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武术发展史:剑盾武技、双手剑术、迅捷剑术、波兰马刀术……

  医院骑士团:守卫信仰,帮助苦难

  圣殿骑士团:天主的旨意

  条顿骑士团:帮助、救治、守卫

  ——三大骑士团口号

  所以,十字军东征的使命是“守卫信仰,帮助苦难”,收复耶路撒冷;愿景是“帮助、救治、守卫”伊斯兰世界的基督徒;价值观是遵循“天主的旨意”。

  为什么是耶路撒冷?因为那是三教圣地。基督教三大圣地:耶路撒冷、梵蒂冈、圣地亚哥;伊斯兰教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犹太教四大圣城:耶路撒冷、希伯仑、采法特、提比里亚。所以,圣地第一定律公式表达:

  {基督教圣地} ∩ {伊斯兰教圣地} ∩ {犹太教圣城} = 耶路撒冷

  

  圣殿骑士

  十字军东征六要素——

  时间:1096~1291年之间,一共打9次,每次打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地点:不是在耶路撒冷,就是去耶路撒冷的路上——那是刚开头,后来老跑偏,去威尼斯、去埃及。

  人物:基督徒VS穆斯林。

  起因:638年,阿拉伯占领耶路撒冷;11世纪,哈里发烧教堂,封基督徒朝圣之路;1095年,拜占庭皇帝快要挡不住穆斯林了,向教皇求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出动员令。

  经过:有胜有败,烧杀抢掠,兵者不祥,细表无益。

  结果:到1291年,十字军失去了所有的东方领土,和200年前没东征时一模一样。

  

  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就是一场闹剧。对于这事儿的一句话评价,我认为易中天先生说得最好:信仰的自由,可能比信仰本身更重要。

  如果硬要找这事儿积极意义的话,华盛顿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找得专业:“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在此我想问一句:什么东西的起点?殖民主义的起点!这个意义太糟糕了,为了纠正主任,本史工硬找了另外一个积极意义:200年的战争,推动了欧洲武术的发展。

  

  武术

  古典时代,希腊、罗马的军事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面对马其顿方阵密密麻麻长5米的萨里沙长枪,或者防护严密的罗马龟甲阵,武术高手毫无用处,战阵武艺才是主流。格斗技术在军事上不受重视,但是在一项娱乐活动中得到空前发展,那就是角斗。角斗士是那个时代的武术高手,也是大明星,顶流的角斗士受罗马市民的爱戴。可惜的是,角斗士的格斗技术,没能留下记载。

  西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罗马士兵的普遍装备锁子甲成了奢侈品,集合古希腊几何学、力学和弹道学成就的弩炮和重力投石机也逐渐失传,蛮族惯用的散兵战术和骑兵战术成为了战场的主流。西欧的战斗水平退化了,个人武术就得到了重视。

  公元6世纪,马镫传到了欧洲,法兰克骑士可以采用冲击战术,把长枪夹在腋下,密集阵型发起冲锋,无敌。冲锋过后,长枪就断在被刺中的倒霉蛋身体里,骑士就要拔剑加入混战。这就对骑士的剑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从小训练。剑是十字形长剑,也叫武装剑、骑士剑,不如东方的直刃长刀实用。双刃武器比单刃武器难使,因为劈砍是天生就会的动作,穿刺则需要刻意练习。

  后来,西欧骑士的格斗经验,在十字军东征的200年间,积累、发展、升华。升到了理论层次,形成体系,画成图谱。这本全欧最早的剑谱遗失了一部分,现只剩残本,谱名也未知,史学界给了它一个编号——Ⅰ.33,记载的是13世纪德意志剑盾武技。

  

  角斗士

  德意志,武艺、武器双绝。提升了冶炼、锻造技术,剑就可以做得很长且有弹性,1.2米的双手长剑和一手半剑开始流行。14~16世纪,衍生出新门派:德意志双手剑术派、意大利长剑术派。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

  德派出了一个大宗师:剑豪约翰尼斯·列支敦纳瓦。剑豪生活在14世纪的东普鲁士地区,擅长长剑、手半剑、德国大砍刀。并且文武双全,将其多年决斗的经验和技术写成若干首长诗,其弟子西吉蒙德·瑞恩格克记载了下来,并做详细注解。列支敦纳瓦的剑术体系包含甲剑术、无甲剑术、匕首、长矛、徒手格斗,代表术是双手剑术。

  双手剑术与东方剑术迥异,东方的日本剑术(实际上是刀术)是古龙风格,讲究速度与注意力,“应在对方砍到你之前……先斩到对方”。德国剑术是意大利足球风格,强调防守反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杀死对方。牛位防御、交击技术是最常用的防守反击组合技术。这种剑术比较适合单挑,其中一些技巧也能用于战场。

  

  剑术

  15世纪开始,长剑有点不合时宜,因为那时候他们总决斗,用长剑决就太血腥了。为了确保胜利,决斗者常常将对手大卸八块,而长剑是一种战场武器,又太适合干这事儿了。就改成用刺剑,1米长剑身细长而优雅,笼状护手华丽又复杂。外观人畜无害,但是同样致命,如果刺中躯干,十有八九还是要死的。

  后来刺剑发展为迅捷剑,这一剑派的宗师是16世纪的约阿希姆·梅耶,他将列支敦纳瓦的德意志剑术进一步理论化、科学化和体系化,著《剑斗艺术》一书。每一种攻击都力求以最短的线路给予对手最致命的一击,对咽喉、睾丸等部位的打击越来越普遍;每一种防御都力求用最省力的杠杆作用压制对手的进攻,并转换到自己反击的最佳体位。

  梅耶也是德意志人,但是最擅长迅捷剑的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这两个民族有追求华丽和浪漫的天赋。西班牙人用迅捷剑解决街头巷尾、酒馆妓院的琐碎纠纷,也把这种剑带到战场上,尽管它并不属于那里。意大利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一塌糊涂,但是经常为争夺情妇这种头等大事斗个你死我活,练就了一身高超的单挑本领。

  

  单挑

  刺剑发展得非常成功,由武器变成服饰的一部分,几乎人手一剑。于是形成一种习惯,靠左行,刺剑的长剑身就不会撞到别人,避免了很多纠纷;同时,也有利于迅速拔剑给予对手致命一击。那时候,全欧洲都靠左行,到18~19世纪,佩剑文化消亡,许多国家比如法国、俄国,改了这一习俗,英国则保留了下来。

  那时候的西欧大城市,云集着一大批剑术精湛、荷尔蒙爆棚的独行侠。“你瞅啥、瞅你咋的”,然后拔剑,在巴黎,每年要死几千人。刺剑还是杀伤性太强,小剑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改进过的轻型刺剑,由法国人发明,管它叫做小花。小花长0.9米左右,剑身太细,就设计成三棱或四棱形。小花更轻更小,所以女性参与了进来,决斗时裸上半身,因为衣物纤维刺进身体里会发生致命的感染。

  再后来,决斗就用枪了,因为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原则上,一个有荣誉的人是不能拒绝地位对等的人发出的决斗挑战的。改用燧发手枪,就避免了双方水平不对等,在子弹面前,人人就平等。本已降低的决斗死亡率,一下子又涨上去了。比起剑伤的干净利落,乱七八糟的枪伤更难处理。而且,中弹者即便不死,余生也常常受到铅中毒的折磨。

  

  决斗

  小剑不适合战场,战场就用东方的军刀。其前身是突厥、鞑靼人的带有弧度的马刀。14、15世纪,东欧诸国在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连战连败,好多国家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基督徒被迫改信伊斯兰教。东欧诸国痛定思痛,开始学习对手的战术和装备。匈牙利和波兰受伤最严重,也就走在了改革的最前端,发展出结合东西方特色的独特兵种:波兰翼骑兵、匈牙利骠骑兵。

  骠骑兵放弃了欧洲的传统直剑,使用一种与土耳其刀类似的带有弧度的马刀。翼骑兵则中西合璧,战马一侧放欧洲直刃剑,另一侧放东方马刀。作战时先用西方骑枪冲锋,穿过敌阵后在其后方再次集结(这时他们失去骑枪了,一般是折断在敌人体内),拔出直剑再次冲锋,冲垮敌阵后用马刀砍杀溃逃的敌军步兵,或者卷入与敌军骑兵的混战之中。波兰人改造了东方马刀,增加了长度和欧式护手,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波兰马刀,并形成一套步骑两用、灵活多变、劈砍凶横的技术,即波兰马刀术。

  这些东欧骑兵很快青出于蓝,击败了他们的东方老师,也击败了他们的西欧同行。他们辉煌的战绩引发了整个欧洲对其作战方式和武器的追捧与模仿,引发了一股直剑变弯的风潮,最终促成了军刀的诞生。西欧军刀相比于波兰马刀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弧度变小以便刺击,护手变大,借鉴了迅捷剑的碗状和碟状护手。

  

  击剑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6%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