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竟然不止一种!气候让熊猫分了家?

  近两个月来旅美大熊猫“丫丫”牵动着国人的心如今“丫丫”回家已经提上日程啦!据悉丫丫回国后将会和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萌兰”做邻居

  

  大熊猫“萌兰”再现经典一字马 图/新浪微博@睡得香的猫CY

  这几个月“萌兰”“荷花”等国宝大熊猫在全国掀起熊猫打卡热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

  

  大熊猫“萌兰”表情包 ?图/新浪微博@o泡果奶n__n

  但你知道吗?

  其实,世界上有两种大熊猫

  一种更像熊,一种更像猫

  

  图/新浪微博@中国侨网

  更重要的是两种大熊猫的演化竟然与气候变化有关

  ↓↓↓

  国宝大熊猫的“进化之路”

  大熊猫在800万年的演化史中经历了多次极寒气候的考验。始熊猫从食肉动物进化成既吃肉又吃竹子的杂食性小种大熊猫,体形也变大了一些。

  

  图/知乎@朱文秋

  受到气候环境和食物枯竭的双重威胁,杂食性小种大熊猫的食性进一步特化,最终进化成为以竹子为主食的小种大熊猫。最终,寒冷的气候淘汰了小种大熊猫中体形较小的个体,那些留存下来的“大个子”小种大熊猫为了适应气候,体形不断增大。最终,它们进化成为威风凛凛的巴氏亚种大熊猫,其稳定的种群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是熊猫家族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约20万年前,大自然又将考验加码。寒冷气候再次降临。随着气温陡降,广泛分布的巴氏亚种大熊猫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秦岭种群“一支独存”。2005年,世界权威的动物分类学刊物《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刊登了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关于《中国大熊猫定名为四川指名亚种和秦岭亚种》的论文,首次提出并命名了大熊猫的秦岭亚种。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20万年前的秦岭大熊猫是当今秦岭和四川两支大熊猫的祖先。更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四川大熊猫,其实是从秦岭大熊猫分化出来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熊猫?

  是的,中国不光有大熊猫,还有两种大熊猫!受气候环境及地理位置影响,同为熊猫的秦岭亚种和四川亚种不常交流,渐渐开始“两模两样”。

  

  图/成都科协

  那它们有啥不一样呢?一个爱吃火锅,一个爱吃肉夹馍?言归正传,从长相上看,四川大熊猫,头比较大,头型偏长,长得更像熊;而陕西秦岭大熊猫,头圆嘴短,长得更像猫。在形态特征上,秦岭大熊猫的头骨较小,而且并非是较四川大熊猫的头骨成比例缩小,是在尺寸上有比较显著的变化 ,牙齿也明显大于四川大熊猫的牙齿。

  

  四川大熊猫VS秦岭大熊猫

  它们的“肤色”也是有细微差别的。四川大熊猫的胸部为黑色,腹部 94.2% 的个体呈白色,5.8% 的个体有黑色毛尖和白色毛干;秦岭大熊猫的胸部呈深棕色,腹部有90.5%的个体为棕色,9.5% 的个体具棕色毛尖和白色毛干。在秦岭还生活着棕黄色与白色相间的“棕色大熊猫”!

  

  大熊猫吃竹子也是很讲究的!因为气候环境不同,秦岭野生大熊猫的最爱是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夏季由于低海拔的巴山木竹不好吃了,大熊猫就爬到高海拔区域吃秦岭箭竹,这也造成了大熊猫普遍的季节性迁徙。

  而在四川,当地216种竹子里,只有32种竹子被大熊猫所喜爱,其中冷箭竹和缺苞箭竹是四川大熊猫主要的食物。四川相较于秦岭,气候更为温和湿润,在春夏竹笋遍布时,大熊猫还爱吃竹笋;秋季时由于气温下降,竹笋不再萌发,大熊猫才会取食竹叶。

  

  图/西安发布

  为啥大熊猫有的更像熊,有的更像猫?

  想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一个概念:亚种

  亚种是形成新物种的“前奏”。“亚种”就好比,本来祖上是亲兄弟,但由于迁徙,一南一北,不相往来,过了数不清多少年后,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家族体系。

  

  图/成都科协

  我国大熊猫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交界的秦岭、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等六个山系。有研究表明,因为秦岭山系与四川(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两地气候环境不同,大熊猫的食物来源、生活习性等发生了较大差异,因而,气候导致的物种隔离,最终决定了四川和陕西大熊猫长相上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的分布区早在1.2万年前就已隔离,再无往来!相互隔离后,由于基因交流中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经过约1.2万年的进化历史,在遗传基因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遗传群体。所以,两种熊猫虽说是近亲,但DNA研究显示,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并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