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费杜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实际行动,是肩负生态报国使命和坚持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保护好“中华水塔”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天的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全面启动,国家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高原高寒湿地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河湖长制和林草长制体系全面建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成为全国唯一河流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的省份。青海大地徐徐拉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序章,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加之受全球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增加的影响,冻土消融、局部湿地退化、病虫害加剧、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风险加大,滑坡、山洪等次生灾害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适应性任务正面临挑战。此外,我省高耗能重工业企业占比在70%以上,环境污染存量问题整治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和节能减排降碳压力持续存在,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盼相比,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要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自觉站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度,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为契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履行生态责任、探寻生态价值、挖掘生态潜力,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静躺”的资源变为“能动”的经济财富,让绿水青山有“颜”更有“值”,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系统保护、恢复、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增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真性、完整性、稳定性。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三江源、祁连山、河湟谷地、泛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重点生态板块综合治理,筑牢“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森林草原、沙地荒漠、人类活动迹地等生态修复,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碳汇等生态功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方位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根基。

  二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农牧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固体废物存量清零行动,逐步推行“全域禁塑”,高标准创建“洁净青海”。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共同守护江源的一草一木、万水千山,共同建设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生态宜居的美丽幸福家园,努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三要着力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效管理保护机制,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前期工作,推动设立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积极谋划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开展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探索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模式,积极稳妥调处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类矛盾冲突,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鼓励支持发展替代产业,开展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和自然资源经营管理试点,增强国家公园科研、教育等综合功能,探索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多实现路径。

  四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调整工业领域产业结构,高水平建设产业“四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度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大力调整工业领域用能结构,推动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碳减排,充分发挥节能提效和数字技术在降碳减排方面的关键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通过建设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园区、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促进工业清洁生产,深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加强工业领域再生资源规范管理,大力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建立健全回收体系,企业开展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延伸再生资源产业链,强化循环链接,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优化能源电源结构,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拓宽清洁电力消纳途径,建设全国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能力,先行先试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低碳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加强绿色低碳前瞻技术布局,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示范,为节能降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协调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引导并支持发展与自然环境条件特点相适应的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林、种草繁育、中藏药材、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科学开发生态与文化旅游,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澎湃动能。

  五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丰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与调查监测机制,积极推动“量化”和“变现”绿水青山,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化发展之路。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青碳汇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促进碳汇项目开发,引导碳交易履约企业和对口帮扶省份优先购买林业碳汇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主体与中东部省份开展碳排放权、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不断扩大交易市场范围。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持续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和经营开发机制,搭建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与实现平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两山”转换新模式。

  六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业务、科技创新和标准体系,建立青藏高原大气、冰川、积雪、冻土、湖泊、林草等多圈层综合立体观测网络,优化观测站点布局,补齐碳汇观测,提高各类观测资料应用和科研能力,建成能够覆盖沙漠、草原、湖泊、高山等不同地形地貌和生态区,具有区域气候代表性的国家气候观象台。构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预测体系,完善生态风险报告和预警机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七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系统总结生态治理成效,因地制宜推广光伏治沙、退化草地恢复、黑土滩治理等模式,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标准化体系,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经验”。完善生态公益岗位制度,让牧民从放牧者转换为生态守护人,推动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补偿全覆盖。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见效推广,以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量及其经济价值为基础,让提供更多、更优质生态产品的地区得到更多生态补偿。探索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供给者与使用者关系明晰的地区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产品使用者付费、供给者受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考责、履责和追责的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省上下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建成青山常绿、河流长清、空气常新、人民长乐的美丽新青海。

  (作者单位:青海省经济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青海日报》(2023年04月18日 第8版:实践)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