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为什么是10段线而不是连续的?

  现在打开地图算一下,你会发现南海诸岛所属的线其实是十段线,而不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九段线。早在2014年,我国公布的竖向地图就用十条虚线代表南海领土。事实上,南海诸岛所属的线一开始并不是9段,而是11段,而且都不是连续的实线。

  

  在我国还没有专门出版国家地图的机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民间公开出版的地图上用“分段线”来标示南海岛屿。从1934年当局决定公布南海领土图,到1945年日本战败,南海诸岛主权归还中国,到1948年2月,标有“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十一段线”公开发布。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中间这么久。这其实是因为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实地考察和竖立主权碑,而且接收岛屿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当时还组织了一支专门的舰队前往西沙。同时,需要指派守备人员,调整各岛群名称。例如,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而南沙群岛则成为原团沙群岛。

  

  目前,南海200多个岛礁统称为南海诸岛,主要由4个群岛组成。除了刚才提到的南沙、西沙和中沙群岛,还有东沙群岛。前三个都分海南省,最后一个分广东省。

  当然,你随时打开地图都可以看到,南海诸岛的归属线已经从原来的“十一段线”和“九段线”变成了现在的“十段线”。但“段线”的缩小并无实质性变化,其形状一直呈U型,故台湾省及其他国家也被许多人称为U型线,无论是否属于范围线是实线,还是虚线,代表着我国领土不可侵犯,而使用“分段线”只是我国标示本国领土内海域权益的一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新版中国地图相当于继承了之前的“十一段线”,但1953年取消了越南与海南岛之间的两条线段,第十一条线段改为改成了只有9段,前几年又改成了10段线。目前,十段线的位置在西沙与越南之间、南沙与越南之间、南沙与印度尼西亚纳土纳岛之间、南沙与马来西亚之间、南沙海槽、南沙与菲律宾之间、马尼拉海沟和北中国海。吕宋海槽、巴士海峡及台湾岛东部。

  一直以来,我国对海南岛的所有权都是国际公认的。无论是近代的“十一段线”,还是新中国的“九段线”和现在的“十段线”,很多其他国家公开发布的地图也与我国的“段线”的标示,以及南海诸岛的归属线,实质上意味着南海主权属于中国,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还是巩固海防、维护国家安全,南海诸岛的地缘重要性,相信普通民众都知道一二。邻国的航空运输必须经过该地区。同时,它也是香港、广州、新加坡和马尼拉三角航线的中点。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早发现南沙群岛的人是中国人,因为中国学者在太平岛(南沙最大的岛屿)上发现了古人留下的刻有秦汉米字图案的硬陶群岛)一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国记录南海诸岛的时期了。事实上,在相关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我国南海诸岛的文字描述和地图注解,它们的存在足以摧毁一切争议。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部。汉南北朝时称涨海、沸海。直到清代才逐渐被称为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也是所有近岸海域中最深(平均水深可达1212米,最深处5559米)、最广海域(东西近1000公里,南北近2000公里)在我的国家。其约350万平方公里的自然海域中,有210万平方公里全部在我国领海内。

  南海海底地形较为复杂,南海盆地本质上是断陷盆地。海床的北部、南部和西部为前缘大陆架,外缘为大陆坡,如海槽、海山、海沟等。所有地貌都在陆坡上。在南海,有200多个无人居住的礁石和岛屿。除了属于我国的部分,南海还有阿南巴斯群岛和纳土纳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