耿真人祠”以记其功。而被充军发配后的憨山和尚,在雷州凄苦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万历三十四年皇长孙朱由校(即后来的熹宗)生,天下大赦,憨山虽已年逾花甲,但神宗独不赦还。直到万历四十二年四月,慈圣太后死后,憨山才获赦放还,七十八岁便圆寂了。

  

  《道藏》在“文革”前一直藏于崂山太清宫,在三清殿正殿神像两侧设有六个乌木大柜,《道藏》即放在大柜内的乌木抽屉里。1931年,闻一多在青岛大学任教时曾听到传闻并证实崂山严华寺藏有《道藏》。于是他多方奔走打算将此国宝转至青岛图书馆收藏,但最终被当时的教育部否决。 文革期间,《道藏》差点被当做四旧焚毁。幸亏当时青岛市副市长王云九和青岛市文化局的聂希文等挺身而出,及时抢运,后藏至青岛市博物馆。《道藏》现存4524册,4499卷。

  

  明代修订的《道藏》,目前已知全国只有两部是较为完整的,除了青岛市博物馆的这套,另一部原藏于北京白云观,现藏国家图书馆。2008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这部明《道藏》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