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积极探索育人新路径 特色教学体系让思政课“活起来”

  □苏报记者 袁艺

  “仁爱路上的早餐摊老板阿信的故事”“西浦打气哥的十一年”……最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采写的平凡人物故事在西浦管小理微信公众号上连续推送。这些质朴又真诚的文字不仅是学生对于身边生活的感触,也是西浦思政教学的一部分。学生们将课堂的知识内化,融入自己的思考并实践,交上了生动的思政作业。

  中外合作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主阵地,多元思想文化交锋碰撞,在这样的环境下,“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关键问题尤其重要。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探路人,多年来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不仅让学生爱上了思政课,也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百余门选修课扎根在社会实践中

  课程“很有料”

  “思政课如果没有思想上的高度、哲理上的深度、视野上的广度和情感上的温度,都容易陷入讲大话、空话、套话的怪圈,无法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更无法实现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西浦党委常务副书记谢波如是说。

  ——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高度”。西浦设置了思政课五大核心内容——文化、历史、国情、法律以及自我管理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客观看待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

  ——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广度”。西浦为思政课的学习搭建了五个教学平台,即必修课平台、选修课平台、微课平台、网络课平台和实践课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选修课创造了“1+N”学习模式,把必修课“1节课”的纲要型内容进行“N节课”的扩充与深入,供学生自主选择。目前,西浦开出的选修课门类多达百余种,例如葡萄酒品鉴、天文学、高尔夫球、击剑等。

  ——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深度”。为了将思政的根深扎在社会实践中,西浦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公民教育、劳动教育等引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带着学生们走进农村,调研百姓们思想现状与真实需求,加深学生对基层党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举办外籍人士“看中国”活动,以外籍人士在中国的生活居住体验等为主题进行调研,形成课题报告。

  “我们学校的思政课很有料,每学期抢课时,选修课总是秒抢而空!”该校选修课负责老师王劲松说。

  “2+2+2”学习模式引导主动研究

  听课“很有趣”

  课前需要2小时提前预习,否则上课2小时就可能听不懂,课后2小时的主题实践更必不可少。这就是西浦创设的“2+2+2”思政课学习模式。课前预习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课堂上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课后则是学生的表达和再创造。“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激发学习兴趣,让思政课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最终成为研究型学习。”谢波解释说。

  西浦思政教师结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要,在准备课程内容时通常“以小见大”,将宏大的政治叙事和抽象的学术原理渗进微观的生命体验和具体的生活实际中,用最简单和通俗的话语讲述。比如,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老师会设计出兼具专业性、社会性、思辨性的主题帖,邀请学生回帖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互评。学生常常自己选题、组队、写脚本、拍摄、剪辑,完成三分钟微课短视频,发表在校内公众号上与同伴分享。

  鉴于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西浦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也非“一锤定音”,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实践情况等均占有一定分值。“我们上课不点名,但是出勤率非常高。”思政课教研室老师储萃表示。

  此外,西浦开创特色项目“学生讲师团”。让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在经过选拔、培训后走上讲台,既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更起到了模范“领头羊”的作用。

  教师入职门槛高学生也有“投票权”

  授课“有挑战”

  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思政课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而教师又是重中之重。西浦严把思政课教师选聘关,建立“背景调查—试讲评分—考官面试”的准入机制。应聘者既要是博士,又要是党员,还要能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更要在现场试讲中过“学生关”。“试讲课堂非常具有挑战性,近两百名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你,你必须要有强大的驾驭能力和亲和力,才可能让学生给你投‘YES’票。得到超过75%的‘YES’票,才能进入下一轮面试。”该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吕文蓓说。

  思政教师的管理制度严格,有同行之间的观摩、课程委员会的监督、学术部门不定期的听课、学生观察员的随时观察、学生代表定期会议的反馈和全体学生的期末综合评估打分。经过这一系列反馈,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申请破格提升,而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会将其“请”出课堂甚至解聘。

  同时在科研方面,西浦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并与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达成共建关系,促进思政师资队伍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