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爆款团队又出纪录片,一口气看完9集!这片果然被低估了

  

  看点 拍过《但是,还有书籍》的高分团队,这次又带来了古籍主题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每一集短短十几分钟,便用生动的画面和活泼的镜头语言,把高深、枯燥的古籍文字,用孩子喜闻乐见的绘画、视频等方式,鲜活地阐述了出来。这部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还接地气的纪录片,值得和孩子一起解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 (ID: erduolidebowuguan)

  文丨朵朵编辑部 编丨May

  说起古籍,总给人感觉是冷冰冰的,甚至是枯燥的。除了看不懂的文法字句,还有遥远的乏味历史。

  但其实这都是偏见!

  有这么一部片子,就把古籍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它就是《穿越时空的古籍》。

  

  目前可在西瓜视频平台观看

  在这里没有生涩的说教,反而是一个个轻松有趣的故事。

  故事中有老祖宗对生活的热爱和虔诚,也有现代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直面他们,感动不已。

  

  高冷面具下

  古籍里的故事鲜活动人

  比如日常的吃。

  如果我们穿越到宋代,应该不用担心自己会吃不惯,宋代的食材、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已经很接近于今天了。

  

  

  而宋代饮食也非常发达,在宋人笔记里,就有很多现成的菜谱。

  比如螃蟹, 因为各种独特的做法而身价剧增。

  

  苏东坡喜欢的是糟蟹,宋高宗爱吃的是洗手蟹。

  

  于是有人突然奇想,根据古籍中的食谱,复原出一道道看得见吃得着的美食。

  

  尤其是令人惊喜的蟹酿橙。

  先用勺子挖出果肉,做成一个橙瓮。

  

  然后把蒸好的螃蟹拆出蟹肉、蟹黄,加入黄酒、醋、橙汁等调味。

  

  

  搅拌均匀后酿入橙瓮,继续上锅蒸。

  

  把古籍中的文字变成实际的食物,可以让我们更具象的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

  看到他们掩藏在柴米油盐里的真实,也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生活的热烈与风雅。

  比如《山家清供》中曾记录的一百多篇食谱取的名字,个个拍案叫绝。

  简单的煮青菜,名叫“满山香”;

  水芹菜羹,名叫“碧涧羹”;

  就连涮肉片,也能拥有“拨霞供”的美名。

  

  

  

  说完了吃,再说穿。

  很多古装剧并不愿意花大功夫在还原历史真实上,除了经费考虑之外,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古人的穿着是比较丑的,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但古代服饰考证和复原的服饰史学者陈诗宇却有他的坚持。

  

  

  他曾经参与了《清平乐》礼服部分的考证,曹皇后的大婚扮相,从头饰到耳饰,从礼服到妆容,百分之九十都复制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仁宗后坐像》。

  

  

  《宋仁宗后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

  通过查阅大量古籍,不断比对、精益求精,才得以让昔日书中静默的图像,重现原本的荣光,也让我们知道古人的技艺和审美原来这么高明!

  

  看完后不少网友惊叹:“中国古代服饰真的太美、太讲究了!”

  纪录片用最具有烟火气的方式告诉我们,古籍穿越而来,也能融入我们的生活。

  

  给古籍赋活

  让传统文化繁盛不息、生生长流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叶深和罗颖鸾,之前还曾拍出过爆款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豆瓣评分高达9.4。

  不过不同的是,这次聚焦的古籍,导演团队也是“煞费苦心”,分别以9个单元集的形式,分不同的主题,为我们展示了古籍穿越而来的意义。

  从日常吃穿到创意海报,从家谱档案到汲古造字,再到文物修复,每集只有短短的12分钟,真是不够看的。

  比如纪录片中的跨界艺术家张渔,如果你对她不熟悉,相信你一定看过她的作品。今年《流浪地球2》的这套中国风海报

  

  还有《雪山飞狐》《大护法》《有翡》等影视剧的海报

  

  以及爆款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片头,墨点荡开,一幅水墨油彩画晕染开来,美轮美奂。

  

  

  

  这些,都来自张渔一笔一笔绘出的水墨画。

  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辨识度高,便是因为常以古籍作为绘画蓝本。《临川四梦》《聊斋志异》便是张渔常读的古籍。

  

  她不仅会去创作影视剧海报,也会用画笔还原古籍中的故事。

  比如《牡丹亭》,古籍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再加上女性独有的细腻,张渔笔下的杜丽娘让人一眼难忘。

  

  在这里,不仅有“古”之沉淀,更有“今”之呼应。

  独立字体设计师应永会以古籍为母版,设计起字体来。十年间,他分别设计出了浙江民间书刻体、汲古书体、浙风宋朝、博州小楷等多种字体。

  

  后来,他又专职做起这件事,就算是收入不多,也不妨碍他全身心投入。

  

  他们助力古籍来到现实世界,古籍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另一种精彩。

  

  默默守护古老文明

  让我们知来路明去处

  《穿越时空的古籍》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古人的生活,古今的互相成就,它更打动我的,是那一群孜孜不倦,埋头于古籍之中的人。

  经过千年的洗礼,古籍是脆弱的,即使我们前赴后继,愿意与它们的生命相连,依然会留有遗憾。

  比如敦煌残卷。

  编号达七万多号的敦煌文献,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残缺的。

  

  和敦煌文献打交道已经三十多年的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团队,三十年来日复一日,把流散在世界各地、散落碎裂的敦煌残片重新拼接,成为可供阅读和研究的文献。

  

  这是一个浩大而又复杂的工作,他们要先找出哪里有缺失,再确定缺失了多少,然后在众多残片中,去缀合一家的。

  据分集导演张婷所回忆,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张教授最常说的话是“行了吧”、“需要拍这么长时间吗”、“还没拍够吗”。

  

  原来,这位已经站在国内顶端的学者,为了这些古籍的复原,依然在和时间赛跑着。

  但正因为他们的坚持,成千上万的古籍残片破镜重圆,为华夏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为了让这份历史财富更好地流传下去,有人在国家规格最好的图书馆修复古籍,有人穿梭在民间,寻找遗落在岁月里的民族文字。

  

  有人说,如果没有古籍,我们便无法获知“我从何而来,我因何而立”,而如何对待古籍,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

  看着他们对历史留存的珍视之心,不仅仅是古籍人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国人的职责,因为它们终将与我们的生命相连,一如血脉传承。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