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沙漠之狐”:从一战成名到败逃北非,并不是英雄落幕

  二战时期的“沙漠之狐”:从一战成名到战败逃往北非,不是英雄的下场一向立于不败之地,曾在二战期间与法军作战,率领“魔鬼师”俘虏敌军9.7万人,却只损失了42辆坦克。同样,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俘获了英军扣押了9个月、导致2.3万名英澳守军沦为俘虏的托卜鲁克。然而,没想到如此强大的军队,竟然在一场小小的“阿拉曼之战”中败下阵来。整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凄凉的结局?

  

  以恶作为战争的起点注定失败

  毫无疑问,希特勒发动的二战的法西斯性质是他二战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作为一战战败国之一,充满欲望和野心的希特勒不仅希望依靠英美给予的“财政支持”来实施战后恢复,还计划向德国人民灌输军国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伺机发动侵略战争,使国家经济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过来。为此,他四处鼓吹为德国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并以此为借口四处出击。他的倒行逆施被世人揭穿和挫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此举恰恰表明邪恶永远无法战胜正义,也间接印证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不正义是他在各个战场上失败的本质原因。北非战争中的“阿拉曼之战”就是侵略恶行之一。从出发点来看,这对当地人民乃至世界和平都是一种破坏。“恶果”。

  

  孤独的军队变成了骄傲的士兵,骄傲的士兵将被打败

  1941年初,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上被英军击败。希特勒只好派隆美尔担任德军司令,奔赴非洲战场救援意大利军队。他要求德军迅速占领昔兰尼加行省,确保德军的战略纵深。1941年3月,隆美尔亲自指挥第五坦克团、第八机枪营、第二机枪营出击。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夺取了托布鲁克以外的昔兰尼加行省。但由于种种因素,德军经常面临迷路和汽油短缺的局面,这也为后期北非战场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这里笔者了解到,德军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攻占了后期的重要军港托布鲁克。之所以需要大量军队攻克这个港口,是因为如果攻不下,德军的补给只能从班加西或者的黎波里穿越沙漠长途运输。

  

  1941年6月,英军集结了300辆坦克、116架战斗机和128架轰炸机,由珀尔斯中将全权指挥,开始实施“战斧行动”计划。与此时的德军相比,只有150辆坦克、60架战斗机和79架战斗机,数量反差很大。英军“玛蒂尔达”重型坦克成为行动中的利器,直接碾压德军火炮。就在这时,隆美尔紧急部署,直接将6门88毫米高射炮的炮口放平进行炮击。数辆重型坦克被击毁后,英军被迫撤退。

  1942年1月,隆美尔得知英军补给困难,亲自带头出击。由于英军第一装甲师缺乏经验,损失了大半的坦克。5月下旬,隆美尔整编的装甲团率领第21、第15装甲师等增援部队与英军殊死搏斗。激战过后,德军形势恶化,武器弹药耗尽。让隆美尔没想到的是,英军的抵抗竟然如此顽强。他亲自到前线督战,指挥炮击轰炸永不停息,不让英军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经过两周的苦战,英军也出现了弹药和水的短缺。6月21日,德国装甲部队和意大利第20集团军在德国海军的支援下,联合向海港发起总攻,守卫了两年的海港被攻陷。

  

  从这场战役来看,隆美尔在战果上是赢了,俘虏英军4.5万人,击毁俘虏坦克1000辆,大炮400门。一连串的交战状态给了英军第八集团军沉重的打击。但打败托布鲁克之后,求胜心和夺取北非战场的急切心让他对整个北非战场的布局失去了判断力。一方面,没有执行之前制定的战略计划,而是采取了停止进攻就地防御的战略计划,帮助德意联军攻占马耳他岛。而是一味乘胜追击英军,导致马耳他日后没有被攻陷。岛国方面,军队补给不足,在北非战场上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官兵严重减员,加上体力和弹药消耗等因素,一味速战速决,导致阿拉曼战役失利,逃往北非。

  

  德意士兵战场素质差影响战局

  首先是意军被动回避影响战局。在托布鲁克战役中,隆美尔奉命来到北非战场增援德意军队。在刚刚发出命令的第一场战斗中,增援部队“阿丽塔”师遭遇阻击后逃之夭夭。无论隆美尔如何开导意军指挥官,他都没有拿起武器战斗的勇气。在对方反击的过程中,意军毫无抵抗就投降了。在这里,笔者在翻阅资料时发现,意大利军队的整体战斗意志和士兵的战斗素质都远远落后于盟军。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盟国飞行员在飞机被击中后跳伞降落在意大利军队中。飞行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的是,成千上万的意大利士兵上前向飞行员敬礼说,请接受我们的投降。就这样,一名飞行员俘虏了数千名意大利战俘。

  

  在阿拉曼战役中,英军与德意军队在武器和人员对比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德意联军拥有坦克489辆,火炮1219门,兵力约10万人,却囊括了将近一半缺乏战斗力的意军。

  

  其次,情报部门漏洞百出,影响战局。德军情报机构经常被英军“超级机密”的情报机构破解。他对隆美尔的防御体系和作战部署也了如指掌,尤其是一系列的雷区。蒙哥马利在得到情报后,对相应的作战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42年7月,英军俘虏了两名德国情报人员,并成功破解了位于开罗的间谍网络“坎德尔集团”。之后,蒙哥马利利用这个渠道,不断向德军发送虚假情报信息,扰乱对方的计划。作战部署。而且,在阿拉曼战役中,他们还没有看到隆美尔给德军大本营发的电报,蒙哥马利就已经知道发的是什么了。再加上德军当时的困境,补给弹药的匮乏,伤员的情况,都一一被英军知晓,这也促使英军对德军发起了总攻。德国军队及时。反倒是在敌我情报较量中,隆美尔始终摸不透英军丝毫情报信息。

  由此看来,战场上军队的素质往往对一场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反映了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态度。而且作为情报部门,军机的所有要害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就像你在明处,对方在暗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这样的战斗,怎能不败?

  

  物资供应不足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因为希特勒一直主导着“先大陆,后海洋”的战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攻打马耳他岛,马耳他岛也成为北非战场失利的一大因素。原因。之所以在托布鲁克港进行了两年的战斗,就是为了缩短物资运输的距离。之后,运送物资的船只虽然侥幸靠岸,但从马耳他岛起飞的英国飞机却在卸物资的同时进行轰炸;军队在北非战场上花费的费用。英军在地中海击沉意大利船只130万吨,其中运输船342艘,占商船总数的90%以上,战斗舰87艘,约占2/3。在运输方面,阿拉曼战役期间,德军装备、弹药、物资严重缺乏,需要从1931公里外的的黎波里运往前线,路况恶劣,车辆的速度很低。机械化设备无法行驶的情况时有发生。最糟糕的时候,德军的粮食只够维持3周,油箱燃料也只够维持7天。反观英军,仓库里有近27万吨的弹药,另外还有25万吨的军需物资是通过海运的,物资可以非常顺利的运送到前线。后勤基地开罗距阿拉曼仅300公里,另一个亚历山大城也仅100多公里,公路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后勤补给完全不用担心。仅在9月至10月期间,蒙哥马利就收到了近19,000辆汽车。这也说明兵马在战争中运粮运草之前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隆美尔青年合影(右二)

  结语不可否认,隆美尔是一位杰出的高级将领,也是一位出色的战争指挥官。但他在二战中扮演着黑恶势力、侵略国家、破坏和平的角色,尤其是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人民的大势之下无法走远。世界向往和平,捍卫正义,注定要被正义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