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出生入死(三)

  人们常说:认知不同,命运不同。

  到底什么是认知?

  认知其实就是破除了贪、执、妄之后,看到事物的那个原相。

  电视剧《天道》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这句话以前我不理解,觉得很高深,现在每句话都能看懂了,都有感悟,里面说得很多,也比较细,但是所表达的意思也是非常简单的。

  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

  今天讲的是“疾以致病”,这四个字说的是一个客观现象,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小病发展到了大病。

  这本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但是很多人却由于内心的贪、执、妄,不愿意接受或者不相信这个客观事实。

  就像你养的一株植物,因为某些原因它的叶子枯黄了,但是你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你没有去寻找叶子变枯黄的原因,而是选择摘掉黄色的叶子或者用颜料把枯黄的叶子刷成绿色,更有甚者会觉得是光照或者浇水的原因,所以,只是变换了一下植株的位置或者改变了浇水的频次。

  这是就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没有找到真经。

  很多时候,叶子的表象表明的是根的情况。

  草木之枯,必先自损其根,损之又损,方现于叶。

  “根”是本质因素,“叶”不过是表象。

  认知不足的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看着表象的信息,不会深入探究根本,只会大面觉得不是啥大事。

  所以,同一件事、同一个现象,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

  《学经》:

  疾得以致病者,子之讳也,子欲讳之,必促张之,自欲自欺,必被世人相欺也。

  《扁鹊见蔡桓公》的寓言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讳疾忌医”缺乏的不仅是认知,更多的是心性的不足。

  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和事一开始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成年后的却都是自己选择、筛选的结果。

  正常情况是:我们会不断地认识一些人,不断地离开一些人。如果你周围人没有怎么改变,只能说明你在随波逐流的过活。而这种生活何尝不是“讳疾忌医”呢,只不过很多人不自知或者不愿意承认而已,而事实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