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出生入死(二)

  《道德经》:

  出生入死。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

  这个世界,只有生、死这两件事是注定的。

  不仅是人,还包括事。

  人的很多烦恼来源于“轻生”、“恶死”。人很难与自然的客观规律去抗衡。

  有人会想:那么不就是说,任何事情包括一个个体、一段关系、一个项目,这些事物注定会消亡?

  如果以人类现在的知识结构理解来说,是这样的。

  人们规定了一种事物的状态叫做运动。

  更有意思的是,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根据选择的参照对象来评判,如果这个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这叫做“相对运动”。

  所以,物体具体动与不动要看其所选的参照物。

  “生”、“死”这两件事也是这个道理,它是有参照物的,只不过这个隐形参照物已经固定在了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我们在显象的意识空间里“看着高楼起,看着宴宾客,看着楼塌了”。

  人们都喜欢“起高楼”和“宴宾客”,享受事物生长的过程,总是希望这种好的事态能够长久下去。

  但,很多时候,事物的发展如逆水行舟,当事物发展平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步入了衰退的开始。

  “不强生,不恶死”,这本是每个人依据客观规律而应有的意识和心理准备。

  可是,“聪明”的人因为贪、执、妄,他们无法接受事物的消亡,他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硬拔”措施。

  《学经》说:

  伤病之人,子欲生之,反促死之。疾以致病,子欲讳之,必促张之。屋梁将倾,子欲扶之,反促崩之。纸衣腐食,子欲兴之,必促弃之。

  一个人受伤、生病,应该怎么办?

  治疗和修养。

  有的人治疗到了一定的程度,会觉得自己没事了,然后迫不及待要恢复到原来健康的状态,所以他采取了大量的康复运动。

  其结果呢?

  他不尊重身体恢复的客观规律,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身体,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是直接导致生命的消亡。

  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

  身体虚弱的本质是身体无法承载高能量,导致能量比较低。

  身体慢慢恢复的过程中,对应能量的承载力也在增强,如果这时候你强行加入很大的能量,这股能量超过了你身体能承受的极限,结果导致:

  身体的崩塌。

  所以,“伤病之人,养重于生焉,求生而不知养,其死也不久焉。”

  “伤病之人”只是一个隐喻。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很多情况下会分不清当下情况和事件的性质,按照自己贪念和虚妄之心去胡乱操作。

  比如,你因为信用问题导致公司业绩受损,你诚挚道歉后,看着舆论风向有所缓解,你的贪妄之心就起来了,自己想快速崛起,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高调操作,试图掩盖之前的负面言论,可结果呢?

  做得越多,出错的机会就越大。

  因为,大家都还在盯着你,你这么高调一不小心就会再次陷入风口浪尖,那么,那时候就是问题的叠加了。

  正确的做法是“修养”。

  你就是沉下心来,让时间冲淡一切,在这个过程中,你好好打磨自己,打磨你的服务和产品,等待时机再以真诚、务实的方式再次复出。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好的结果。

  其难点是要按耐住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关于趋势,人们更喜欢去寻找上升的趋势,比如广为流传的那句名言: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人的情绪和事业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看清趋势,顺势而为,这的确是英明的决策。

  关于趋势,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就是雷军。

  在一次采访中,雷军表示:

  后来雷军的投资公司命名为“顺为资本”,意味着要顺势而为。

  大家都想借趋势的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趋势,除了人们总是想着寻找好的趋势,顺势而起,还有另一种趋势:衰退的趋势。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二相的,我们不能只看单一有利的一面,还要察觉到在趋势中不利的一面。

  房梁将倾,其势使然,非人力所使然,子欲扶之,不若让之。

  现实中很多人留恋着昔日的美好,即使一个项目、一段关系,已经发展到了“收”、“藏”下降趋势的阶段,可偏偏是人们喜欢“贪旧日之功”、“顾往日之情”,想方设法要逆趋势而为,强行“输血”。

  比如,疫情期间的餐饮、娱乐、旅游产业,如果不转换模式或者收缩体量,只靠着毅力苦苦坚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望洋兴叹,在大的趋势面前,你无能为力。

  好的趋势我们要顺势而上,不好的趋势我们要顺势而下。

  《学经》:

  不强生不恶死,知势而不违,以留其位以离其害,顺德而为,以泽他物。此为和美之德行焉。

  做事情不要强制生长,也不要厌恶死亡,知道趋势不可以逆转,就要离开这个位置,远离危害,顺着自然规律做事,去寻求新的生机。这是和美的行为做法。

  及时止损,是一种智慧,能体现出对心性的把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