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朝东魏、西魏之争,获胜的为何是开局处于绝对劣势的西魏?

  原标题:北朝东魏、西魏之争,获胜的为何是开局处于绝对劣势的西魏?

  公元534年,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做权臣高欢的傀儡,逃到关中投奔军阀宇文泰,高欢随即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元修在年底被宇文泰所杀,宇文泰在长安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

  两魏对峙之初,东魏继承了北魏完整的官僚体系,大部分的疆域、人口,而作为军队绝对主力和核心的鲜卑士兵,绝大多数在高欢的掌握之中,再加上他收拢了此前控制朝政的权臣尔朱荣、葛荣的残部,故而在综合实力和军力上都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反观西魏,追随孝武帝出逃的鲜卑兵不足万人,宇文泰控制的关陇地区,大部分是人烟稀少的贫瘠之地,曾经富庶的关中也在兵祸连接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民生凋敝,处于绝对的劣势。

  然而,经过分裂之初的几次大规模战役,双方互有胜负,但都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进入了僵持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竟然以不可逆转的态势逐渐地向西魏(北周)一侧倾斜,最终的结果是由继承西魏的北周灭掉了东魏的继承者北齐,进而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隋王朝和强盛的唐王朝。

  为何最终西魏能够胜出呢?原因很简单,宇文泰为首的统治集团清醒的认识到,经历过数百年的战乱之后,鲜卑也好,其他胡族也罢,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不具有任何优势,汉民重新变成了决定性的力量,于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发、利用汉民的潜力,从而让西魏走上富强之路。

  从内政方面来看,宇文泰任用苏绰为大行台左丞推行周朝的官制和制定六条诏书,要求地方官员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六条诏书的精神来执政,“治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在确保民生的基础上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从五胡乱华到南北朝,单纯是胡族相互之间和内部的残杀就已经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损失,再加上胡族比起汉民来更擅长打仗,故而为数不多的胡族基本上都在军中,西魏的农民主体仍然是汉民,内政的举措自然是针对汉民的。

  从军事方面来看,建立以汉族士兵为主体的二十四军制。如前文所说,西魏在立朝之初就面临鲜卑士兵严重不足的窘境,大规模从汉民中征集士兵,增强朝廷的军力是必然的措施。宇文泰在军中设立六位柱国大将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设置两个开府仪同,共二十四位开府仪同,史称二十四军制。由于这种军队制度在征集士兵之时并没有胡汉之分,并且直接隶属于皇帝本人(禁军),故而成功的融合了西魏胡汉双方的力量,为西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反观东魏,朝廷内部的汉族官僚集团虽然处在上升阶段,希望通过压制、削弱鲜卑贵族集团的势力来加强皇权,但遭到对方的全力反击(叛逃南朝并造成“侯景之乱”的侯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鲜卑勋贵为代表的胡族在朝廷和军队中都仍然占据优势地位,东魏非但没有实现胡汉和解与融合,反倒造成更加严重的对立和混乱。

  此消彼长,最终获胜的自然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西魏。

  公元577年,北周(西魏的继承者)攻灭北齐(东魏的继承者),为两魏之争划下句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