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 无数人践行雷锋精神 建国际化成都 大家都该有雷锋精神

  今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新时期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如何把“学雷锋”转化为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的实际行动?记者昨日采访了数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就新时代雷锋精神如何体现各抒己见。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若春:

  践行雷锋精神有丰厚的土壤

  “雷锋精神没有失去时代特征。”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若春兴致勃勃地聊到了雷锋精神。有人说,雷锋要是搁在现在,恐怕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落伍了。对此,童若春并不赞同。她认为,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将越来越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感召。

  “雷锋当年的所作所为,真正放到我们现在,也是社会必须的。”勤奋好学、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些不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精神品质吗?虽然雷锋做的都是帮人送东西、帮助迷路的孩子、帮助遇到困难的群众、扶老人过马路等这些平常的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难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就不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搀扶了吗?

  “践行雷锋精神,我们也有丰厚的土壤。”童若春回忆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数的“80后”、“90后”投身到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当中去。这不仅证明了他们这一代人能够勇担历史重任,还真实地反映出优秀思想品德的传承。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兴平:

  把学雷锋转化为

  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杨兴平在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在青少年教育中,要创新思路,把“学雷锋”转化为青少年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五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鼓舞一代代中国人,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雷锋精神都有强大的生命力。

  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王诗文:

  雷锋精神是向善

  “无论在什么年代,雷锋精神都是应该学习和提倡的,因为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勤俭节约等等都是传统美德。你说面对有困难的人,大家难道不应该帮助吗?”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王诗文的话非常朴实。在她看来,新时代的人们学习雷锋精神最主要是应当建立一种向善的价值取向,“在做事情之前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别人带来损害,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向善,这应该是社会与人的底限。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考量,我想这个社会可能会少很多问题。”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

  新时代更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已经逝世50年了。但他的许多精神仍影响着很多人。”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曾经在高校任教。在他看来,雷锋精神本身就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虽然雷锋已经离开50年了,可不能让“雷锋精神”也离我们远去,新时代更加需要雷锋精神。在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应该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

  雷锋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无论是哪个时代,不都需要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吗?陈放说,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鲜活范例,他们身上也真真切切地体现出雷锋一样的精神。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应该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而激发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引导人们做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成都市质监局副局长多央娜姆:

  建设国际化城市

  需要深化雷锋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市质监局副局长多央娜姆认为,成都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国际化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各行各业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需要大力倡导雷锋精神,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钉子精神。

  多央娜姆说,重温雷锋日记,那些感人的话语仍然有时代的生命力。雷锋精神是跨越时代的精神坐标,在新时期学习雷锋,要结合自身实际,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当事业来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人生价值。学习雷锋精神,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家庭美德教育,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更加良性发展。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张晓梅:

  “随处随手”学雷锋

  在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张晓梅看来,“学雷锋”实际上是倡导一种良性的社会道德。“新时代雷锋精神体现在每个人‘随处随手’的行动中,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多为他人着想,不要让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公德,我想这是雷锋精神在当下社会的意义。”她举例谈到,比如在公共场所使用完公共设施,应尽量打理干净并放还原处,以方便下一个人的使用;在停车的时候不要只图自己方便,随意摆放车辆而影响其他人、车的进出,这些小细节都是能为社会带来良性互动的公德之体现。

  “通过‘随处随手’的行动,将之内化为一种精神,一种超越自身、关注他人的精神,养成为他人付出、为社会贡献的心境。”张晓梅说。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刘祎 李娅 陈伟 北京报道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