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我曾寄希望于七〇后、八〇后,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场梦

  

  本文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为青年学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唐小兵的著作《与民国相遇》所写的序言。

  钱理群先生曾把希望寄托于当时二三十岁的大学生、研究生,即“七〇后”“八〇后”的青年,但以后的事实发展,却证明了,我的这一期待,不过是一场美好而不现实的梦。“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十年后崛起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界的年轻一代中。

  唐小兵老师说,“青年教师就生活在由刚性的课题管理体制和柔性的父权式(家长式)人际结构构成的学院文化之中,他们在学术上和精神上要实现双重的突围,何其困难!”钱先生认为,这也正是七〇后、八〇后的学人在他们出山以后的选择的艰难与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他认为,这里的关键还是一个信念的问题。

  

  《与民国相遇》序言

  文 | 钱理群

  我和唐小兵只见过两面。第一次是2003年我退休后到复旦大学讲学,唐小兵也刚考到上海读研究生,就来听我的课,后来写了一篇《与钱理群相遇》,其中谈到了我面对“精致的冷漠和世故的清醒”的青年听众所感到的寂寞与尴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其收入了《钱理群讲学录》一书里。

  再就是一个多月前,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唐小兵,从上海到北京开会,特意来找我聊天,像老朋友那样,畅谈了一下午。他将刚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十字街头的知识人》送给我,以后又寄来了这本《与民国相遇》的书稿,希望我为之写点什么。我欣然同意了。

  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爽快,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唐小兵这一代学人,并且看好唐小兵,他的“初出茅庐”之作自然引起我的兴趣,并且有话可说,要说。

  

  这需要从十七年前说起。1998年我给自己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做了一次谈话,题目是《沉潜十年》(文收《我的教师梦》),要求他们“一定要‘沉静’下来,即‘板凳甘坐十年冷’,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打好做人的根基、学术的根基,而且要‘潜入’下去,潜到自我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

  以后,这就成了我和青年交往的主要话题。例如2004年以及其后数年间在烟台大学等高校做《漫谈大学之大》的演讲,同年和青年志愿者谈“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时(文收《致青年朋友》),也都反复告诫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不要迷惑于眼前的一时一地之利,更应该摆脱浮躁之气”,要“学学大侠的定力,排除一切干扰,不为周围的环境、气氛、舆论、时尚所动,气定神闲,我行我素”,“在苦痛的沉默”中“沉潜十年”,并一再表示,“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后发表自己的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十分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这批人身上,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

  我把希望寄托于当时二三十岁的大学生、研究生,即“七〇后”、“八〇后”的青年,是基于对我自己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即“三〇后”这一代,和“文革”时期的大学生、中学生,即“四〇后”、“五〇后”、“六〇后”的失望与不满。

  这样的不满,首先是知识结构上的,在《沉潜十年》的谈话里,就谈到“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是在‘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因为不懂外文,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甚少,对西方现代文化甚至处于无知状态,而且古文的根底也很差,于古代传统实际上是不熟悉的。这些年虽有些弥补,但却不可能根本改变这样的知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而“比我们年轻的,成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也是目前学术界最活跃的这一代学者,他们中除少数人古代文化的基础较好,大多数也是80年代先打下‘西学’的基础,到80年代末以后,才来补‘中学’的课的”。

  而更让我不满和忧虑的,是精神境界的问题。我曾自嘲说我们这一代是“没有文化的学者,没有趣味的文人”,和我们的老师辈(即唐小兵这本《与民国相遇》讨论的民国那一代学者)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而对当时被称为“第三代学人”的四〇、五〇、六〇后那一代,我在表示对他们“怀有极大的期待”的同时,也有严峻的观察。

  在1997年写的《我们欠缺的是什么》(收《压在心上的坟》)一文里,专门谈到了“文革”的失误造成的“历史的阴影在这一代学人精神气质上的消极影响”:

  “如有的学人(不是全体)身上或明或隐的霸气(对异己者的不相容),以至流氓气(把政治、经济斗争的手段用于学术,习惯于使用权术);有的学人从消极方面接受教训,显示出自我精神境界与学术境界的褊狭和拘谨,或自觉、不自觉地依附(美其名曰‘利用’)权势,趋同潮流,等等。”

  可以看出,无论是对自己这一代,还是下一代,我的不满,都不在个人,而是要检讨“由于本世纪(指20世纪)我们民族的种种不幸遭遇,也包括自身的失误,由几代人组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上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缺憾”,我强调,“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自我反省”,“我们正应该从‘自我否定’开始,迈开走向新世纪的步伐”。

  因此,我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再三呼吁年轻一代“沉潜十年”,并将希望寄托于七〇、八〇后这一代,其实是期待在新世纪有一个较好的学术生态和生存空间,新一代的学人能够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精神气质上获得更为健全的发展,使知识分子整体素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能否在历史转折期的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能否获得健康发展的关键。

  但以后的事实发展,却证明了,我的这一期待,不过是一场美好而不现实的梦,本身就是我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的弱点的一个大暴露,这又引起了我的新的反思。

  

  在2008年北大110周年校庆时,我发表了题为《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收《致青年朋友》)的讲话,谈到我期待的年轻人“沉默十年”后开始发言时,我却在他们中间发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的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维护“一己的利益”,这已经成为“他们的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

  我当然知道,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十年后崛起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界的年轻一代中,只是少数,但他们的能量极大。坦白地说,这是我呼吁“沉默十年”时,绝对没有想到的:这里所发生的,正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悲喜剧。

  我的这个讲话在当时没有引起注意,却在几年后突然在网上传开。这也是我没有料到的,也因此引发了新的思考: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这也是我读唐小兵的《十字街头的知识人》首先想到的。小兵所谈到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生存环境,提醒我注意到,新世纪学术生态的变化,这可能是关键所在。

  不可否认,和我们的时代相比,唐小兵这一代学人的成长环境,还是有许多历史的进步的:对世界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的开放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的改善,教育与科研的发展,和平建设的社会氛围,都使得年轻一代在知识结构上显然比我们更为合理,在视野的开阔、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解放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更应该正视的,是新一代学人面临的学术生态环境并没有发生我所期待的根本变化,反而出现了更为严峻的问题。据小兵的研究和我的观察,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小兵所说的,高校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因其在学术链条中的低端位置而伴随的低收入和高强度的工作量,以及他们(尤其是人文学科)因知识追求而形成的高度敏感个性,这群人除非内心特别强大的或者极度超脱的,容易感受到生存环境与社会(包括家庭)期待之间的触目的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甚至耻辱感”(《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精神贵族还是知识工人》)。

  我在前述《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的演讲里也谈到,高校的青年教师“实际上已经成为学校里的弱势群体。当今的中国大学,即使是教授也缺乏独立的利益诉求和自由表达的权利,以及参与学校各级行政领导的选聘、参与决策过程、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教授因其学术地位还有一点有限的发言权,而青年教师连学术上的发言权都没有,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成为束缚教学和学术生产力的主要原因”。

  这里已经涉及教育的行政化、体制化问题。唐小兵文章里引述的应星的论述是同一个意思:“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自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财力的大大增强,国家调整了对学界的治理技术,一方面加大了对学界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数目字的管理’增强了大学的行政化,以包括各级课题、基地、学术点、奖项等在内的各种专项资金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界。如今,大学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淘金之地”,“学界腐败之深已不亚于商界和政界,而尤有过之的是,学界的腐败却很少受到体制的追究”。

  小兵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这样的行政化、体制化导致的学术腐败,“确实是支配当代中国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基本逻辑。青年教师正是处于这种坚硬的现实之中,在这种数字化管理的驱逐之下,高校已经公司化,以竞争体制内的资源为主要目标,高校青年教师就成为学术生产的主力军”,他们面临的选择,不是充当“知识工人”,甘愿受剥削,就是设法挤进既得利益集团,分得一杯羹。

  

  说到高校既得利益集团,又涉及应星文章里谈到的“学界新父”。我在1997年谈到第三代学人中某些人(当然不是全体!)的霸气、流氓气,对权势的依附,在他们掌握了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学术权力以后,就自然成了这场体制内资源争夺战的优胜者、既得利益者。他们在现行国家与教育体制里,实际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型、政治活动家型的学者”,实际上充当了鲁迅说的“官的帮忙帮闲”“商的帮忙帮闲”,他们也借此获得或强化了自己的学术统治地位。二是作为垄断学术权力的“新父”,掌握学术选题、立项、评定和职称审定的生杀大权,在学术圈内实行家长式的统治。

  唐小兵有篇文章《学术批评的潜规则》,谈到了学术会议上的学术评议的圈子化、等级化、形式化及单向化,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总要逃避学术会议的原因。但在学院求生存的年轻学人却不能逃避,而必须遵循“学术江湖”的潜规则,如小兵所说,这样的“学院自身的逻辑和规则”对学术正常发展的阻碍,是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外部环境的。

  小兵总结说,“青年教师就生活在由刚性的课题管理体制和柔性的父权式(家长式)人际结构构成的学院文化之中,他们在学术上和精神上要实现双重的突围,何其困难!”读到这里,我仿佛感到一股冷气袭来:我终于懂得我寄以希望的七〇后、八〇后的学人在他们出山以后的选择的艰难与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了。

  这里的关键,还是一个信念的问题,即对于精神、思想、人性,对于历史、学术,有没有一个基本的信念,以至信仰;能不能从精神的坚守,思想的自由驰骋与学术的苦心探讨,历史真相的追索中感到兴趣、快乐,获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曾经说过,对于学院派的学者,“学术本身就构成了生命中自足的存在”,不需要从学术之外寻找乐趣、意义和价值。我因此对年轻的研究生说:

  “如果你当了三年研究生以后,不能从学术中感到快乐,你无法迷恋于学术,这就说明学术研究工作不适合你,那我建议你放弃学术,赶紧改行。这是很自然的选择,也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自有自己的学术尊严,但也不必把学术研究神圣化、道德化。不能认为,放弃学术研究,就背叛了学术,就是精神的庸俗化。学术研究,不过是一批痴迷于学术的人进行的精神劳动。坚守学术,因为我感到快乐;享受不到快乐,就走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学术研究的承担》,收《重建家园》。)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面对学术生态恶化,学人分化这些严峻的现实,但也要以平常心去对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必须有自我反省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术生态没有根本改变、知识分子整体素质的根本性缺憾没有得到有效改正的情况下,中国的学术,特别是人文科学,是不会大有作为的;而有了清醒于自己“不能做到什么”的前提,反而可以更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而且这个“做什么”的空间和余地,还是相当大的。唐小兵的研究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终于可以讨论小兵的这本《与民国相遇》了。但这篇文字已经写得太长,也只能简略地说一说。

  THE?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

  《两性》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

  《东课楼经变》

  |

  《旧影新说明孝陵》

  |

  《光与真的旅途》

  |

  《悲伤的力量》

  |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

  《单向度的人》

  |

  《陪京首善》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