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家被灭,可爱的他们依旧为国守疆一生,历经血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原标题:国家被灭,可爱的他们依旧为国守疆一生,历经血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上次写的是东汉“十三将士归玉门”事情,今天再来讲讲唐朝中期的安西都护府守军,安西白发军及武威郡王郭昕。郭昕出身名将世家,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亲侄子。是安西都护府最后一任都护。中华儿女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守疆的战士:安西白发军武威郡王郭昕。

  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创立的,最大管辖范围包括天山南北、葱岭以西至达波斯,武则天称帝后,把它一分为二,设立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主要是统辖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安禄山、史思明率领大军起兵反唐,历经8年才被平定,给唐王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叛军曾一度攻陷大唐东、西两京,唐玄宗李隆基带着宗室贵族们逃出长安,到川蜀之地避难。史称:“安史之乱”。

  太子李亨被在灵武登基称帝后,史称:“唐肃宗”。为了快速平定叛乱,唐肃宗从西域的安西、北庭都护府抽调了大量的士兵回来平叛。同时还从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安西、北庭两府大批士兵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使得西域整体军事防御下降了很多。

  一直对河西走廊、西域垂涎已久的吐蕃,看大唐王朝内乱,同时还把镇守西域的守军大部分调回平定内乱,虎视眈眈的吐蕃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公元760年,吐蕃趁机出兵,攻下大部分河西走廊。

  公元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看到了吐蕃的危害,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连西域等地都将不再属于大唐了,于是,他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时任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的郭昕,被封为安西四镇节度使留后,前去巡抚河西、安西等地。

  吐蕃刚开始认为,占据了河西走廊,切断了西域诸地与内地政府的联系,应该很快就能攻下西域诸地。但是没想到唐王朝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控制着遥远的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只是,此时的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已经无法直接与中央政府取得联系了。

  安西四镇与北庭两地,郭昕与李元忠的带领下,与沙陀、回鹘相依,使得吐蕃久攻不下。同时,郭昕与李元忠积极想办法与中央政府取得联系。公元781年,郭昕与李元忠两人一起派使者从回鹘借道,到朝廷汇报西域军事现状。

  此时,唐朝的皇帝已经换了2代了,现任皇帝是唐肃宗的孙子唐德宗李适(kuo)。唐德宗非常高兴,能再次见到失联近16年的安西、北庭两府使者。朝臣们被他们这种“舍身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唐德宗本人都为之感动。但是朝廷没有能力派遣救援大军前往救援,所以,只能在精神上激励他们,于是,下旨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加封武威郡王。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公元784年,唐德宗加封郭昕、李元忠为检校尚书左、右仆射,郭昕由四镇节度观察使升任四镇节度使。此时,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公元787年,唐德宗派遣大臣借道回纥前往安西,表明朝廷并没有放弃西域,以激励坚守安西将士。

  公元790年,北庭都护府的陷落。从开始之乱开始,北庭都护府在没有中央朝廷的支援下坚持了35年之久,实属不易。而安西四镇却要独自面对强大的吐蕃,在没有后援、没有策应的情况下,武威郡王郭昕也是独木难支、无力回天了……

  公元808年,安西四镇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可以据守的城池--龟兹了。吐蕃大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这个时候的安西军,个个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兵了,因为他们在武威郡王郭昕的带领下,已经坚守西域53年了。在吐蕃的强攻之下,安西大都护、武威郡王郭昕,与所有的安西军将士,历经血战,最终血染龟兹城,为大唐流了最后一滴血。

  最后,想说一句,我们身处和平时代,但是不应忘记远在边疆为国守疆的解放军战士,因为,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祖国强盛,他们便安好,他们若安好,我们便有晴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