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气候、灾害,古迹遗址之殇何解?

  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又称“世界遗产日”(World Heritage Day)。联合国为何要设立这一纪念日?古迹遗址、文化遗产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大变革?

  炮火中消失的人类文明遗迹

  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Heritage Changes),旨在探索在充满变革的世界中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路径。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社会变迁皆为文化遗产、古迹遗址带来了风险与挑战。

  提到中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连年不断的战乱。而连年不断地的战乱不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无数古迹遗产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写道,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建于公元6世纪,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千年前,来自大唐的玄奘法师就曾到过巴米扬省,巴米扬山谷东西侧曾各有一座巨佛。其中,西大佛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立身佛,可惜在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震惊了世界。

  2016年是叙利亚战争的第六年,那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叙利亚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被战争摧毁或损坏。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大马士革古城、布斯拉古城和帕尔米拉古城遗址。此外,伊拉克努里清真寺始建于12世纪末,是一个突出的地标,也是摩苏尔视觉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摩苏尔战役期间该寺连同其尖塔一起被IS摧毁。

  2022年4月21日,原本计划当年6月在俄罗斯喀山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被宣布无限期推迟。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中心表示,俄乌冲突仅2个月后,已有102处乌克兰文化遗产受到战火波及,其中包括博物馆、教堂、考古遗址和苏联时期的历史建筑。

  

  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遗址。(图片来自新华社)

  曾经的“模范生”也无力改变困局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冲击也很大。去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就是“遗产与气候”。联合国方面当时指出,近几个月和几年来,世界目睹了文化和自然遗产遗址受到野火、洪水、风暴和大规模漂白事件的威胁。

  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澳大利亚大堡礁便因近年遭遇的三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以及飓风、海水过热、珊瑚“杀手”棘冠海星的大量出现,几乎变为“水下荒漠”,大大降低了其作为遗产的价值。去年11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专家组建议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教科文组织发布报告显示,令人震惊的是,60%的世界遗产森林受到气候变化相关事件的威胁。海洋遗址同样面临压力,这些重要的碳储量中有2/3——全球蓝碳资产的15%——正面临退化的高风险。

  今年的土耳其大地震导致土耳其、叙利亚的许多文明遗迹遭到严重损坏,让我们再次震撼于天灾的摧毁力量。

  一些自然灾害并非纯粹的天灾,而是与人类活动有关。西方国家近年来遇到经济发展和转型瓶颈,许多历史古城面临保护和发展之间的抉择。威尼斯、布达佩斯、维也纳等世界遗产城市都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警告,要求正视过度开发对文化遗产的威胁,英国“利物浦海上商城”甚至被移出《世界遗产名录》。当我们看到那些曾经的“模范生”也无力改变困局,对文化遗产在世界变革中的脆弱性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今年初,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世界遗产数量达到1157项,濒危遗产达到55项。

  变革中的“中国方案”

  我们也不妨辩证地看待今年的主题——“变革中的文化遗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遗产保护的确遇到了困境和瓶颈,但“应对途径”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全球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持续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多样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唤起公众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热情是人类亟需携手合作的工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由此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与科技变革中的驱动作用,充分发掘遗产内在的智慧和价值,推动社会创新,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助力人类社会适应和引导变革。

  中国不断贡献出了自己的方案。近年来,中国大力完善文保工作、在社会层面积极推动“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认识,并有效利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发挥遗产的社会功能。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科技手段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大势所趋。《“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就设在受战火摧毁的古迹圆明园内,并于活动中举行了“古遗址保护中心”挂牌仪式……

  中国还积极助力海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项目。中国学者也不断与巴米扬当地合作,资助并指导巴米扬石窟群的文物保护工作,为阿富汗“邻居”尽了一份力。

  巴西文化部长梅内塞斯近日在巴西利亚受访时就特别提到,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是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典范。

  从“国际古迹遗址日”开始,文化遗产领域的大型主题日纷至沓来。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6月的第二个周末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些属于人类共同遗产的节日营造出了世界遗产一年中最热烈的社会氛围。相信在全世界共同努力下,“变革中的文化遗产”定能迎来它们“柳暗花明”的一天。(完)

  综合联合国新闻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