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不息” 苗族芦笙舞

  苗族芦笙舞,是贵州苗族流传最广、最具民族代表性、最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古老舞蹈,世代相传,历久不衰。2019 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贵州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普安县文化馆、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 " 苗族芦笙舞 " 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07 年,贵阳市观山湖区苗族芦笙舞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芦笙起源之传说

  芦笙,是苗族的一种古老乐器。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古朴多姿,但任何类型的苗族舞蹈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我国的考古成果显示,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和晋宇石寨山古墓,先后出土了属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四管插口的青铜胡芦笙斗、七管插口的铜芦笙以及吹奏弯管芦笙的铜乐舞俑。由此可以说明,芦笙和芦笙舞的出现至少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足见芦笙的悠久历史,也证明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传统活动的重要内容。

  芦笙和芦笙舞,在贵州地方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官至贵州巡抚的清代文学家田雯是山东人,所著《黔书》中有关于跳芦笙舞的场景描述:" 古之善吹笙者,缑山之事杳矣,不意得之蛮荒。每岁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于前以为导,女振铃以应之。…… 其笙,截芦为管者六,通其节而桔比之,长者四尺,以次而杀,短至三尺,参差若羽。窍其短者孔六,以达于长,以指扪之。而又截竹径尺,衡绾于六管之,街而吹之,一呼一吸,声若驾鹤之嘹汉 …… 长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簧用响铜为之,恒用火炙,亦古制也。"

  现代的芦笙,有吹管、气斗(亦称笙斗)和六根长短不一的芦竹加铜簧片,发六音,与古芦笙相同。贵阳苗族芦笙,有直管式和曲管式两种。直管式芦笙有大、中、小之分。大芦笙长 160 厘米,音色洪亮雄厚,音质笃实,圆润饱满;中芦笙音色深远飘逸,音清丽、柔美;小芦笙长 40 厘米,音色刚脆,穿透力强,音质纤细、绵长。曲管式芦笙,发音有力、响亮,音质刚健、质朴,带有嗡嗡声。芦笙在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芦笙舞又名 " 踩芦笙 "" 踩歌堂 ",主要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

  关于芦笙和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着古老的传说:远古时期,苗族祖先靠狩猎飞禽走兽为生。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他们用树木和竹子做成能发出类似鸟兽鸣叫声的乐器,然后模仿鸟兽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这种捕猎方式世代相传。而芦笙舞的起源,据传在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由北向南迁移途中,先行者会燃起籍火,吹响芦笙,将苗胞召集在一起;掉队的苗胞也会向着有篝火燃烧和芦笙歌声的方向寻找同胞;由于深山老林寒气逼人,他们伴随芦笙的旋律,跳起芦笙舞驱除寒气。

  今观山湖区朱昌镇和百花湖镇的四印苗,对苗族芦笙舞有另外的传说:当地的四印苗为了纪念其心目中的苗王养驴和他的末婚妻古丁根,融合花鼓和芦笙,创作了独具本民族特征的芦笙舞,并广为流传。

  芦笙舞舞步之种类

  古老的芦笙舞以 " 探路步 " 为基本舞步。据说这是对苗族古史传说中苗民负重在泥泞的路上行进,或倒骑于牛背上,遥望家乡并观察后面的同胞是否赶上逃难的队伍,以及怀念因渡河而逝去的人们等场景的再现。他们通过这样的舞蹈,追忆历史、思念放士、祭奠同胞,整套动作犹如一首跃动的史诗。

  苗族芦笙舞在苗族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除了苗族祭祀性芦笙舞大多沿袭古老的舞蹈动作外,如今的芦笙舞在继承古代芦笙舞姿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娱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礼仪性芦笙舞等种类。

  祭祀性芦笙舞,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 " 吃牯脏 "(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现在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

  自娱性芦笙舞,苗语叫 " 究给 ",一般在农闲或季节性节日中跳。十数位苗族男女青年自由组合,三五成群,吹芦笙,跳芦笙舞。苗家女佩戴的银饰随着舞蹈发出悦耳的声响,充满浓郁的苗家风情。自娱性芦笙舞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跳,动作特点可分为 " 踩 " 和 " 跳 " 两种。" 踩 " 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 跳 " 则以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

  表演性芦笙舞,苗语叫 " 丢捞比给 ",大多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可以自由施展个人技艺。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生、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这种表演性的舞蹈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芦笙能手参加比赛。

  风俗性芦笙舞,是男女苗族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通常是男青年在前面边吹边跳,尾随在后的姑娘若爱上了某个小伙子,就把自己亲手编织的花带作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后牵着花带的另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后踏节而舞。技艺精湛的芦笙舞好手,有时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形成一个扇形的彩色队形,形似开屏的孔雀。

  礼仪性芦笙舞,因活动场合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如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在丧葬仪式上,芦笙舞的作用主要是对逝者家属表示安慰和向逝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楦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苗族芦笙舞,承载着苗族人民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贵阳的四印苗族,大多数居住在今观山湖区朱昌和百花湖镇。这里的四印苗族芦笙舞有着特别的民族韵味,主要体现在他们穿戴的服饰上。四印苗族服装的布料,是用自己种植的麻织出的老士布,使用从山上采摘的植物叶子制成染料,用土法将一文五尺长的老士布染上颜色,再缝制成百褶裙。百褶裙上面有漂亮的蜡染图案和花纹,加上同样画有图案或绣有花纹的围腰和飘带缝成下装,用五寸宽、一丈五尺长的老士布作绑腿绑在小腿上后,再用一条镶有花纹的白带子拴上。" 四印苗 " 服饰上的刺绣纹路和图斑,清晰地记录了祖先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再到贵州山区的迁徙史。

  来源 《贵阳非遗》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