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假如宋江没接受招安而是率众起义,能否抗衡宋朝?

  简介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林冲被称为“83万禁军的教练”。加之全国动荡,北宋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强大的外敌包围。宋代的积贫积贫现象,随着历史在《水浒传》中得到了记载。

  当时虽然南方有四大起义团体,朝廷决定先下手为强,看来梁山好汉的发展条件不错,但历史真的让一群莽撞的村民成为正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我们将从宋代以来的军事制度上,具体分析为何不能代替宋朝建立新政权。

  01

  早在宋太祖建国时,的军队就只有20万。到了宋太宗时代,这个数字达到了66万。到宋仁宗时代,现役军人数量达到了恐怖的250万。

  建国后,宋朝两次出兵辽国,都被打败了。之后,宋朝军队奉行“开国不能减兵,不能复员,不与辽国交战”的被动防御政策,一直在搞一系列的内政问题。有一种奇怪的制度,就是“养兵不能打仗,却要养兵”。国家在征兵、军饷上花费巨资,国家却不重视军人。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意识最强的朝代。皇帝越发重视文人,怕武者夺权,重文武,以取代武者的政治利益。但与此同时,又要供养大量闲散的退伍军人,以应付边北和国内的动乱。

  虽然这些士兵在对辽战争中表现不佳,但在国内问题上,由于南方是“立国之本”,他们在镇压起义方面表现出色。这就是梁山农民军无法与职业军人对抗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的军事训练和作战能力。宋军虽然在对外战争中表现不佳,但对付一群乌合之众还是足够的。

  02

  另一方面,宋朝继承了唐朝没落的教训,对唐末五朝以来士兵所遭受的灾难深有体会,以至于当临死前,他嘱咐左右“不得擅杀书生”。表面上看,宋朝偏爱文武的风气,导致将士们不喜打仗,转而求助更有前途的文人。但正是这种重文风气对宋廷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在农民战争中有所体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和方腊、宋江等起义领袖一样,无论取得多少成就,也始终无法引起举国上下的动荡。这是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最本质的区别。

  中国自唐朝末年以来从未崩溃,其历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不得不说,这是宋代文人的功劳。好处,在文化治理方面,宋朝的学者甚至可以说复兴了中国历史。虽然军队没有组织起来,但好在文人没有在内部闹出什么大问题。根本内因之一。

  03

  最后说说宋朝的对外防御政策。这也是体现梁山好汉不可替代,新政权建立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防资源有限,加上宋代辽、西夏等敌对势力的存在,宋代的国防体系大致是“对外被动防御为主”,有限的防御资源被用来整顿内部,保护宋朝的根基。这也是成为八十万禁卫军教官的原因之一。禁军作为中央直辖的精锐卫队,对于监视地方、镇压地方势力,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禁军常年负责镇守京城,这也让周边敌对的国内地方势力几乎没有机会。

  此外,宋朝还在地方建立了“湘军”。这些土军规模庞大,通常用于守卫监视固定区域,以防、等杂兵趁机进攻。对付这些地方湘军,规模大,武装比农民军强。

  结语

  总之,在北宋尚可一战的情况下,以宋江为首的梁山集团是绝对不可能夺取全国大权的。无论是在军制、国家政策还是资源整合方面,农民军都没有任何优势,农民军在局部战斗和小规模遭遇战中或许能获得一定的优势,但放眼全国,宋江、方腊等人还是太弱了。这也是历史的选择,不可能让一群绿林英雄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