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都确诊癌!这6个习惯劝你趁早改!4种“干预法”,帮你阻断胃癌进程

  当你出现胃疼、反酸、烧心这些症状时,是否担心过胃癌来“敲门”?前不久,小编就看到一则案例,一家四口人确诊癌症,三人都是胃癌!

  案例

  汪女士今年54岁,几天前刚刚完成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这是她三年来第二次实施这项手术。

  

  而在询问病史时,医生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汪女士并不是家族中唯一一个癌症患者。

  20多年前,汪女士的母亲被查出卵巢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不久后汪女士的阿姨也因腹胀、腹痛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胃癌,需切除大半个胃。

  一直保持体检习惯的汪女士和她姐姐则于去年和今年先后被查出早期胃癌,顺利在内镜下实施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医生解释道,目前普遍认为,胃癌具有家族聚集性,较普通人高2-4倍!因此,尤其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而言,不仅要定期体检,还要警惕胃部发出的“预警信号”,以免拖到晚期,无药可治~

  那胃癌来袭,有哪些预警,如何识别?

  1

  得胃癌之前,胃都经历了什么?

  早期胃癌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但晚期则低于10%,但胃癌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要经历4个过程,我们都应该了解:

  1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壁组织从外向内分为四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只累及和食物密切接触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多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或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的。

  小贴士:可能出现轻微的上腹痛,尤其是餐后疼痛明显,并伴随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2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持续遭到侵扰,局部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愈合,会逐渐波及胃粘膜的固有肌肉层,造成腺体萎缩,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小贴士: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接近3%,患者常出现上腹痛、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人群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肠上皮化生

  当胃黏膜细胞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时,会触发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在修复时,萎缩的胃黏膜腺体会逐渐被肠粘膜腺体细胞更换,这种现象就是肠上皮化生。

  

  小贴士:肠化生的癌变率接近5%。其中,不完全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需要定期进行内镜复查,积极控制或切除,阻断其发展成癌。而肠化生人群常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嗳气、烧心等不适症状。

  4异型增生

  若是肠化生没有进一步得到控制,胃黏膜严重受损,胃功能大幅下降,则可能出现细胞异型增生,这是胃癌前的最后一步。

  

  轻度异型增生有20%癌变率;重度异型增生有70%癌变率。因此,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治疗,甚至需要手术切除。

  小贴士:异型增生患者也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提醒:当出现不定时的上腹痛,短期内经常呕血或者排黑便,突然消瘦,一定要警惕胃癌找上门,及时就医检查。

  

  2

  6个习惯

  正在一步步加速胃病进程

  从胃炎到胃癌,与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下面这些加速胃癌发生的习惯,看看你有吗?

  1共餐制

  一起聚餐,从不分公筷,甚至还互相夹菜,很容易造成幽门螺旋杆菌(Hp)传染。

  而Hp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破坏胃黏膜,不仅可以引发胃黏膜炎症,还会使胃癌风险升高4~6倍!

  

  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消毒、分餐制、少吃生食等能有效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2晚饭过迟

  晚饭吃太晚,胃还没有完全排空就去睡觉,会导致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损伤胃粘膜。

  日本东京大学对30~40岁的胃癌患者的一项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其中83.4%的人有晚餐不规律的习惯。

  建议:从晚餐进食到睡觉应间隔4小时以上,让胃排空。

  

  3吃太饱

  吃得多,胃的工作强度就大,久而久之,胃内环境变差,动力减弱;不仅如此,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没有修复机会,易产生炎症,长期如此,糜烂、溃疡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吃饭吃七八分饱足矣,觉得胃里还没有装满,但可吃可不吃。

  4口味重

  论美食,那就是我大中华最优秀,酸甜苦辣咸,各式各样都有!但很多人的喜爱“重口味”却非常伤胃,比如:

  *爱吃腌制类食物:咸菜、火腿等都是高盐食物,渗透压较高,会对胃黏膜直接造成伤害;

  *爱吃麻辣食物:会让肠胃产生烧灼感,易致胃食管反流和便秘问题;

  *烧烤过程中有致癌物释放,像丙烯酰胺,会使胃癌风险翻倍!

  

  5爱喝浓茶

  很多人觉得茶要泡得浓浓的才“够味儿”~殊不知,过多的咖啡因、茶碱等会刺激胃壁细胞,导致胃酸过多。长此以往,胃黏膜会受到刺激和损害,造成炎症、充血、水肿、糜烂,甚至胃溃疡。

  建议:健康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比较适宜的。

  

  6压力和不良情绪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长期的压力作用,会使得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胃的生理活动。

  可出现胃酸分泌过度、十二指肠液反流减少、胃的蠕动发生障碍等不正常现象,也就削弱了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功能,更易出现炎症、糜烂甚至发生溃疡。

  

  3

  4种干预法,阻断胃癌变的道路

  查出胃炎该如何阻止它继续进展,甚至癌变呢?下面这些方法都可以参考:

  1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增加胃炎癌变风险的“助推器”!而18~40岁这个年龄段可获得最大的收益。

  因此,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每年做一次碳13呼气试验,查出有感染的,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四联疗法”进行清除。

  

  (仅供参考,具体谨遵医嘱)

  2维生素C+维生素U,修复胃黏膜

  维生素C,不仅能抑制胃酸分泌,有效保护胃黏膜,还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促进胃黏膜修复;维生素U又叫“抗溃疡因子”,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很强大,利于胃溃疡、胃粘膜糜烂等疾病的复原。

  甘蓝、花菜、白菜、菠菜、莴苣等蔬菜就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U,日常可以适当多食用。

  小贴士:《中国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推荐,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200mg,如果每天达不到这个量,可以选择补剂补足。

  3黄精玉竹茶,缓解胃炎胃痛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鸿谟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患者可用黄精和玉竹制成养胃茶来进行调理。

  益气滋阴养胃茶

  做法:取5g玉竹、5g黄精,用250ml清水煎煮30min即可。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黄精可益气养阴,玉竹也可养阴,这里的“阴”即消化液。两者搭配使用,既能恢复胃分泌胃酸的功能,也能恢复胃的消化功能,甚至可预防或逆转肠化生。但具体请遵医嘱。

  4定期做胃镜检查

  40岁以后,胃癌逐渐高发。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如果没有胃病表现及不良饮食习惯,可3~4年检查一次;如果有胃炎、胃溃疡等基础疾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而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我是大医生官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