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视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呈现

  编者按:近十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飞速发展,艺术上也日臻成熟。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电视剧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电视剧的艺术真实和文化记忆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相册,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贡献着东方智慧。同时,我们应该警惕电视剧行业对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失当等问题,不断提高“双创”呈现的质量和水平,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3年第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的方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认同,也能加深人们对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①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各类影像的助力,电视剧在这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迅速,艺术上也日臻成熟,数量众多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01

  新时代:电视剧这十年

  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年5月1日,仅仅一个半月后,就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即便是在媒介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借力媒介融合和跨屏传播的深层逻辑,电视剧行业一直稳步发展。

  

  ●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十年来,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国电视剧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在体裁、题材、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发展创新,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水平受众的需求。在题材分类上,现实题材电视剧更注重从多维度表现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情怀,发行占比从2012年的56.13%增长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80.51%,主体地位不断巩固(见图1);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尊重史实和坚守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彰显中华文化基因之美;重大题材电视剧在传承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更加强化对历史细节、真实感和贴近感的挖掘。各类电视剧异彩纷呈,不断显现出新的气象。

  

  此外,电视剧创作和发行更重视受众的观感,集数“注水”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提质减量”成效显著。纵观十年来全国电视剧发行数据,可以看到全国电视剧发行许可的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电视剧的平均集数近几年来也在日益减少(见表1)。这其中既显现出管理部门的调节手段,也体现着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作用。

  

  整体来看,我国电视剧行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双创”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电视剧创作者把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贯穿到主题表达、故事形态、叙事技巧中,②才使我国电视剧产业生机盎然、绽放异彩,呈现出守正创新、气象万千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受漫长时间的洗礼仍历久弥新,也离不开几十年来电视剧创作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贡献。电视剧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外在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示和内在可感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呈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代受众中的“活态”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的界定,张岱年曾提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③等基本内容。后有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梳理。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做出了明确,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坚守传统文化本体的基础上,对表达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电视剧作为一种长篇叙事文本,具有大众性、综合性和故事性等特点,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是从受众接受程度还是文本特征来讲,电视剧都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提供助益。

  02

  电视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

  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者之间的内涵及逻辑,在当前概念时常被混用、误读的现实语境下显得较为重要。

  整体来看,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大致可以概括为保存保真、整理挖掘、传承弘扬、转化再造、创新发展等几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双创”则基本对应的是转化再造与创新发展两个阶段。就此意义而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虽承前启后、由此及彼,但前者侧重于对旧有文化加以改造,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后者则不仅限于改造传统文化,且更讲求在新时代新发展的背景下对改造后的文化进行拓展、发扬与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剧也日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常见的娱乐活动。不同于略显晦涩的教科书或文献典籍,电视剧作为以普罗大众为目标的艺术形式,势必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故事的讲述与价值观的传播。如若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经转换地搬上电视荧屏,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依然没有被揭开,对普通受众来讲就缺少了一种亲和力。基于此,“创造性转化”既是激活传统文化的根本路径,也是繁荣当今电视剧产业的现实诉求。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或许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这个判断:第一,我们对历史的解读都受到当下所处环境和视域的影响;第二,过去的现象会选择性地在当下复现;第三,对历史的探查与思考会影响人们当下的态度与行为。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重理解都可以为电视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路径提供重要参考。

  

  ●电视剧《大明风华》

  (一)贯通古今之情感

  世故终逝而不泯,人情终息而不灭。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流变,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仍能在新时代持续散发光芒与力量,得益于古今人类共通且永存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共性为传统文化搭建了跨越古今对话的桥梁,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中国观众仍旧能从文艺作品中领略带有古意的中国式浪漫。因而,深挖古今关联,展现传统与当代共通的情感,是当代电视剧作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一条创作路径。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屈原投江殉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过零丁洋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事迹中,都饱含着古人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到了今天,在历经千百年历史洪流的冲刷后,这一饱含使命感的家国情仍能在当代电视剧作品中实现一种积极、正向、良性的呈现。

  例如,在电视剧《芈月传》中,不同身份、性格的剧中人,都展现出对国与家的责任与使命感:芈月在受到迫害逃亡时放弃与青梅竹马远走高飞的机会,毅然回到前途未卜的秦国;黄歇出于对楚国的热爱和忠义,婉拒秦国的荣华与官位;嬴夫人宁可葬身火海,也要确保秦国后继有人……受制于时代背景,剧中角色展现出的家国情未能脱离宗族伦理对个体意识的束缚,但其为国为家做出的牺牲,却凭借古今共通之情感,让当下的观众产生了共鸣。

  《大明风华》在展现“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从朝代的兴衰更替中深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患意识的同时,也从家庭视角向观众呈现朱家父子、兄弟的日常生活和亲缘关系,拉近了古今的情感距离。

  

  ●电视剧《芈月传》

  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剧作品正是利用古今情感的相通性和关联性,让观众在品味这些生活在很久以前甚至是虚构架空世界中的人物和故事时,仍能找到与当下时代的契合点。这种契合更多是精神、思想、情感与文化层面的相通与跨时空共振,也是深入血脉的文化基因传承。电视剧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使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情感关联,客观上也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联动今昔之时尚

  “传统”与“时尚”仿佛历来作为一对矛盾而存在。然而,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某种不可忽视的联结。一方面,在时代变迁中经受岁月洗礼的时尚,终将会成为传统;另一方面,旧有的但具有兼容性的传统,经过创造性改造也能够成为新的时尚,当下《舞千年》《万里走单骑》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就充分为其做了例证。同理,电视剧创作者也能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联动古今,激发观众考证历史的热情,掀起传统文化的流行新风。

  例如,《梦华录》就以宋代文化为切入点,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部作品除了服装造型借鉴古画的风格样式,并结合当代审美进行了再创作,还对宋代的“生活四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进行了细致描绘,力图向观众展现宋代方方面面的生活图景。

  《梦华录》播出之后,“梦华录蹴鞠”“梦华录点茶”等词条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复古风服饰的销量也在网购平台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自2022年6月《梦华录》开播以来,复古、国风、仙气女装成为平台搜索热词,国风女装6月销量较5月提升了54%,国风连衣裙销量较同期增长50%以上。④

  

  ●电视剧《梦华录》

  通过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电视剧以巧妙的“吸睛”形式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承,让传统文化在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创造性转化中展现出新的风采。

  (三)创新主流表达

  新时代十年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现实题材电视剧紧扣时代主题,建构起了万千中国故事的影像化表达,无论在景观展现还是叙事表达上都呈现出了新的高度,摒弃了以往过于严肃、宏大的表现形式,以年轻受众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递。纵观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念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

  例如,《人世间》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邻里观、价值观,以及中国式的心性智慧。剧中关于“养口体与养心智”的探讨是对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新阐释;对光字片“光仁、光义、光礼、光智、光信”五条主街的设置,也暗含着主人公对“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此外,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这就要求电视剧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既有继承也需扬弃。

  如《三十而已》《理想之城》塑造的女性角色就与过往“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形象大不相同,体现出对新时代女性自立自强精神的影像化赞美;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传统家庭观念有所不同的是,《都挺好》《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等作品传递出一种新时代的家庭观念:家庭成员被允许追求个人的权利,家庭利益不再高于个体利益,而要通过努力实现家庭与个体的平衡。这些电视剧作品在带给受众娱乐的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文化和审美的需求,在影像呈现与叙事手段上诠释出了新时代主流价值观。⑤

  

  ●电视剧《小舍得》

  03

  电视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创新性发展

  作为辩证统一的两者,“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缺一不可。如若说“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那“创新性发展”则是“创造性转化”的超越与升华。因此,电视文艺创作者不能仅仅停留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阶段,唯有实现“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真正成为一种感化人心的力量。

  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国产电视剧创作者首先应突破“重利益,轻责任”“重娱乐,轻文化”的思想误区,立于更高的历史站位上重塑文化新生态。其次,电视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打破固有创作模式的束缚,根据新时代的特点更新创作与传播模式。最后,电视剧应冲破空间壁垒,在全球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突破旧有思维,重塑文化生态

  在传媒发展史上,电视媒体自身的现实经济效益和其所应承担的文化责任之间,冲突与和谐时而交替,几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反映到电视剧领域具体表现为: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创作乱象频出;流量至上、价值导向偏差等泛娱乐化现象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一些缺乏深度、内容空洞、粗制滥造的“注水剧”,或价值缺失、格调不高,或剧情拖沓、虎头蛇尾,或机械化生产、拼凑剧情,或带有大量广告植入等,极大影响着剧集文化生态的建设。

  电视剧追求商业性、娱乐性本无可厚非,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尤其是随着大众媒介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提高,浅薄娱乐所带来的表层感官刺激已不足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度内容带来的精神和心灵上的滋养日益受到关注。

  但也须承认,严肃、深刻的内容并非与所有观众的需求相适配,如若不考虑传播效果,电视剧的创作又将陷入另一极端。因此,电视剧创作者需找准文化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有机平衡。这既是新时代重塑文化生态的基本遵循,更是电视剧能够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勇敢拥抱市场,并不意味着远离文化担当。近年来,不少电视剧在平衡文化责任与商业利益上做出了新探索。如《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梦华录》等作品既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嵌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之中、注重展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韵,又未落入曲高和寡的窠臼,而是在收视、口碑和商业化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电视剧文化新生态的塑造提供了实践思路。

  

  ●电视剧《清平乐》

  (二)打破固化束缚,更新宣发模式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如若不考虑当下受众的接受度,就无法在新时代充分焕发出新的生机。同理,电视剧创作者若不充分考虑当今时代的传播特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当中,电视剧要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需要打破宣发的固有模式,并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进行灵活创新,才能助力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地流传下去。

  对于一些电视剧创作者来说,制作完成后将电视剧播放权卖给电视台及视频平台、再投放一轮广告,似乎就完成了整个宣发流程,但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做法对宣发渠道尚未充分利用。实际上,对精彩剧情进行二次创作,并通过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实现二次传播,已成为大部分电视剧创作团队的“常规操作”。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电视剧顺势衍生出同话题的综艺节目,为剧集进一步增加热度。例如,由《鬓边不是海棠红》衍生出的综艺节目《瑜你台上见》与电视剧同步播出,并邀请京剧名家围绕剧中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进行解读,对京剧传统知识进行一定的延展和输出。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方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另一方面也抓住剧中京剧这一元素,引流剧粉提高综艺热度,联动票友关注剧集,实现双赢。⑥可以想见,随着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向前,这种产业链上的布局和延伸也将越发普遍。

  

  ●综艺节目《瑜你台上见》

  (三)冲破空间壁垒,讲好中国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自古就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东西方皆然。数万年前人类祖先在岩洞与石壁上描摹的图案就可以被解释为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当人类有了语言,故事也就成为人类认知世界和与不同种族的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故事既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也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对话。故事可以增加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促进文化的传播。⑦讲述故事和不断使用故事已成为人类意识进化的一部分,故事性需求也几乎成为古今中外普罗大众的“刚需”。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同样可以从“讲故事”中寻找源头,并依托电视剧进行延伸与拓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民族走向世界。

  与相对强调奇观化的电影艺术不同,如果借用麦克卢汉的观点,作为一种要求传播对象高度参与、尽情发挥想象力的“冷媒介”,电视艺术更倾向于打造叙事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电视剧不仅成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更为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互通互鉴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形式与表达,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冲破空间上的壁垒,从民族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内彰显出中国的审美旨趣与理念价值。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近十年来,电视剧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尝试将视线投向那些更具普遍性的议题,探寻人类共通的情感,不仅打动了国内受众,也突破了空间上的壁垒,在世界范围内建构起了对中国精神的一种故事化表达。

  例如,探讨当代都市家庭婆媳关系和新式婚恋观的《媳妇的美好时代》,通过小城故事和平民视角反映义乌改革开放故事的《鸡毛飞上天》,聚焦脱贫攻坚、反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山海情》,以及开拍一个月就被迪士尼购买了海外播映权的《人世间》等一大批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剧集作品,一经播出,就在海外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共鸣(详见表2)。

  这些电视剧作品以多元化的题材与叙事手法表现了人类的共同情感需求,不仅让海外受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坚韧、诚信的传统美德,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中国价值观,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动人心弦的故事建构起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04

  电视剧:民族和国家的

  精神文化相册

  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电视剧具象地复刻出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艺术化地传承着传统文化精神,反映着当代核心价值,是承载国家形象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形式。电视剧对艺术真实的展现,以及对文化记忆的赋能,使之与家庭相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们乐于“翻阅”它去了解属于自己或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电视剧也可以被视作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化相册。

  (一)观照现实,彰显人文关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无疑为当下电视剧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

  电视剧与电影、纪录片、新闻等影像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与偏向“造梦”的艺术—电影相比,电视剧更倾向于对现实图景进行复现,力图通过影像勾勒出现实人生的本质。另一方面,电视剧所传达出的这种现实性又不同于纪录片或新闻。纪录片或新闻的现实表达皆以记录事件本身为主,较之于电视剧少了一些“人情味”和娱乐性。

  当然,电视剧的娱乐性又和短视频的娱乐性有所区别,二者之中,短视频更像是限时自助餐,通过对最重要、最精彩内容的呈现,实现在短时间内大快朵颐的满足感;电视剧则更像是家庭聚餐,于不紧不慢中娓娓道来,享受的是用餐的整个过程和其中各个互动的细节。

  总体来说,电视剧是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体,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及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成为当下反映现实的重要窗口,始终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若电影是人生的梦,那电视剧则更像是生活的灯,润物细无声地观照着百姓的冷暖人生。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二)描摹古今画卷,见证时代巨变

  电视剧以其丰富的题材表达、长远的时间跨度,宽广的视野范围,记录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为观众描绘着贯通古今的文化画卷,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巨变。

  在近十年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中,有张扬历史正气、彰显文化自信的《大秦帝国之纵横》《大明风华》;有回顾近现代史、讲述革命者初心使命的《伪装者》《觉醒年代》《叛逆者》;有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扫黑风暴》;有追忆奋斗岁月,拥抱幸福今朝的《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山海情》;有反映民族团结,讲述少数民族同胞创业和生活故事的《索玛花开》《都是一家人》;有聚焦教育、家庭、养老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小别离》《我的前半生》《都挺好》;有关注当代女性生活现状和人生图景的《欢乐颂》《三十而已》《老闺蜜》;有展现现实职场生态和职场人拼搏精神的《猎场》《装台》《理想之城》等。

  由此可见,挖掘时代精神、谱写时代史诗始终是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基本遵循。同时,电视剧也在无形中传达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以视听手段书写古今人生的悲欢离合。

  

  ●电视剧《问天》

  遥看未来,当下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也终将成为记录中国时代发展的历史影像。因此,那些承载民族精神、描绘时代气象的作品,如讲述一群青年科学家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层层突破难关最终完成北斗卫星发射的《问天》;以各行各业真实人物和故事为基础,讲述平凡人携手“抗疫”的《在一起》;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背景,讲述冰雪运动员圆梦故事的《冬奥一家人》《冰雪之名》等,这些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关乎未来。

  (三)承载家国记忆,建构国族认同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将其著名的“文化记忆”理论引入了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的宏观研究范畴。阿斯曼认为,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可以建构起人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除此之外,唤回记忆、达成认同的过程也离不开“凝聚性结构”的力量。“凝聚性结构”意味着,在时间层面上,连接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可以为重现的过去赋予现实意义;另外,在社会层面上,通过找寻人类以往的共同文化回忆,可以凝聚当下的价值观与行为共识,“过去在这里通常是被凝结成了一些可供回忆附着的象征物”。⑧因此,“文化记忆”理论将“文化”与“记忆”两者联结起来,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建构自我认同、国族认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记忆”的对立统一面显然是遗忘。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兴起、全球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背景之下,外来文化的侵袭与历史记忆的模糊,有可能会带来传统文化缺失与历史记忆断层的危机。

  重新审视虽远犹近的传统文化,挖掘被遗忘的记忆,凝聚集体价值共识,构建国族认同也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对于已经消逝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当然无法亲历现场,博物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存储共同记忆的场所,但这显然还不够充分和鲜活,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受众不仅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还可以超越单纯的文字、声音或图片形式,通过视听结合的影像媒介更清晰地建构起个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认知与集体记忆,并由此上升至集体对整个国家的价值认同。

  尤其是电视剧这一影像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具象地复刻了不同时间段的历史及其特定历史背景下人民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建构有关中国的丰富的文化记忆,艺术地传承传统文化精神,记录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故事,引发普通受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找到文化归属,产生文化共鸣,是构建价值理念与国族认同的重要载体。

  电视剧可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书写家庭故事或个体命运,展现一个民族主流意识的发展演变。而对于受众而言,同样可以通过这类极易代入的影像形式,回溯到特定时代并与之共情。无论是主题性作品《觉醒年代》还是年代大戏《人世间》,都通过对年代感场景的高度还原使观众把自己代入剧集所处的时代,从家史到国史,从家庭价值观到主流意识形态,从个体认同到群体认同,进而激发起人们对历史的一种回忆与审视,架构起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

  

  ●电视剧《人世间》

  结语

  毋庸讳言,近十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虽日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在一些作品中也存在部分转化和发展失当的问题。如有些电视剧缺乏对历史的考证,盲目将一些外来元素尤其是日韩独有的元素当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加以使用。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不反对吸收、借鉴优质的外来文化,但这种吸收和借鉴仍应建立在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根本的基础之上,而非本末倒置。还有一些作品用夸张的剧情和人设传递出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不符,甚至是倒退或扭曲的腐朽价值观,体现出电视剧创作者文化责任意识的缺失。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事业提出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明确要求。近十年来,不断有优秀的电视剧集走出国门,展现了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彰显了文化自信。但我们不应满足于现状,还应继续坚持以人民视角讲好人民的故事;进一步扩大精品剧集⑨规模,促进更多类型题材“出圈”;加强更符合年轻一代审美特性的短剧、网络微短剧创作等。同时,我们应吸收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文明互鉴与交流,以电视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孔令顺系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唐文玉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王婧文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像责任问题研究”〈编号:20AXW001〉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电视艺术

  注释:

  ①孔令顺、彭婷婷:《文化出圈:技术与艺术双轮驱动下的电视突围》,《现代视听》2021年第3期。

  ②邸含玮、关玲:《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两创”背景下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研究》,《电视研究》2022年第6期。

  ③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④新京报:《〈梦华录〉带火国风,唯品会国风女装6月销量提升5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416681696211489&wfr=spider&for=pc.

  ⑤孔令顺、王婧文:《超越人世间:诗意现实主义的观照与救赎》,《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3期。

  ⑥影艺毒舌:《从综艺鸡肋到偶像必备,衍生综艺翻身了吗?》,https://view.inews.qq.com/k/20200501A0L7QR00?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⑦[英]盖亚·文斯著:《人类进化史:火、语言、美与时间如何创造了我们》,贾青青、李静逸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版,第14页。

  ⑧[德]扬·阿斯曼著:《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27页、46-47页。

  ⑨CCTV电视剧:《〈2021中国电视剧发展报告〉:独家洞察 镜鉴与前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05112

  8944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