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电影界唯一的女演员,她的爱情故事没什么,她的事业真的很强大

  原标题:电影界唯一的女演员,她的爱情故事没什么,她的事业真的很强大

  周日颁奖典礼,张艾嘉错过了女演员。

  这是她时隔五年再次入围。如果她没有错过,她将打破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年长女演员的记录。目前的纪录保持者是“鬼王”罗兰(2000年第19届,享年66岁)。

  对于这个结果,飘并不后悔。不管这个奖项能否获得,活跃在华语电影50年的张艾嘉,都不再需要用奖项来证明自己。

  快70岁的张艾嘉很有可能获得双金终身成就奖,更不用说女演员了。

  她有资本。

  张艾嘉刚入行时,她是罗维导演《龙虎金刚》(1973)的女主角。当时,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在国际上广受好评,由此在香港掀起了一股真功夫片的热潮。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罗维。

  巧合的是,张艾嘉参与并见证了香港真人功夫片的起源。

  而张艾嘉的上一部电影《灯火阑珊》更是让她获得了双金像的提名,由一位新晋女导演执导。张艾嘉还在女导演、女视角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新时代。

  张艾嘉在同时期的女艺人中不是跑得最快的,但他必须是跑得最远的。

  由于公务,她未能出席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但六个月前,当她在另一个重量级的华语电影奖项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时,她发表了一段酸溜溜的演说:

  霓虹灯曾经是香港最亮的招牌之一,后来被LED取代。心里很感慨,真怕电影被小屏幕取代,希望电影永远存在。(《灯火阑珊》故事聚焦于香港霓虹灯的消失)

  这是张艾嘉36年来首次获得金马奖

  当这句话从张艾嘉口中说出时,没有人会质疑她的态度。

  毫无疑问,张艾嘉热爱电影。没有像她这样的女艺术家。主演/导演的作品全部编成,几乎是华语电影史上的半壁江山。

  在被《我的爷爷》珍珠角封印(1981)之前,整个70年代,张艾嘉都不是抢眼追风头的红星。

  那是香港功夫片兴盛、武侠片没落的时代;台湾因为武侠片的限制,在言情文艺片的复兴中迎来了琼瑶风潮。

  在这两种类型的电影中,女性艺术家的主动性都很小。

  她们要么是英雄背后的弱小背景人物,要么是与男权社会挂钩的贤惠女性,张艾嘉也不例外。

  《八两金》

  来源|《龙虎金刚》

  曾拍摄过李行导演的《碧云天》《浪花》、刘家昌导演的《梅花》《温暖在秋天》等。在《碧云天》中,她饰演的角色为报恩,借腹生下女主。这样的人物,现在应该被观众狠狠地骂一顿。再加上它的出现并不是特别突出,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充当红星旁边的一片绿叶。在1976年的政治宣传片《八百壮士》中,也发生了换角事件——张艾嘉由原来的女主角变成了配角,顶替她的林青霞在亚太电影节上被封杀。

  但在张艾嘉1970年代的履历中,仍有两笔让人印象深刻。

  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林张艾嘉饰演黛玉,林青霞饰演贾宝玉。这是李翰祥导演生涯中的最后一部黄梅雕电影。

  李翰祥互换张艾嘉林青霞,首次发现林青霞男主反转魅力

  年轻的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李翰祥是谁了。

  他是华语电影史上第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导演。1960年代初,他开创并开创了黄梅雕电影的风潮。

  中国武术第一人胡金铨是李翰祥的副导演。张艾嘉的另一件厚重的彩衣,与胡金铨有关。

  那是在70年代后期。胡金铨在凭借《侠女》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奖后,更有底气、更有投入去拍自己想象中更大世界观的武侠片。

  1979年的《山中传奇》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是在韩国拍的,拍了一年(和《空山灵雨》的交火)。剧本由胡金铨当时的妻子钟玲编剧,讲述了一个人鬼缠绵的聊斋式故事。

  它不仅是胡金铨导演生涯的又一高光,也是后人多次借鉴,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

  张艾嘉在片中饰演另一个女性角色,善良美丽的冤死鬼,结局很惨。据说她在剧组也曾被胡金铨严刑拷打。

  胡金铨几次催促她把戏拍完,飞到韩国的片场。结果,张艾嘉到了那里,只等了一个多月。他每天的功课就是下山帮主任买最后的叶子。

  直到她泪流满面,胡导才对她开枪。

  以前拍戏分工不像现在这么明确。当时剧组就像一个家庭作坊。演员们不仅在演戏,也在幕后工作。秦沛在拍摄《空山灵雨》时,不仅是演员,还是副导演、制片助理和美术师。

  来源|《大侠胡金铨》

  比起胡金铨的艰难,后来的王家卫什么都不是。

  但或许正是这些跟大导演学艺的经历,让原本立志要干一辈子的张艾嘉,早早有了幕后的思考。

  难怪在华语电影开始重要转型的80年代,张艾嘉不仅以演员的身份参与其中,还以导演、制片人和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其中,成为两次新浪潮运动的推动力在香港和台湾。

  确切地说,港片新浪潮是从1979年正式开始的。那一年,留学归来的徐克、许鞍华、张国明分别执导《蝶变》《疯劫》《点指兵兵》。这组影片与早期港产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审美风格、视听语言和制作标准更大胆、更现代。

  比如徐克的《蝶变》在胡金铨开发的强化武侠中加入了科幻元素,拓展了武侠片的边界。

  许鞍华的《疯劫》把一个很离奇的案子变成了离奇的局面。白天张艾嘉饰演的角色在墓地“撞鬼”的场景是用滑动变焦镜头来演绎的,观感与其说是恐怖片,倒不如说是恐怖片。

  很少有人注意到,制作《疯劫》的公司比高影业是张艾嘉和几个朋友在拍完《山中传奇》后创办的。

  成立之初,毕高影业重点扶持新浪潮导演,许鞍华是他们第一个选择的。

  不仅是因为许鞍华担任胡金铨的助理,彼此交情,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那个年代的女导演太少了,有资格和勇气在男人中脱颖而出的是更难得。数字。

  张艾嘉没看错,许鞍华不仅是香港新浪潮为数不多的女明星之一,还成为了港片女导演的领军人物。

  获得本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的导演张婉婷,也是香港新浪潮的女明星,只是比许鞍华晚入戏。张艾嘉还拍摄了由她执导的《八两金》(1989)。

  新浪潮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导演们个个都是能手。

  像后来的尔冬升和关锦鹏,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署名权和艺术成就,在商业层面也能保证票房。两位导演都与张艾嘉有过合作,尤其是尔冬升的《新不了情》,是他导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新浪潮也间接推动了当时没落的港产动作片的转型,使其与国际接轨。

  比如曾志伟和徐克执导的《最佳拍档》四部曲,就明显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李小龙式功夫片。背景设定在城市,服装更现代,特技更丰富,体量更大,还夹杂了喜剧元素。

  大多数人现在只记得徐克为了拍好一场动作戏,让张艾嘉打了50多个耳光的轶事。他不知道的是,张艾嘉既是演员又是老板。

  拍戏的第二年,她出任《最佳拍档》的制作公司香港艺术新城分社总监一职。回到家乡,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序幕匆匆拉开。

  是的,虽然张艾嘉出道于香港,但她早期的信条是“一日无爱”,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大胆叛逆,但实际上她出生在台北的一个科学世家。

  他的父亲是空军军官,母亲是政治领袖魏景孟的女儿,去年八月去世的山西作家张北海是他的叔叔。

  也难怪,不管她怎么叛逆,身上依旧透着豪门的优雅气质。这在当时的文艺青年中颇为流行。

  刘文正说,在大学时代,张艾嘉是全校男生的梦中情人。后来,黄沾更称赞她是台湾的“干妈”。

  这话自然是最被嘲笑的,源于张艾嘉与罗大佑、李宗盛、杨德昌的扑朔迷离的恋情,以及她发掘的音乐人和导演,后来更是出现了很多“教父”级别的高手。.

  时过境迁,张艾嘉与罗大佑、李宗盛同台演出,成为好朋友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还有当时刚成为专职副导演的侯孝贤。

  那时候真是文艺青年的黄金时代。

  张艾嘉的办公室是一家咖啡店,名叫香颂屋。每天都有人来来去去。杨德昌、柯以政一伙打游戏机,喝酒谈剧本。每个人都非常亲密和团结。

  他们先是合拍了一部剧集来试水。1982年,《光阴的故事》正式突破。后来杨德昌的成名作《海滩的一天》也是在张艾嘉的推动下拍摄的。

  这部电影里的张艾嘉太美了。

  好友林意华每次看到都会觉得张艾嘉身上散发着恋爱的感觉,忍不住问她:你真的没和杨德昌交往过吗?

  遗憾的是,由于这些影片的票房表现不佳,张艾嘉的经营方针最终被总公司否决,新浪潮没过几年就落幕了。

  然而,从新浪潮起家的导演们逐渐成熟起来,成为台湾电影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长镜头、深焦摄影和固定镜头摄影相结合所创造的写实影像风格(美与真合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导演。

  港台两波新浪潮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塑造了大陆第五代导演的影像风格。

  他们出现在8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人反省过去、求变求变、主体意识增强的时期。无论是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还是黄建新,一出场都表现出叛逆的态度,是来打破的。

  在这些导演中,张艾嘉是唯一一个与田壮壮合作过的人,不过那是早在2007年(《吴清源》)。当时是港星第二波北上,张艾嘉也在其中。

  后来,张艾嘉经常和内地导演合作,但她对剧本很挑剔。

  无论是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李煜执导的《山河故人》(2015)《观音山》(2010),还是202代、甘文师培执导的《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1代,都是一部文艺片具有非常突出的作者身份。

  这些导演的影片风格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新浪潮的影响,可见新浪潮的影响力之大,并一直延续至今。

  出处|《山河故人》《热带往事》

  这之前的三十年,不是一笔可以概括的。必须提及三件事。

  一是80年代后期,张艾嘉的《阿郎的故事》打破了当年香港文艺片的票房纪录。

  该片由杜琪峰执导,杜琪峰当时只是无线电视的打工仔,还没有拍出《银河影像》(1996),将香港黑帮片带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第二,90年代初,台湾电影迎来第三次大转型。导演转战国际影展路线,故事多集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上。

  李安执导、张艾嘉主演的《饮食男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是1986年,台湾新浪潮退去没多久,张艾嘉又重回影坛,身份由演员转为导演。

  如果说80年代是华语电影的黄金时代,那么那是张艾嘉的个人巅峰,也是女性电影人被看到、被欣赏的转折点。

  那一年,金马奖最佳故事片的提名全是男导演执导的男性故事片。只有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最爱》讲好朋友爱上同一个男人。视角不在男人身上,而是在这对朋友身上。

  在这部影片中,女性角色在几乎没有婚姻自由的年代拥有说“不”的自主权。

  我不敢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女性电影,但在矛盾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最爱》、张艾嘉、许鞍华等女导演执导的电影尤为可贵。

  他们从不喊口号,也不让角色牺牲爱情或贬低男性来展现女性的力量。

  要了解女性的处境和关注点,您只需要愿意观看和关注即可。

  以张艾嘉的《少女小渔》为例(故事背景是90年代)。

  在外人看来,女主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在男权社会中受人欺负的命运。但张艾嘉拍她的时候,并没有着眼于批判男主,而是将镜头伸进女主的心里,寻找另一丝主动,然后放大。

  张艾嘉认为女性不会被打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绝非完全被动。

  这才是女性电影表达“女人要自强不息”的正确方式。

  毕竟,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要想走出困境,首先要有自救的意识。失去主动权是人生最绝望的事情。

  张艾嘉一直很好地掌握了这一主动权。

  她谈论女性的方式,就像她谈论自己的方式一样,是真实而诚实的。

  她想拍电影又不想当乖乖女,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学业进入演艺圈。

  与她同时代的林青霞嫁给富商后淡出演艺圈,但她不想过相夫教子的生活,安顿好家庭后立马投身事业,开公司,成为导演并发行唱片。她婚后的生活非常精彩。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让人感叹“为什么张艾嘉一直都在”。

  如果要打个比方,张艾嘉很像当年传奇小说中的鬼马精。

  来源|《小姐不熙娣》

  虽然她又瘦又小,有时候让人看不见她,但只要看到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能立刻认出她来。

  她也对人间的这个那个好奇,所以也看这个看那个。

  行业历史上见证过什么,电影里程碑等伟大成就,只是对她好奇心的加成。

  她也总是充满活力,总是敢爱敢恨,仿佛不想凋零。

  对她来说,人生或许不是一场必须要做的比赛,得了第一就停下来。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观光游,每一站都要好好逛逛,但千万不要停留太久。

  因此,她的身份不断变化,她是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片人和投资人;

  银幕形象时刻更新,从被动到自主,从束缚到自由,她始终在男性主导的叙事中探索女性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当我看着这样的“精灵”时,我仿佛能透过他们眼中的本性,看到这个世界鲜活的一面。

  张艾嘉给我的只是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