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起陪孩子走过中考路!

  

  前两篇《陪孩子走过中考》随记,得到一些朋友热心关注和鼓励,在此一并感谢。一些朋友和我私聊交流了中考的种种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就是:距离中考倒计时百天余,你家孩子选定目标校了吗?

  我一律回答:没有。这是事实,并非凡尔赛。

  我和先生讨论过要不要帮孩子定中考目标校的话题,结论是:孩子不着急,我们不着急。我们一家甚至戏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有朋友直言反对说:你们俩口子太佛系,没目标哪行,孩子根本不知道差距?!这话说得在理,深深道出那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么,如果定目标,为了让孩子认识差距,那么目标应该谁说了算?如果孩子说了算,他会不知道自己该定什么目标吗?!

  我和先生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孩子有主见和判断,选择考哪个高中,或者大学,他自然懂得看菜(凭能力)吃饭的道理;如果孩子没有主见和判断,需要父母推一把定目标,那这个目标无论多么合理,通常都属于父母,孩子内心会打折扣。

  在我们家,孩子的事儿,由孩子说了算,定目标也一样。选定哪所学校,全凭她做主。

  前天放学后,女儿回家兴奋和我们说:今天,通过体育测试,我终于选定2项中考体育项目了!问:哪2项?答:三级蛙跳和立定跳远。我问:上周你不是想选足球+三级蛙跳吗?女儿答:计划不如变化嘛。

  我和先生当下对视一眼,笑笑表示默许:是啊,计划不如变化,你的事儿你做主。

  上周,一位朋友看到我写的“体育中考改革”一文,友情提醒我说:今年体育中考改革虽然项目减少,难度降低,“10选2”可千万莫让孩子选同类两项,万一其中一项失利,另一项也容易发挥失常,比如同选三级蛙跳和立定跳远,风险指数太大了,因为这两项场地通常都在户外,万一考试期间下雨,两项发挥失常就太冒险了。

  女儿现重新选定的“三级蛙跳和立定跳远”不就是同类项目吗?我脑子快速闪过朋友的提醒,这会不会影响孩子正常发挥呢?于是,在饭桌上,我把朋友的话说出来,女儿听后,一脸平静说:妈妈,体育老师说,我的跳弹能力是班上最好的2位女生之一,我们今天体育测试,只有我和她达到满分,我有信心发挥好。

  是啊,还有什么比一个孩子有自信去面对未知更靠谱呢?!看着女儿一脸自信,我和先生对她一脸崇拜。我们由体育测试,海阔天空聊天,回忆女儿还是婴儿阶段,躺在婴儿床上,喜欢踢打床板,双腿表现出特别有劲。女儿特别骄傲想起一事儿:读幼儿园时,站在小区门口喷泉旁高高的阶梯上,所有的小朋友都颤颤巍巍不敢往下跳,只有她敢...是啊,回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女儿在体能上的“天赋”,似乎有迹可循。

  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自带“天赋”,只要家长不限制,定会有爆发的一天。女儿小学时,一度是“体育差生”,进入初中,在体育中长跑、跳远、蛙跳方面,表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爆发力,这兴许和我们尽量提供给孩子自然舒展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内在俱足的“天赋”得到自然绽放。

  同理,在择校方面,就像女儿选定体育项目一般,一方面计划不如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相信,只要时机成熟,孩子总会给我们属于她自己的答案。看着孩子每天乐呵呵上学,乐呵呵回家,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和她一般乐呵呵活在当下。至于女儿想去哪所学校,相信她自有主见,她小学至今的个性签名,就是想要考取的某所大学,试想,心中有诗和远方的孩子,又怎会止步眼前的“苟且”呢?!

  昨天,女儿放学回家和我们说:这周九上期末考(年前网课推至春季开学考),化学和英语没发挥好,考得不理想。我笑笑,问她结果是否跌破了自己的眼镜?女儿说:唉!反正我对自己的期望比结果高。听到女儿如是说,我继续笑笑没说话,爸爸接一句:没关系,你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最重要。

  女儿从小学至今,我们没有在分数上要求她,通常来说,学校老师一般用ABCDE等级评价孩子,比如85-100期间成绩A,70-85期间成绩B...女儿大多时候能得到A,偶尔也会有B或C,我们一直赞许她是优秀孩子。

  每回考试,如果她觉得高兴满意,我们就肯定她:考出/超越自己的真实水平,真为你高兴。如果她觉得不满意,感到失落,我们也会鼓励她:你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最重要。

  我们也很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因为通常好成绩意味着好学校、好前景,但是我们更加懂得“成绩和分数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尹建莉老师)”即:一个孩子能考高分,或许是一时的,但学习是马拉松,要拥有长远好成绩,赢得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和知识的兴趣、对有效学习方法的探索,还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和稳定的学习心态,坚持的毅力等。

  下周(2-28)就要开始中考报名了,孩子很开心,因为她已经为自己选定了合适的体育项目(报名时需一并填报),孩子细细和我们叮咛着中考报名注意事项,我们耐心听着......

  就像选定中考体育项目一样,我们相信,只要时机成熟,孩子就会告诉我们适合自己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守望,相信她,一如她相信自己。

  和孩子相伴成长,孩子的世界,唯父母无条件的爱最重要。

  上周五放学后,女儿手上拿着一张小卡片,一进门高呼:真是卷S了,我们学校门口到处是某某教培机构的宣传人员,说免费上补习班体验课,不接传单不让走呢!

  先生听后,饶有兴趣问:这逻辑不对呀,教培机构应该向家长派宣传单吧,掏钱的是家长,怎么还向你们学生派呢?女儿说:就是呢,我们学校作业、卷子贼多,做都做不完,哪还有功夫去补课呢?

  先生说:呵呵,那你身边同学、好朋友还有周末去补习班的吧?女儿说:当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问:你为什么不磨呢?答:没那习惯。我们相视会心笑了...

  确实,女儿自小学至今,都没上过任何文化科补习班(又称“课外辅导班”)。有朋友曾问:当今体制教育环境,从小学到初中,你们为什么那么坚定,从不让孩子去上补习班?

  首先,没有让孩子去补习班,并非我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而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自身的平凡,从孩子呱呱落地起,我们期望孩子成长得身心健康、幸福,这和孩子学业是否优秀、能力是否突出无关,我们会让孩子从家中的一粥一饭中,从身边人和事中体验幸福,让孩子懂得幸福和任何外在无关。

  我们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乐意让孩子顺应天性愉快成长,记得在小升初时,我们和孩子商量后,选择遵从电脑派位,就读家门口相对普通的中学,拒绝某重点中学抛来的橄榄枝。父母的选择需要勇气,更需要在行动中去自我审视。

  其次,在孩子小学时,我们和学校老师一样,认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重要,但我们也认识到,好习惯源于生活,源于内在兴趣和信心的驱动,让孩子拥有乐学、好学的探索欲,懂得淡化分数重要。

  我记得女儿读小学一年级时,某天放学去接她,走在路上,有位妈妈问起自己孩子当天的考试分数,当得知孩子比上次考少了几分,妈妈当下厉声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么粗心大意呢?你知不知道,考少几分,别人可以甩你几条街...

  我们一旁震惊听着妈妈训斥孩子的话,尤其心疼孩子被训斥得耷拉着小脑袋的样子...事后女儿悄悄和我说:妈妈,上次我考少了30分,你也没骂我。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学科知识而言,100分和80分能不能判断出孩子的学习能力高低,通常不能。但是孩子如果能接受到父母不管自己考得怎样,都能被认同,被接纳,那么他热爱学习的心力不被破坏,才会发展出自觉、自律学习的动力。

  小学文化科学习挑战相对不大,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通常都能够应对。我们要拎清学校学习教学是中心,课外辅导是个性化需求补充,切勿“本末倒置”。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是否上补习班,家长要有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和判断。

  记得在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她有2位要好的小伙伴,孩子们常常在一起玩,总会兴致勃勃提到“疯人院”三个字,我乍一听,以为他们在讲故事。后来女儿告诉我说:因为她的两位好朋友,每周末都要去某教辅机构上补习班,孩子们上课感受就是老师和同学都在疯狂超前学习。他们便把那个教辅机构叫做“疯人院”

  事后,我和女儿好朋友的妈妈说起这个事,对方笑笑说:现在孩子们都去上,我们也没办法,不能落后啊。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通常认为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学习,自己就会减轻一点负担。如果家长不去客观分析,把孩子的学习全寄希望于补习班,自己当甩手掌柜。家长通常或看不到,上了补习班后,孩子自主学习和自律能力一步步被破坏,比如,当孩子回归学校上课,因为课堂上听到的知识点,在补习班或许已经提前讲过了,听课效率也会大大下降。

  如果家长将希望寄托在补习班上,某种程度等于给孩子提供了一条后路,就算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也没关系,反正有补习班可以上,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影响孩子课堂上认真学习能力的养成。我这些年接过诸多类似的育儿问题咨询:孩子自小上补习班,年级越高,明显出现学习乏力、消极厌学的情况,原因多在这儿。

  真正的学习动力是一种内驱力,有了内驱力孩子才会有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如果长期参加补习班,也会让孩子备感压抑和不自由,处在煎熬的状态中,久而久之,他会对学习丧失兴趣,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查漏补缺,去课外阅读,这是损兵折将的事儿。

  当然,上不上补习班只是一种选择,不上补习班,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挫败。保证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根本是父母懂得学习成长,在认知和行动上有一致的共识和坚守。女儿在小学四年级时,数学和英语学科严重“滑铁卢”,考试差点不及格,孩子一度非常挫败,感觉自己是“学渣”,爸爸便和女儿分享了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故事:

  在拿破仑帝国时期,威灵顿指挥的同盟大军在拿破仑面前一败再败。在一次大决战中,同盟军再次遭受惨重的失败。正在愁容满面、痛恨不已时,威灵顿发现墙角有一只蜘蛛在结网。也许是因为丝线太柔嫩,刚刚拉到墙角一边的丝线,经风一吹便断了。蜘蛛又重新忙了起来,但新的网还是没有结成。蜘蛛并没有放弃,它又开始了第三次。蜘蛛的这次努力依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它就这样来回忙碌着...

  蜘蛛已经失败六次。“该放弃了吧?”威尔顿感动地想。但是蜘蛛没有,它仍旧在原处,不慌不忙地吐出丝,然后爬向另一头。第七次,蜘蛛网终于结成了!小蜘蛛像国王一样护着它的网。

  威灵顿看到这一切,不禁流下了热泪,他为蜘蛛的越挫越勇、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深深地感动了。他朝蜘蛛深深地鞠了一躬,迅速地走了出去。威灵顿走出了悲痛与失败的阴影。他奋勇而起,激励士气,迅速集结被冲垮的部队,终于在滑铁卢一战,大败拿破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先生告诉女儿这个“滑铁卢战役”,寓意有两层:一方面告诉孩子,成长总会经历“滑铁卢”,这不是坏事儿;另一方面告诉孩子,面对挫败,战胜自己重要,唯有战胜自己,方能在一次次跌倒中学会站立。

  女儿以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总会拿爸爸的这个故事,来提醒自己,面对“滑铁卢”,战胜自己就是战胜困难。我们家每个人也会常常把各自遇到的“滑铁卢”经历,坦诚分享,并由衷达成一个共识:人生滑铁卢,没什么了不起!

  很多年前,我曾读到杨绛先生《我们仨》一段话: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先生的文字真诚朴实得宛若空气,当我把这段文字读给孩子听时,她开心说:妈妈,每个家庭都可以像这样生活啊,我们家就是。是啊,如果每个家庭能够这般平实自在地生活,还会困惑孩子要不要上补习班吗?!

  

  上周末中考报名结束,我们陆续收到一些高中学校开放日的邀请。

  女儿比较感兴趣家门口的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和我们聊起想去参观。我们一家周末在Family time餐桌上,和孩子一起就学校开放日种种话题进行了交流。

  顾名思义,“学校开放日”即对外开放的日子。学校选择在这一天开放,必然有其独特的安排。通常而言:一为宣传自身的知名度和办学优势;二为吸引优秀生源。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普遍需要拎清的是:你对这所学校感兴趣吗?你觉得选择这所学校的优势或劣势是什么?

  对于我们一家,首先对“学校开放日”抱持的是好奇心,因为和以往参加“学校开放日”的家长会不同,参加升学为目的的“学校开放日”,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我问先生:你当年升中考,父母和你参加过“学校开放日”吗?答:当年我们N线小县城,好高中就那么一两所,考上考不上根本没得选择嘛,哪来开放日哟。

  我当年在镇中读书,对“学校开放日”同样一窍不通。既然不知道“学校开放日”是啥?那就当逛回公园般逛回校园吧,我们和孩子一拍即合。女儿说:平时在家屡屡听见这所学校的上课铃声和学生们的欢呼声,这回我要实地考察一下,这所学校直线距离我们家有多远哈哈。

  这所高中恰好就在我们小区边上,步行10分钟左右路程,这和我们平日和孩子逛公园距离差不多。因为爸爸当天加班,我们母女俩决定周日在家午饭后散步前往。

  都说“学校开放日”是了解一所学校的好机会,女儿和我散步前往参观的路上,自信说自己比较有把握考上,而且常听爸爸提起,自己在高中时走读的种种趣事,让女儿心生向往。

  我听后赞许女儿的判断,肯定她的想法,告诉她我们也觉得这所学校不错,你自己拿主意。她问起我:妈妈,你说什么样的学校才真正适合自己呢?我反问她:你认为现在的初中和以前的小学怎么样?女儿答:不错啊,老师和同学都不错,学习也挺快乐的。我肯定她的思考:那就是嘛!能遇到好老师和好同学,还学得挺快乐,不正是适合自己的学校嘛。孩子默默点头,表示认同。

  春日午后,天晴气朗。边走边聊,说话间,我们就到了要参观的这所高中学校。远远看见校园门口偌大的广场人山人海,门口站立两排热心的志愿者同学,两排摇曳飘扬的一面面旗帜,清一色写着“海纳百川,止于至善”学校精神...

  我问女儿“海纳百川”下一句是什么?答:有容乃大。咦,为什么这所学校精神口号是“海纳百川、止于至善”呢?好奇心吸引下,我们被迎入校园,立马有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同学,迎上前问:是否需要引领参观?我和女儿对视一眼,心想:逛公园哪还用导游的道理呢?于是,我们婉谢了对方的热情,表示不需要。

  带着好奇心和兴奋,我们在校园内自由观瞻前行,就像平时逛公园般,找好看的、好玩的是此次参观的重要目标。学校环境雅静,一路经过求实楼、创新楼、志远楼、勤学楼...迎风来到北面宽阔夺目的田径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环形跑道附130米直跑道的田径运动场,据说建筑面积5K+平方米。女儿说,这个运动场不错!我点头赞同,顺势拍照一张留念,这是我逛公园的喜好哈哈。

  穿过田径运动场,看到两栋教学楼走廊架空层,设置了数十档的咨询处,接待蜂拥前来的家长和学生就报读种种问题咨询。我们停下来驻足听了会儿,发现大多咨询今年录取事项和孩子能否就读的问题。相较这些升学疑问,我们更感兴趣在走廊不远处,发现了一座座“新大陆”——智能取书柜,这种移动书柜,提供给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有自由阅读的条件。甚好。

  我们继续往校园里面走走看看,发现没有志愿同学“导游”,的确有些迷路,找不着这所中学传说中的广东中学中最大的动物博物馆。后问了保安大叔和志愿者同学,终于找到了,却被广播提醒宣讲会马上开始,请前往体育馆就座。于是,我和女儿悠闲前往,准备听听学校安排的招生讲座。

  进入体育馆讲座大厅,端坐观众席,我们又发现了“新大陆”——在主席台前,一支训练有素的管乐队正在进行现场演奏,耳边聆听一支支悠扬的乐曲,余音缭绕...其中一首《千与千寻》瞬间让女儿找到共鸣,她告诉我说:多么熟悉,这首曲子她也爱吹(女儿业余学习管乐-长笛6年+,目前水平已经达玖级,曾参加国家级和市级各类管乐大赛)。我们了解到,据说管弦乐队是这家学校最大的特色,充分展示了学校“礼乐”文化的育人成果。

  相较学校招生办老师就今年中考种种资讯讲解,我们更沉醉管乐团同学们演奏的一首首精彩乐曲。我和女儿认真听完一小时的招生讲座,随意拍下些今年招生政策信息,便跟随人流走出体育馆。一出门便被守候门口,准备听下一场讲座的人山人海惊呆了,想起刚才招生办老师说到今年全市中考生15.6W+再攀新高...啧啧!

  我和女儿商量,决定折回动物博物馆继续参观,一路耳边传来家长们窃窃私语交流:

  今天**中开放日人真多啊。是啊,今年考生再攀新高,真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今年是落实“双减”政策后的第二年中考,也是“摇一代”的首届中考,更多的未知数还在前方等待,上好高中更难喽...

  听到这儿,我问女儿:你怎么看中考越来越难问题?答:年年中考都难吧!是啊,孩子的话令我豁然开朗起来,想起那本集赞扬和骂名同样猛烈的书《乌合之众》,它道出了我们感到不舒服却不得不认可的真相——不想做乌合之众却常常不自觉地置身其中。

  尔后,我们兴致勃勃参观完百闻不如一见的动物博物馆,活化石、蝴蝶、昆虫、爬行动物标本...仿若走完一趟哥伦比亚发现之旅。从动物馆出来,听到学校广播温馨提示在饭堂门口给参观的家长和学生准备了茶水,我们遂前往打卡饭堂,顺道认识了一位志愿者同学,了解了学校的吃、喝、学、住种种趣闻轶事。

  2个半小时逛完校园,和我们平日去逛公园一般,乐趣多多。回家路上,女儿说:终于搞清楚了,目测这所学校的宿舍,距离我们家直线距离不过百米,难怪学校铃声、书声、喧哗声,声声入耳。我说:嗯!我对这所学校最熟悉莫过于它对外开放的游泳馆了,这几年畅游其中,帮我克服了对深水的恐惧。女儿拍拍我的肩膀:妈妈,收腹,是时候减肥喽。是啊,夏天快到了,是时候打卡畅游起来了。哈哈!

  前些天一朋友和我聊:快中考了,要不要孩子上交手机?这个话题,道出很多家长朋友对孩子无法管控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纠结:上交吧,孩子不干,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更无心向学;不交吧,孩子玩起来没完没了,甚至没日没夜,容易影响学习。

  当今互联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品,不仅能提供移动通信社交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网络支付,在闲暇时,也能提供娱乐等功能。

  曾听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通过分析班级期末成绩单,发现一个现象:

  手机使用的频率和期末成绩成反比,也就是说平时使用手机多的,或多或少会对成绩有影响。目前成绩退步严重、名次靠后的学生中,几乎都有手机。班里玩手机玩得最凶的学生,都是“差生”。在手机的拥有率上,重点班远远低于普通班...

  结论:初中生配手机完全没必要,查资料学习,都是借口。孩子拿上了手机,根本就没心思去查什么资料,一股脑玩游戏、聊天去了。

  这种说法得到很多家长的强烈共鸣,并以此作为要求孩子禁玩手机的强有力依据,但我们或许看不到那些自觉自律的孩子,好习惯多源于家庭中父母给予孩子长久的爱与支持,而非一昧的管控和要求。

  记得孩子刚入读初一时,我们就使用手机的话题,和孩子有过深入交流:

  问:你用手机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答:查学习资料,和同学聊天,玩游戏。

  问:你认为玩手机会影响学业成绩吗?

  答:不一定。每个人对手机把控程度不一样,玩手机确实有时候干扰了我的学习,拿起手机想要查学习资料,却不自觉被某条新闻或短视频吸引,刷半天导致忘记学习...

  问:嗯,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办?

  答:自责、愧疚,再回归学习,幸亏你们没骂我哈哈!

  是的,在手机问题上,我们一直满足孩子,也曾跌过坑:在孩子小学二年级时,我们就给她买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并允许孩子自主支配。孩子刚开始时,也愿意做好自己,慢慢地,刷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爸爸也越来越看不惯孩子孩子“沉溺”其中。终于在小学四年级,某天看到女儿沉溺玩耍某款手游,屡喊吃饭不上桌,爸爸一时愤怒抓狂,当着孩子面生气砸掉了一台旧手机。

  爸爸认为自己砸手机的做法能起到“杀鸡儆猴”的威慑,并因此严厉警告孩子——你要管不住自己,下回就不是砸旧手机,而是砸掉属于你的手机了。爸爸“嚣张”和粗暴的做法,一度导致他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女儿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敬而远之”,甚至有讨厌爸爸的倾向。

  事后,我和先生就孩子使用手机问题有过多次交流,但都没有达成共识。他认为:手机控是现代人的“通病”,沉迷手机便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入思考,学习便容易浅尝辄止、知难而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呢?!

  我知道,在道理层面根本说服不了先生。我决定和他划清界限,于是协定:允许对方用自己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养成自觉管理手机的习惯。先生同意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引导孩子玩手机问题上,我们父母双方各执一词:我赞同孩子随性玩耍,而先生认为要立规则。女儿碍于父母双方意见不一致,常常陷入要不要玩的纠结和内耗中,家庭关系相当别扭。

  某天当我发现女儿因为父母意见不一致,难过无助时,遂决定打破僵局,在家庭聚会饭桌上,我温和对女儿说:宝宝,爸爸妈妈对你的期望是一样的,希望你能够自觉管理好自己。妈妈一直认为你是自觉的孩子,这段时间因为发现新游戏,玩得多些也很正常,这和你发现喜欢读的一本书,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多读、多吃一些是一样的。

  孩子听到我这样说,很开心和我们分享她喜欢的游戏人物和情节,滔滔不绝...

  待她说完,我趁机问她:既然手游带给你这么多快乐,你觉得自己要学会掌控好它还是被它掌控,会玩得更开心呢?

  答:当然掌控它啦。于是,我立刻提议:既然掌控好它玩得更开心,我们邀请爸爸一起来帮助你学会掌控它,好不好?女儿答:好!

  于是,我当即鼓励爸爸投孩子所好,陪她一起玩喜欢的手游。事实证明,几年来,爸爸不愧是孩子最给力的游戏同盟,他在陪伴孩子玩手游事儿上基本做到尽心尽力,父女俩在闲暇时光常常会约一起开局PK,还会结合游戏人物发起种种话题讨论,常常还会创造一些彼此心领神会的游戏暗号进行愉快对话...

  这些年孩子因为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基本能够兼顾好学业和手机,偶尔沉迷时,我们看见也会敲敲边鼓,温和提醒,她也能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目前距离中考不足百天,女儿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到家,虽然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唾手可得,但她更多时候用来搜索、查阅或背诵资料,偶尔也会放飞自己——绘画涂鸦一番。之前和爸爸闲暇PK电游的约定,不知什么时候起也自动取消了,反而爸爸表示有些落寞:真怀念那些年,常常陪伴孩子玩手游的时光啊。

  今年春节聚会餐桌上,我们和一帮朋友讨论要不要给孩子手机的话题,一朋友饶有兴致问起女儿:为什么能兼顾好学业和手机?女儿答:因为知道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不该玩——有了这个习惯,玩或不玩都是我的选择,不纠结。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很多励志书也会告诉人们“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道理,但我们往往缺乏深度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养成自觉管理手机的问题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认为通过控制、惩罚、要求孩子自觉,便可以养成好习惯。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除了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形成外,也会通过内化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也就是说,内化到孩子心里好的品质或习惯,通常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

  在手机问题上,曾经当爸爸和孩子发生冲突时,虽然我并不认同爸爸粗暴管制的做法,但经过觉察反思,我在爸爸行使“权威”的时候,并未急于去“改造”他,而是选择优先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并积极创造沟通的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父母一致的期望,顺势缓解爸爸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并鼓励爸爸投孩子所好,积极去联结孩子的情感关系,让问题慢慢得到解决。

  虽然我这些年一直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相较先生更懂得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我也深知,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爱皆不可替代,我如果拿正确的教育理论来压倒(评判)对方,好比纸上谈兵,胜之不武。

  后来,读到心理学家荣格离世前跟徒弟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师,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深以为然。

  在和孩子相伴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和先生一直坚守家庭秩序不可错位——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中的“定海神针”,尽力做到不渎职,认识到问题也是成长契机,学会积极面对解决,合力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关系亲密,她也能够踏实专心发展自己,同时习得父母自我负责的态度。

  我们也会常常反省自己曾经对孩子犯下的种种“过错”,当意识到问题后,我们便会诚实向孩子道歉,孩子通常会云淡风轻笑笑说:我都忘记了。我们很享受和孩子坦承交流的时光,因为这时候,孩子也会乐意和我们分享,她成长中的种种“错事”或趣事。

  当亲子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爱便自然而然在我们心中流动。孩子生而向上,种种美好的品质和习惯,皆属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的自然选择,比如,孩子一旦学会独立行走,自然也就不需要父母搀扶,也不可能再回归爬行。

  回归话题,有家长朋友或许依旧困惑:临近中考,孩子不自觉,如果玩手机导致没考好,试错成本太大了呀。请反思:孩子考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玩手机吗?学习是马拉松,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较升学结果,有什么比我们当下每一天能够和孩子愉快相处,赋能孩子爱与支持,让他更有勇气和信心拥抱未来和未知呢。共勉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上周四早上,接到女儿班主任C老师电话:通知走读的女儿,今天中午要留校午饭,听某示范高中招生办中午安排的一场宣讲会。老师直接表明:因为孩子在该校签约名单内,听宣讲会目的,就是该校招生办向意向生源抛出橄榄枝的“签约”方式。

  挂下C老师的电话,我给先生电话了这个消息,我们一方面由衷为女儿感到欣喜,因为这是该所学校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颇好奇——因为我们对“中考签约”了解苦海,提醒我们学习时刻又到了。

  当晚,女儿晚修回到家后,也给我们传达了这个消息——说已经把我的手机登记给对方,留意电话通知。周六上午,我接到了该校招生办H老师电话,诚意邀请我们在周日上午前往该校“签约”,并细心传达届时会有志愿者指引等安排。我们应允准时前往。结合本次“签约”经历,我们一家就“签约”这一现象和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将一些见闻和思考分享如下。

  话题一: “中考进校,签约进班”?

  “中考签约”很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相比中考决定考生能够被哪所学校录取,签约的作用更多是保证考生能够进什么水平的班级。这种说法客观合理吗?

  “签约”指重点中学为了取得优秀生源而提前与之签署协议、让优秀生进入该校高中部的一种方式。即:一些重点高中学校为了留住本校初中部优秀生源或者争夺外校优秀生源,会以各种优惠条件(如过线即进重点班、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等),提前与优秀学生签订协议,吸引本校的优秀学生留在本校就读、或吸引外校优秀生报考学校。

  请注意:

  签约不受教育局官方保障,属于学校和学生自愿行为,双方皆有可能毁约;

  签约一般仅限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分数线,进入学校之后约定才生效;

  签约不等同自主招生,自招为教育局统一组织,会保障双方权益。

  通常来说,签约会安排在九上期末或九下一模、二模考试后,主要对象为本校或外校各科均衡发展,综合成绩排名较高的学生。高中学校会通过官方微信、官网、学校开放日等发布意向征集,了解有意向报考的考生个人情况。学校招生办会定向网猎意向生源,其实只要孩子足够优秀,对方便会主动邀请签约。我们就是通过学校老师通知,孩子在邀请“签约”名单内。

  当天,我们去到该所高中,发现针对不同学校意向生源,被安排在不同课室召开签约座谈。这也说明,签约群体还是很大的,平常心应对,实地考察和分析,不要被一些”签约“宣传假象迷惑。

  话题二: “签约”后是否直接录取?

  当然不是!广州中考是阳光中考,所有的招录都必须在中考服务平台按提前公布的规则进行统一招录。中考录取是由教育局系统操作,学校不可能干预。所以“签约”也是要中考的,填志愿,而且分数还要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被录取)——也就是你必须有能力凭中考成绩考上该学校。

  大部分签约都是学校与学生的承诺:如果签约生在中考时达到了本校的录取分数线,则可以顺利进入本校高中部实验班或重点班,如果未达到分数线,学校就不会录取。换句话说,中考签约只是学校跟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下约定,政策上并没有承认过这种招生方式,签约生也是要参加中考的,而且分数还必须过学校的最低录取线。签约是不可以降分录取的。

  经过讨论,我们结合孩子的意愿和想法,认为签约可看作对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另了解到,该学校承诺进入重点班的条件相对合理,所以决定签约。当然,即使学校承诺进重点班,也要认识到,入读后高一升高二的时候,一样会面临选科后重新分班。所以,真正考验的还是孩子自驱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话题三:客观看待 “签约”承诺

  中考签约多在半公开的状态下进行。关于中考签约的承诺,各所高中各不相同,同一所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签约的条件往往也不相同。仔细阅读签约要求,权衡利弊。普遍要求志愿填报要填在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有的承诺进好的班级,有的承诺分班考给予加分。

  建议听听孩子的想法,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定向签约:平常心应对,有限的时间精力,应当花在自身努力上,避免本末倒置。“好马配好鞍”——如果孩子有实力考上,足够优秀,无论是否签约,学校一般都会编入好班。

  对学生来说,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签约学校是没权阻止的。通常为了应对签约学生“反水”,学校一般也会签约学生作出了约定——想要获得签约承诺,必须按照学校的指引来填报志愿,否则学校可以不履行之前的承诺。一般来说,签约会要求学生在各批次第一志愿都填报该校,签约承诺才生效。

  当然,如果中考成绩达不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自然也没机会录取,建议签约也要评估一下自己的成绩和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匹配度。不要被签约这个“饼”诱惑导致志愿填报失效。

  此外,建议结合孩子意愿和能力签约,不要热衷签约,一方面容易造成选择困难症,另一方面要去鉴别扑朔迷离的签约假象,反而徒增负担。据说一些学校撒网式“签约”,学生真正按签约要求填报志愿的比例甚低。签约生最后“悔约”,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结合本次“签约”经历,我们一家认识到:所谓“签约”,好比去趟高级餐厅吃饭,看似“有面”,吃得滋味如何,体验第一,实力说话。

  前天周五,女儿放学回家,和我们聊说:这周和另一所高中学校签约或失之交臂。我们听了,笑笑提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既然省下功夫,不如奖励自己一回,我们出去搓一顿怎么样?孩子击掌同意,开怀一笑:好啊!那就去J然之家吃寿司吧。

  

  前天,上晚自修后回到家的女儿,进门便大声呼喊:今晚学校订的外卖也是红烧茄子,太难吃了!先生一听,接上话茬:这么巧啊,和爸爸中午烧得比,怎样?女儿答:差别太大了,还是爸爸牛!

  先生哈哈大笑:那爸爸下回不做了,你还是吃快餐吧。女儿机智答:行!

  女儿对爸爸如此这般“口非心是”的回答,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她知道,爸爸总会默默记下自己的饮食喜好,下回下厨亦乐不思蜀。

  俗话说:吃到一个锅里才是一家人。我是广东人,吃得清淡,先生是湖北人,吃得味重。我们能够吃到一个锅里,这些年得亏他对下厨做饭一事,颇下功夫,一直用心,我们家的饭桌就是“南来北往的饮食交融”,常有习惯冲突,但亦趣味多多。

  先生爱下厨,据他所说,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长江边上长大的他,自幼贪吃,小时候吃得多,长得胖乎乎样儿。因为贪吃,常常饥饿,每每饭点,总喜欢围炉看婆婆做饭,看着婆婆把那些五花八门的食材,弄成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桌,耳濡目染,总觉得做饭是一件了不起乐事;另一方面,他喜爱垂钓,也很乐意将鱼获烹饪成各式美味佳肴,他认为徜徉山水之间,既能领略“复得返自然”的闲逸,又能“鲜鱼羹饭”饱食一餐,真是一大快事。

  许多年前,先生常常邀请我们一起户外垂钓,几番观摩,屡被我吐槽:酷暑寒冬,一坐半天或一天工夫,有时啥也没钓到,人或热或冻个半死,鞋子上、裤子上还都是泥巴。每回洗他垂钓后的脏衣物,我屡屡吐槽:真是有毛病:这么冷的天,跑去钓鱼,没有鱼也不知道早点回家,硬生生扛到傍晚才舍得回来,有时还通宵。先生性子急,但对钓鱼一事总耐心得很,每回听我吐槽完,也不说话,咧着嘴笑。

  我佩服他听完吐槽,还能保持一副"宁静致远"的豁达,看来垂钓是他的真爱无疑了。再者,每回见他把鱼弄回家,麻利处理干净,烹饪摆上桌,吃着他服务到家的美味佳肴,听着他讲述种种“钓胜于鱼”的乐趣,所谓“吃人嘴软”,以后见他每回出发钓鱼前晚,总是细致准备,莫名激动,话也变得多了,便随他去了。

  在我看来,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因为他们怀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走向江河、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钓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在先生看来,钓鱼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够体验未知的乐趣,尤其是在即兴随钓的时候,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条上钩的会是什么鱼,或是什么东西,是大还是小,这般满怀希望和博弈的憧憬,是喜悦和享受的。

  再者,耐心等待上鱼的过程,也会使人心中充满希望,时不时会幻想一下,钓上大鱼后该怎么遛鱼,以及钓伴那羡慕的眼光,光这样就能打消所有的疲劳,作钓一天都不觉得累。先生一边兴奋说着,一边摆出一副姜太公“钓翁之意不在鱼——愿者上钩”的豁达姿态。

  我后来发现,垂钓功夫和养育孩子有着异曲同工相似之处: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垂钓不仅是融化到青山绿水之间的乐事,也是遥寄“江水一线牵”的趣事。此后,我对先生刮目相看,也非常认同他去享受那份未知的喜悦,他每当有鱼获,到家后也会乐意大显身手烹饪一番。附某次煎鱼之趣:

  苏东坡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生活中真正温暖你的,不过是身边那个人,手中那一碗人间烟火。这些年,伴随先生的垂钓乐趣,我们一家也充分享受到食鱼之乐:红烧、清蒸、炖煮、鱼生...各式吃法尝遍。在饭桌上,我们一边品尝爸爸亲手钓来并烹饪好的鱼,其中便多了一份感恩的美味。一家人吃得兴起,父女俩常常会在饭桌上斗趣,比比谁更能朗朗读出更多关于“鱼”的古诗: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

  "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骆宾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餐桌瞬间充满欢笑与融洽。

  陪伴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用食物陪伴孩子更是平常的小事。而家常便饭(菜)就是我们的文化对一个家庭和睦最朴素的说法,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食而知味,在吃的过程中,彼此愉快交流联结亲情,这就是对孩子极好的陪伴。最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吃好一日三餐蕴藏一年四季的陪伴智慧。

  我曾问过先生的一些钓友:钓鱼人的乐趣是什么呢?钓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孤独?自由?还是翘首以盼去等待那份收获的喜悦?其实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先生的答案是:我只知道,爱好钓鱼有着另一种享受,在钓鱼的时候,我是自由的;在收获的时候,我是自在的。

  记得女儿4岁左右,某次在饭桌上一本正经昭告:我爸爸钓(做)的鱼,小时候,我吃腻了,长大后,我长惯了。孩子的话,令我们开怀大笑起来,或许这也是对父爱最好的回馈。

  今天是风清景明,慎终追远的日子。愿我们每一天都清明。

  昨天给阿爸打了电话,和他念着阿妈在世时,清明时节总要蒸一笼艾粄,全家围坐边吃边聊,谈笑风声。阿爸说:如今人不在了,你们记着她,念着她就好。

  是啊,没有遗忘,永远同在。

  我的老家在粤东地区,记忆中,清明节其实并非客家人传统祭祀、扫墓的日子。客家人约定俗成的是“春祭秋祀”,其中“春祭”一般从出年关(年初五)至元宵节期间,而“秋祀”(俗称“大清明”)一般从农历八月初一至中秋节前后。

  为什么客家人清明节不扫墓,选择在春秋祭祀呢?据记载,一是客家人多由中原迁居,散落在山区居住,耕地极为有限,逝去的祖先多葬于各个山头之上,坟头俗称“风水”。而清明值逢春耕农忙时节,“春争时夏争日”,所以时间精力上,不容许客家人清明去扫墓。

  二是客家人迁居的历史中,早年屡遭排斥,居无定所,生活较为贫困。所谓“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粥砵”,如果有孩子开学,学费不能赊欠的话,连下蛋的母鸡都得卖掉;清明春耕生产又得投资,此时扫墓,既无钱又无物,如何面对列祖列宗们呢?所以从财物上,也不容许清明去扫墓。

  既不用返老家扫墓,在这个风清景明的日子里,在家泡一壶热茶,和孩子一起翻看老照片,聊一场往事悠悠,让思念在心头发芽,让眷念化作一首清新而遥远的旋律,随风放飞天际,遥寄过往,万物清明。

  最怀念的人是母亲,她因病离世已经一年半,每当翻看老照片和视频,看到她的音容笑貌,恍惚她就在我的身旁,和我细细说着话。思绪把我带回老家的房前屋后,母亲栽种的萱草花快盛放了吧?

  

  记得在母亲弥留的最后一月,她的病情恶化,急转直下,医生告知我们时日无多,做好临终关怀。我在医院陪床,一度崩溃没敢直言相告,她似乎早已察觉,笑着和我说:咱不治了,回家吧!我和医生再三讨论后,听从了母亲的要求,她高兴得跟孩子似的,当即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在出院当天,她和同房病友笑着挥手告别,却没有说话,以往每回治疗出院,她总会意气风发和同房病友相互告慰叮咛一番:好好保重,一定会好起来。唯独这回,善良乐观如她,已经没有余力安慰他人。

  从医院回到家后,母亲喜欢安静躺床上,因为不能进食,她已经没有起床气力了,但她素来整洁爱干净,我们便帮她勤换洗衣物,她不愿我看见她羸弱的身体,坚持自己漱洗清洁。医生特别叮嘱:最后病重时,会痛苦抓狂,叫我们随时做好吗啡等止痛药剂。但直到最后,我们似乎没见母亲极度痛苦的样子,她总是静静躺在床上,偶尔咬着牙,我给她按摩,问她:疼吗?她呼着气咬着牙,紧皱的眉头没一会儿,又松弛下来。我知道,她想留给我们最后的倔强和坚强。

  陪伴最后的日子,每当母亲清醒精神好时,总喜欢静静听我们和她说话,父亲、阿弟和我轮流陪伴她床头,和她说着家长里短,说着那些有趣的人和事,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到她的生命如蜡烛般,一点一滴燃烧殆尽。在母亲去世前天,我和她说着话,她轻轻哼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客家童谣: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头一口塘,

  放条鲤嫲八尺长。

  长个拿来煮酒食,

  短个拿来告姑娘.....

  我分明看见母亲眼里闪着光,那不是眼泪,那是饱含着希望和憧憬的光。母亲临终前有太多不舍,她一生与人为善,勤勉朴素,诚如她教养我们的方式:从未打骂或大声责骂过我们。哼毕,她对我说:你小时候最喜欢我唱的这首童谣了,睡觉时唱、吃饭时唱、洗澡时唱...我笑着点头:是啊,现在我也唱给宝宝(女儿)听呢...母亲轻轻笑了,说:嗯,你要好好的,你们都要好好的。

  我听后鼻子一酸想哭,扭头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她摆手说自己要休息了。我轻轻给她盖上被子,告诉她我就在床前。我当时不知道,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直到去世,她再也没有和我说过话。母亲走的时候,我和父亲、阿弟三人在客厅吃饭,阿弟急急吃完,转身进房陪她说话,没多久听到阿弟失声痛哭:阿妈去了!

  我赶紧扔下碗筷,跑进房间,紧紧抱着母亲的身体,贴着她的脸,就像小时候她搂着我,亲着我一样,用温热的手轻抚她消瘦的脸颊,合上她的双眼,那一刻:我看见母亲舒展的脸,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好看......

  如今,母亲已经离世一年半,我也从以泪洗面的悲恸中慢慢走出来,该说的话该流的眼泪都有所归宿,所有的悲哀和思念静静流淌。在母亲过世一周后,我们家养的拉布拉多狗狗-大饼也突发疾病死去。我们在家附近一荒废的公园(女儿美其名曰:荒岛),为它安置了一个温暖的坟茔,那是它平日最喜欢溜达玩耍的地方,女儿说:大饼和外婆在天堂相聚了。是嗬!母亲生前如此喜爱大饼,他们或相聚美好的天堂。

  母亲过世后,我常想,生命的消逝带给我们活着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所谓生命可贵,但只有生命逝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那个生命、那样的呼吸、那独一无二的声音不复存在的滋味。人到中年,虽属生命长河中强壮的阶段,但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时,都一样无力,每个人都向死而生。

  后来,我在柴田久美子《善终守护师》一书中读到:“幸福的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有梦想、有人支持最后的生活、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想到这些年在母亲病重时,我庆幸自己一直和她好好相伴,好好相送,好好放手,最后让母亲走得安详。而今,我们也将带着母亲的夙愿和梦想——好好生活。

  “妈妈,我们去荒岛探望大饼吧!”一边翻看着老照片,女儿的话唤醒了我。爸爸接话:好主意!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前往家附近的荒岛公园,采下一束大饼喜爱的野花,去到大饼的坟茔。去到发现那片荒地已被开垦成一片片的菜田,原埋葬大饼的地方,被种了一棵高大的桑葚树!“哟嗬!物是人非,看来大饼已经变成一棵大树喽!”爸爸说。我们都笑起来,把采给大饼的那束野花放在树下,朝着那棵桑葚树虔诚默念:大饼,好久不见。

  从荒岛回家的路上,女儿提议说:去吃个雪糕吧,大饼生前最贪吃,最爱看我吃雪糕。嘻嘻!爸爸摸摸女儿的头:你这小馋猫,由头真多,去吧。我说:明天做个外婆拿手的好菜——酿豆腐吧。父女俩齐呼:我看行!

  

  上周末,女儿因找不到伴儿玩,有些落寞说:太难了!现在周末好朋友CC和YY,都在上补习班呢。爸爸说:要么也给你报班?答:算了,我还是和你们一起玩耍吧。这个学期的每个周末,我们依旧和女儿约定半天去放松,我们或一起去参观画展,一起去逛博物馆,一起去户外踏春赏花,让孩子松弛有度迎接中考。

  临近中考,很多家庭普遍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学科补习班,去查缺补漏。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一朋友甚至直言:不推一把,孩子如果考不上好的高中,他将来埋怨你,没有在学习关键时候推他一把。怎么办?

  一位朋友转发了一段励志格言,想以此鼓舞孩子:儿子,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的自己。孩子回她一个“翻白眼”的微信表情包。朋友和我聊说:这是啥意思?我用心良苦,想鼓励他,难道错了?答:道理都对,说了等于没说,没鸟用。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这是“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呢?当下,父母普遍都有一个雄心,想未雨绸缪帮孩子规划好就学、就业,乃至婚姻大事等整个未来,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

  事实上,如果我们和孩子当下都不能做到心意相通,又如何能主宰孩子的未来呢?无论鼓励还是推一把,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要我做”,都是本末倒置,父母换位思考就会明白。比如,你在工作上要达成某个目标,是否仅被领导推一把就能心想事成呢?答案并不一定。因多一个人做事的动力,更多取决于自己的内在动机,即你的意愿和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并非外力。

  我们期望孩子努力,可以营造家庭松弛的氛围,赋能孩子选择的自由,更能成全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愿意自己去努力,去体验,他才会基于自己的选择,是走好自己的路,去面对未知和挑战。所以,对于中考冲刺阶段,父母能够坚定做到不打扰,不分散孩子的心力,已是最大的成全。

  上周三,女儿晚自修回家后,兴致勃勃对我们说:五门副科(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都顺利通过,这回可以报某所心怡的高中喽!我们开心给她点赞。她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回个表情包:谢谢,距离买房又近一步!哈哈。

  在孩子是否选定目标校的问题上,我和先生一直认为顺其自然就好,全然接纳孩子自己的决定,哪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也是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

  

  中考要不要推一把孩子,其实背后也道出为人父母根深蒂固的忧患意识。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我们会习惯用忧患视角去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

  不忧患,工作就会落后,最后被淘汰、被裁员;

  不忧患,不努力买学区房,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不忧患,孩子便考不上好的学校,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

  基于忧患意识驱动的升学焦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教育的终点是什么?是否仅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这一点需要父母诚实面对自己:如果你认为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就是教育终点。试想想,这是事实吗?时代正快速发展,教育生态链也在与时俱进优化,新闻和数据显示,毕业无法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升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面对的事实。面对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一个人只有学会学习,懂得终身学习,才能赢得自己。

  说回“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典故,其出自于一个骄傲自大的将军,因听信下属阿谀奉承和谄媚之言,数年来一度荒废练功。直到某天狼烟四起、兵临城下时,才急忙临阵磨枪,结局自是落荒而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真相是:“临阵磨枪”——磨也不光呀。

  学习好比攀登,一步一脚印,实事求是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试想想,如果学习真能“临阵磨光”,为何不让孩子直接读初三或高三,而要从初一/高一开始呢?!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事实:世界是多元的,无论是否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这和一个人是否活得幸福,并不完全对等。哪怕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也一样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未知,一样需要经历磨难,才能走有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而对于父母而言,我们和孩子各自独立,未来属于孩子的世界,并非我们能够想象,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高中,努力的程度都要由孩子自己去选择、去体验。

  想起今天的午饭桌上,我从厨房端出炖好的一盅西洋参汤,想让孩子喝些健脾益胃,结果孩子立马来一句:我不喝。当时我感到有些失落,本想劝孩子好歹喝两口,但立马觉察到:炖汤是我的事儿,喝不喝是孩子的事儿。于是,转念对她说:你不喝,那我一人喝两盅,赚到喽!女儿笑笑回:妈妈真好。便自顾取了一盒爱喝的H源橙汁喝了起来。

  这件小事儿,让我觉察到,自己还是时不时会不自觉去打扰孩子,错误的想法或做法如影随形。这也提醒我,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只有对亲子相处的细节保持觉察,这样才能打破自身忧患的陷阱,少些内耗。因为相较外在环境种种压力,能够和孩子一同耐心安住当下,找到内在的力量,才是助力孩子更好前行的保证。

  比如,今天的午饭,我想劝女儿喝两口汤,这是我的期望,但对于孩子而言,她连一口都不想喝,所以她选择拒绝,这是她的需要。如果我硬要孩子喝上两口,孩子也因为我的要求或付出,勉强喝上两口,结果是:孩子和我都会感到别扭——孩子满足的是我的需要,并非自己的,或许她以后在我面前,再不乐意诚实表达自己。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纠结和痛苦。因为我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切断了孩子“不喝”的体验,孩子便如“提线木偶”般,断不会生长出自我负责的能力。这真是得不偿失啊!

  幸运的是,孩子诚实拒绝了我,她一直成长在被允许的环境中,乐意表达真实的需要。她的拒绝,也让我及时觉察和调整了自己,做到悬崖勒马。事实上,在和孩子相处中,我们如果对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成效”保持觉察反思,就会发现一些习惯的做法和想法背后的纠结或较劲,通常都隐藏着对关系的伤害和真相的洞察。因为真实联结的爱是轻松自在、界限分明的。

  再比如:作为成年人的你,明明知道晚睡习惯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吗?如果你晚上加班或刷剧导致失眠,伴侣还在一旁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通常不可能。

  那怎么办?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又或自行安睡,不评判打扰,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被爱,才会对自我改变持“开放”态度,如果一个人总接受到被挑剔、被要求、被瞧不上,通常不会做出任何改变。所以有爱的关系和陪伴,正确的姿势是:关注,但不打扰。

  同理,在面对孩子学习是否冲刺的问题上,好比一粥一饭,我知道,自己再操心也无力做到让孩子更努力或更用功一些。我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每一天和她愉快相处,允许她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节奏去选择,去尝试,从而学会自我负责。诚如尹建莉老师说:只有当孩子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她知道自己怎样都是被父母接纳的,她的心思和能量不被分散,才会全部放在自我成长上。

  上周末,女儿学校要求毕业生最后一次返校进行体育集训,以便为下周的体育?中考做好准备。

  上周五放学后,女儿告诉我们:不想返校参加最后一次体育集训。原因:反正我选定的两个体育项目,稳稳地可以拿高(满)分了。

  我听见女儿的回答,内心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如果参加体育集训仅仅为了拿满分,孩子每次面对体育运动该是多么痛苦啊。

  我把老师的要求截图转发给女儿,通知说:本次训练是体育中考 (4月XX上午考试) 最后一次训练,给孩子们进行最后的考前注意事项讲解及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希望家长们排除万难调整好上课时间,为下周的最后一站体育考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在此也预祝孩子们保持最佳的状态拿到最佳的成绩!

  转发后,我告诉女儿,如果决定请假,考虑清楚后告诉我。没过多久,女儿隔着房间喊着说:妈妈,我还是去参加吧,你帮接龙一下。

  其实,我们已经做好孩子不去参加最后一次体育集训的准备,尤其是爸爸,直言鼓励孩子放弃,当然一方面原因是我们关注到,孩子对自己所选定的体育项目,比较有信心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可问题是运动的重要性,如果仅为了一次中考,孩子是否失了对运动本身的乐趣呢?

  上周末,当女儿参加完最后一次体育集训,我们母女相约一起外出午饭,散步在路上,我和女儿来了一场对话:

  我:宝儿,今天最后一次体育集训,感觉如何呀?

  女儿:累S累S哟!

  我:有没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儿?

  女儿:呃,今天没有分组练习不同项目,我和同班同学一起练的,挺开心。

  我:哦,怎样开心法呢?

  女儿:玩得开心,大家都没练报考的项目,各自耍宝,放松心情吧。

  我:哦,教练让你们在最后一次集训放松,为了让你们体验多些运动的乐趣?

  女儿:妈妈!没觉得运动是有趣的事儿,为了拿高(满)分罢了。

  我笑笑:如果为了拿高分,目标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女儿:目标很重要,过程见证努力,一样重要吧。但过程不好过,哈哈!

  女儿说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结果(成绩)的重要性,孩子心知肚明。在学习工作中,“结果导向、以终为始”一直是颇受大众推崇的做事方式。即:无论做什么事,设定一个目标或要达成的结果,过程全力以赴。其实,“结果导向、以终为始”这种方法常常被误解,其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追求目标或结果,而在于懂得从目标或结果出发,去持续享受动态的成长过程。

  

  我们听到“过程比结果重要”这句话,通常或是在结果不尽如人意,或对结果没有什么把握的时候。所以,人们会认为它充其量是一句安慰人的话。我们更进一步想想,如果一个人能专注投入享受过程,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能坦然接受,是否更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呢?

  反之,如果仅为了追逐某个结果或目标,在每一步的过程中,都想着最终的结果,我们就会陷入焦虑和急于求成中,结果反而事与愿违。好比,你在为某个重要的考试做复习,每看完一个知识点就想着是否对自己通过这个考试有帮助,最后的结果就是终日惶恐不安,怎么都复习不下去了。

  我和女儿一边走,一边分享自己幼年时,在农村种庄稼的经历,春天播下花生、黄豆、稻谷,只管浇水、施肥,到了秋天,自然会收获硕果。春种-夏长-秋收,结果并非一步到位,如果善于体验耕种过程的乐趣,结果哪怕失收,也是一件乐事儿。

  女儿说:嗯,好比我选定的两个体育项目,从开始距离目标较远,跳远从2米到2.2米,蛙跳从6.2米至接近7米,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小结果,每一次进步也是一个小过程!过程本身也是结果,嘿嘿!

  我点头赞许:是啊,聚焦于过程和体验,心态会更积极,也更容易实现结果。想想看,假如有人一开始就告诉你一个确定的结果,比如,告诉你中考成绩理想或不理想,告诉你5年后、10年后、20年后,你会拥有的工作生活状态...你的人生被安排得一目了然,你会有持续探索和追求的动力吗?

  女儿:那就直接躺平啊,哈哈~

  是啊,如果跳过人生所有的过程,给你一个最终想要的结果,不能认识到过程胜于结果的价值,这就好比黄粱一梦呵。

  我们总习惯于“成败论英雄”,疲于奔命去追逐各种各样的结果,又会因为追逐过程的不顺利而焦虑、不安,因为结果的不如意而失落、沮丧。殊不知,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很多事情,真正的乐趣恰恰就在过程的体验当中,比如,解一道数学题,是别人直接把答案告诉你,还是自己走完解题过程,更能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呢?又比如,看一部小说或电影,自己结合过程中层层推进的故事情绪去探索,远比被人提前剧透,更能体验到乐趣啊。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做到享受过程,接纳任何结果,通常也会发现:你会比想象中更勇敢、更从容、更丰富,因为事成,可喜;事不成,亦无悔。因为享受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

  

  本文来源于:月儿弯弯 父母成长驿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