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机缘品|转识成智,自性自如

  

  【原文】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般木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译文】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那里获得教法,离开黄梅,一路南下,回到韶州曲江的曹侯村,当时村里还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有一位儒士名叫刘志略,尊敬惠能,彼此来往甚为密切。刘志略有一位姑姑出家为比丘尼,法名叫无尽藏,经常诵读《大涅经》。惠能大师一听她诵读经文,马上就理解了经文的精妙义理,于是就给无尽藏讲解。无尽藏手持经卷,指着经卷中的文字请教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说:“我并不认识字,请不要问我经典中的文字问题,我懂得经典的义理,只要是义理问题就请提问。”无尽藏问:“你连经典的文字都不认识,怎么能理解经典的思想呢?”惠能大师回答:“诸佛所宣讲的精妙深刻的道理,与文字没有什么关系。”无尽藏听了惠能大师的话,十分惊讶诧异,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并且说:“惠能是一位有道之人,应该礼敬供养。”

  【原文】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译文】有一位名叫曹叔良的人,是魏武侯曹操的后代,他和许多村民听说了惠能大师的事,都赶来瞻仰礼拜。由于隋朝末年兵荒马乱,当地的佛教寺院宝林寺已遭焚毁。曹叔良等人就在废寺旧址重建了房舍,请惠能大师居住,这里不久就变成了有名的寺院。惠能大师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由于又被抢夺衣钵的恶僧追逐搜寻,便逃避到前山中。恶僧们追到前山,不见了大师,便放火焚烧了山上的草木。惠能大师钻进山石缝隙中藏身,才得以幸免。至今这块石头还在,石头上留有惠能大师结跏趺坐的膝盖痕迹,还有衣服的褶纹印记。所以这块石忍嘱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就在怀集和四会一带隐居起来。

  【原文】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译文】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人,第一次来参见六祖惠能大师,问道:“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请师父赐教。”惠能大师说:“不留恋以前的念头就是心,后一个念头接续不断就是佛;能够变化出世间一切现象就是心,能够远离世间一切现象就是佛。如果我们要这样一一全部列举出来,那是永远说不完的。你就听我说一首偈吧:无念的心也叫作慧,离相的佛也叫作定,定和慧原本一体,要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和修习,思想自然纯洁清净,没有尘俗污染。能否理解我所讲的教义,完全取决于你通过修行而真正自己获得,定和慧都是无生无灭的。定和慧的双修才是正确的方法。”

  法海听了这首偈以后完全省悟了,也用一首偈来颂扬:“心原来就是佛,不认识本心是自己委屈了自己。我领会了定慧的真正含义,要定慧双修才能脱离一切虚妄的事物和现象!”

  【原文】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译文】僧人法达是洪州人,七岁就出家,经常念诵《法华经》。当他见到六祖惠能大师行礼时,叩头没有碰到地面。惠能大师斥责道:“既然叩头行礼又头不着地,还不如不行礼叩头。你心中必然藏着什么东西,你平时都修习什么?”法达回答:“我念诵《法华经》已经有三千遍了。”惠能大师说:“如果你把《法华经》诵读了一万遍,领略了经文的妙义,并且不因此看不起别人,那么至多也就是和我并肩同行。你现在如此自负,竟然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且听我说一首偈吧:行礼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狂妄傲慢,所以行礼时要恭敬,怎么能头不着地呢?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就会产生罪业,不处心积虑去求功德,才会获得大福报。”

  【原文】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译文】惠能大师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法达回答:“我叫法达。”惠能大师说:“你名字叫法达,但是你又何曾通达了精妙的佛法?”惠能大师又说了一首偈:“现在你的名字叫法达,勤奋地诵读经典而不休息,你枉然循声逐字在口头上念诵经典。你应该知道,只有明心见性才能被称为菩萨。你远道来此参见我,也算有缘分了,所以我给你宣讲正确的教义。只要相信佛本是默默无言传授教法,才有资格诵读这《妙法莲华经》!”

  

  【智慧】念诵经典——行礼与诵经的功德

  礼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对于组成社会个体的每一个人来说,又是这个人是否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对佛教来说,信徒有一份恭敬,便会有一份功德。与此同时,顶礼也是折服我慢的一种方法。为此,佛教徒见了佛像,不论是在寺院里,还是在家中,都要五体投地,进行膜拜,虽然没有那么庄重,但是也是一个问讯礼。

  一天,赵州城的赵王特地拜访赵州从念禅师。此时,从念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赵王说:“大王!我现在已年老体迈,虽然您是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您,请别见怪啊。”

  赵王不但不见怪,反而对从念禅师更加尊重。

  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从念禅师,禅师一听竟然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

  事后弟子们十分不理解,就问从念禅师:“前天赵王来的时候,您不下床,但这次赵王的部下来的时候,您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从念禅师微笑着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啊,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第一,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们;第二,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礼貌的接待他们;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们啊。”

  有些人用“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的话嘲讽寺院里有些人的势力,其实并不是势力,实际上这是正常的人情礼节啊。大千世界之中,本来就是平等之中有所差别。如果从念禅师的待客之道,从禅心中表现出不同于世俗的见地,那就是高人一等了。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

  行礼所表现的是一种礼节恭敬、对外事的一种功德。那么诵经也无一例外。诵经对佛理的功德也较大。但是,如果持者的心与佛心不应,这个功德虽大,但只是种善根而已,真实的受用就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它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回向给其它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趣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是顽固的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对我可说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管他人的死活?庶不知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如论世间,有事理两面。事相上有多少、有差别,但在道理上则无多少无差别,一切平等。等于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原文】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译文】法达听了这首偈以后,悔过谢罪:“从今以后,我一定虚心、谦让、恭敬地对待所有人。弟子读诵《法华经》,并没有理解经文的意思,心中常疑惑。大师富有智慧,请大师大略讲解一下《法华经》的义理。”惠能大师说:“法达,经典中所讲的佛法本来是通达的。只是因为你愚昧而不能理解。经典记录的教法本来没有疑惑,只是你自己心中产生了疑惑。你诵读《法华经》是以什么为宗旨呢?”法达说:“学生天生素质差,愚笨迟钝,一直照着经典的文字念,哪里知道有什么宗旨!”惠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你试着取出经卷读一遍,我一定给你讲解经典的根本宗旨。”

  【原文】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译文】法达就高声朗读经文,当读到《譬喻品》时,惠能大师说:停下来,这部经的宗旨,原来是佛以一件大事的因缘出现于世。虽然经中用许多寓言来比喻说明,也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什么因缘呢?《法华经》说:‘所有的佛只是以一件大事的缘故出现在世界上。’所谓‘一件大事’,就是佛的智慧和思想。世间的人外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迷惑,内受空幻体验的迷惑。如果既接触外在的事物或现象而又能脱离它们,不受其干扰;既经历内心的空幻体验而又能脱离这种境界,不受它的干扰,就是不迷惑于外也不迷惑于内。如果理解和领会了这种教法,于一念之中就消除了心中的所有迷惑,这就是开启了佛的智慧。

  【原文】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更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译文】佛就是觉悟的‘觉’,分为四个方面,开‘觉’的智慧,示‘觉’的智慧,悟‘觉’的智慧,入‘觉’的智慧。如果听到开导启示就能深入到‘觉’的智慧之中,这就是觉悟的智慧,自己所固有的真如佛性由此就展现出来。你千万不要错误理解了经文的意思,听到说‘开示悟入’就以为那是佛的智慧,与我们这些人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样理解,就是诽谤经典、诋毁佛了。他已经是佛了,已具有佛的智慧了,还用得着开吗?

  你现在应该相信,所谓佛的智慧,就是你自己的心,再没有什么别的佛。一切众生自己遮盖了本性的光明,迷恋于各种现象和自己情欲的干扰,甘愿听从其支配驱使。所以只好有劳释迦牟尼佛的大驾从定中出来,用各种方法苦口婆心地讲说,劝世人不要外求佛道,这就与佛没有区别,所以说是开佛的智慧。

  【原文】“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目真嫉妒,谄妄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译文】“我也规劝教导所有的人,从自己的心中开佛的智慧。世间的人心术不正,愚昧无知而犯下了许多罪过,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怀有恶念,贪婪成性,嫉贤妒能,谄媚阿谀,狂妄傲慢,损人害物,这就是自己开启了众生的智慧。如果你具有正确的思想和见解,就会时时以智慧观察、映照自己的内心,不做恶事而做善事,这就是开启了佛的智慧。你应该时时刻刻开启佛的智慧,不要开启众生的智慧。开启佛的智慧,就是超脱尘世;开启众生的智慧,就是陷入尘世。如果你只是辛苦地以读诵经典为每日必做的事,那与牦牛爱惜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不同?”

  【原文】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惧不计,长御白牛车。”

  【译文】法达说:“如果这样说来,那么只要理解领会了经的主要思想,就不必劳神费力去诵读经文了吗?”惠能大师说:“经典的文字本身有什么过错,岂能阻碍你去念诵?只是或迷或悟在个人,损失收益由自己。如果嘴里念诵经文,心中按经典的教导考虑,这就是经为我所用;如果口头上念诵经文,心中却另有所念,那经文反而成了修道的障碍。且听我一道偈:如果自己迷惑,《法华经》反而成了修道的障碍,如果认识了自我的本性,《法华经》就能为我所用。长期念诵经文而又根本不理解经典的义理,完全与经典的义理成了生死冤家。没有偏执的心念即是正念,有偏执的心念就是邪念。不管是有偏执的心念还是无偏执的心念都不去追求,内心就自由自在,如同是驾御着白牛拉的车。”

  

  【智慧】开示悟入——证到佛的境界与知见

  如何才能做到“开示悟入”呢?佛理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到“信愿行”。“信”,就是相信自己所说所做的,相信自己本来就是佛,具有佛的真知灼见,只不过是因贪恋尘世而遮掩了光明。如过按照佛的说法去做,就一定拥有佛的拙见。“愿”,就是自己愿意去做,去修行。“行”,就是脚踏实地的去修正。所以,在佛教中,往往叫做“学佛”而不是“研究佛”,如果只是研究而不是去学、去见证,那就永远不能悟到佛的真知灼见。而这种“研究”在佛教中被称为“度量”,“度量”是不能明白佛的智慧的。

  为此,在“信”的基础上做到“愿”,就要记住不能把打妄想当作观照。在初学,确实是用意识心,若观照得力,妄想、烦恼就会减少,智慧就会增长,这代表修行已步上轨道了。如果仍然妄想、烦恼不断,那证明自己观照的功夫不得力,这是通途方法修学的难处。

  禅宗,许多人认为“不立文字”就可以不要经文了。这对修学的人来说,是极大的误解。如有所醒悟就以为是“但得解义”,就可以“不劳诵经”。六组慧能禅师说过:“经文没有过错,不会阻碍修行,更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要知道迷悟的关系是由自己的心生。迷也是自己,悟也是自己。所以,心里光明也好,黑暗也好,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能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照住”;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照见”。所以古德常说:“念佛法门,暗合道妙。”道妙就是明心见性,用这个方法得定、见性的人很多。纵然不能得定、不能见性,也能往生。祖师大德们也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开悟就是明心见性,只要能往生,就绝对能开悟、见性。

  《楞严经》上说“随心应量”,十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随心应量,变化无穷,那是他的作用,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虽然变化无穷,做种种佛事,讲一切经法,有没有起心动念过?没有。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的境界。

  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个儒生极其排佛,妻子却笃信佛教。丈夫听妻子终日念佛十分厌恶,怎奈无法可施。

  一日心生一计,在家不停地呼唤自己妻子的名字,其妻厌而生怒,问儒生为何唤其名,儒生回答道:“我叫你几声你就烦了,你每天叫阿弥陀佛,他难道不觉得烦吗?”

  我们念佛的本意是为了沉淀心灵,由念佛的专一而生定,由定生静,由静而生慧。有句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若是我们念佛的时候注重的只是佛菩萨的名讳,只是口中的声韵,就丧失当初原本的用心了。如果能做到: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哪在乎所念的音声大小,所称的名号多寡,都不失如来本意。念佛是心念耳闻,按照: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印于心之法,行之恒久,自有云开月现之时。“心空”,即追求一种无所念的境界。“心空”,就是无心欲、无执著、无生死,一切皆空的境界。“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也”,到达了“性空”不就是“心空”了吗?

  “开始悟入”真正的道理就是“一心称念”,不要去胡思乱想。我们一心称念就与理智相应,二心就不相应。一心就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真的就是讲这回事情。我们讲这句佛号与信愿相应,是方便说;真实说,是与理智相应,就是与自性相应。所以,这个法门确实能够明心见性,能够见性成佛。

  为此,学佛之人要经常开启佛的“真知灼见”,超脱世俗愚昧的干扰,以领悟佛的真正的智慧。

  【原文】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