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传奇人生

  原标题: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传奇人生

  俾斯麦(1815年4月——1898年7月),本名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他先后担任了普鲁士王国的宰相和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作为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自己任内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老牌容克家庭,自幼便练就了强健的体格和坚毅的性格,崇尚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显著特点。

  柏林大学毕业后,俾斯麦没有选择留在呆板的柏林,而是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开始经营。和其他的容克贵族一样,俾斯麦在政治上属于顽固的保守派,强烈要求实现德意志各个分散邦国的统一。

  1851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议会的代表,更加看清了这个松散组织的实际面目,坚定了自己实现德国统一的决心。

  1859年起,俾斯麦先后担任驻俄国公使和驻法国公使。因此,他在这段时期清楚地了解到俄国和法国的真实实力和国情。

  1861年1月,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成为了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史称为“威廉一世”。俾斯麦的一系列狂热立场,赢得了威廉一世的青睐并任命他担任普鲁士王国的宰相兼外交大臣。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普鲁士的国会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他不仅强行通过军费扩充的预算案,还宣称普鲁士王国是德意志所有邦国中绝对的领袖,发誓要用“铁”和“血”的代价来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因此获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

  俾斯麦的强硬演说,在为自己赢得“铁血宰相”称谓的同时,也使得普鲁士内外的反对者们开始警觉。他们以国会作为反抗阵地,开始向俾斯麦发难,担心普鲁士被这位铁血宰相带入到战争的泥潭中。

  俾斯麦充分践行了自己秉持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说动国王威廉一世立即中止国会,开始策动德国的统一战争。

  (一)普丹战争

  丹麦作为德意志的北方邻国,经常插手德意志的内部事务并从中获利。因此,德意志各个邦国,都对丹麦心存怨恨。

  俾斯麦将统一战争的第一个目标就选定为丹麦,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动普丹战争,可以提升普鲁士在德意志内部的声望;第二,丹麦算不上军事强国,发动普丹战争胜算极大。

  1863年,丹麦议会通过决议,决定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划入到自己的版图当中,但这两地的居民很多都是德意志人。于是,俾斯麦终于找到了开战的理由,他联合奥地利组成“普奥联军”,很快就击败了丹麦。

  (二)普奥战争

  奥地利是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也是普鲁士完成统一德国的最大障碍和威胁。因此,在普丹战争后,俾斯麦立即展开外交行动,着手孤立奥地利,先后安抚好俄国、法国和英国,并将意大利结成同盟。

  即便如此,普鲁士内部依然心存担忧,甚至是威廉一世也没有最终下定决心发起普奥战争。为了增强内部必胜的信心,俾斯麦公开表示:

  我拿脑袋做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双雄并立”这种温和的方式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

  1866年6月,威廉一世终于下定决心,对奥地利进行宣战,主动挑起了普奥战争。

  1866年7月,普鲁士军队在萨多瓦会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过,俾斯麦并没有乘胜消灭奥地利,而是决定与其进行媾和。在《布拉格条约》中,普鲁士给予奥地利极为宽容的讲和条件,防止消灭奥地利而被其他国家渔利,影响自己统一德国的进程。

  普奥战争后,奥地利被排除出了德意志的联邦,普鲁士完成了德国中北部地区的统一,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这样,妨碍德国统一的最后障碍,就只剩下了控制德意志南部诸邦的法国了。

  (三)普法战争

  北德联邦建立之后,俾斯麦清楚法国的拿破仑三世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德意志南部的控制,更不会允许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德国。法国,就是俾斯麦的下一个目标。

  1870年7月,俾斯麦以西班牙的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迫使法皇拿破仑三世主动进行宣战。这样,普鲁士在德意志内部可以团结各个邦国,共同对付法国的宣战。

  1870年9月,普鲁士在色当战役中终于取得关键性的胜利,俘虏了法皇拿破仑三世,终于清除了德意志统一的最后阻碍。

  之后,俾斯麦率军进入到巴黎,以协助巴黎新成立的政府消灭巴黎公社为由,不仅获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还得到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赚得钵满盆满。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他同时任命居功至伟的俾斯麦出任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

  完成统一后,作为宰相的俾斯麦,开始对外极力维护和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亚洲、非洲也积极争夺殖民地,甚至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对外强硬的同时,随着年龄和功绩的积累,俾斯麦对内也如日中天,甚至和德皇威廉一世也经常发生争执。据说,七十多岁的宰相和八十多岁的皇帝,经常会因为政务而争锋相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不过,即便如此,威廉一世也始终对俾斯麦信任有加,从未怀疑过俾斯麦对自己和德国的忠诚。

  1888年3月9日,德皇威廉一世过世,其子威廉·弗里德里希继承德国皇位,史称腓特烈三世。他一贯反对俾斯麦的强硬和霸道,直到德国完成统一后才有所缓和。

  1888年6月,在位仅仅九十九天,腓特烈三世弗里德里希就因喉癌发作而过世。

  1888年6月15日,威廉二世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新任皇帝。他患有严重的厄尔布氏麻痹症,以至于左臂出现明显的萎缩,导致他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大的矛盾型人格。为了掩盖自己的生理缺陷,威廉二世痴迷于绝对的权力,在他看来,只有权力才能阻挡一切的偏见。

  尽管威廉二世在登基前极为崇拜俾斯麦,但在称帝后却对这个性格倔强且权势熏天的老头子极为不满,甚至担心自己掌控不住这个执政已经二十六年的老宰相。

  于是,威廉二世开始处处刁难俾斯麦,甚至对于俾斯麦大力推崇的“非常法案”也公开表示了反对。形象的比喻,俾斯麦就像是德国这艘巨轮的领航员,但是,船长和船员都不再听从他的导向时,他只得选择下船,尽管很不情愿。

  1890年3月20日,俾斯麦被迫辞职,为威廉二世留下了一个国力强盛的德国。之后,来到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居住,一边撰写自己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制定的国策被悉数推翻。

  事实上,威廉二世与俾斯麦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在国家大政或者具体路线上的冲突,而是威廉二世对于将君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的一种迫切欲望而导致的矛盾。

  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德国的政治舞台,但他的“铁血政策”却长期影响了之后的德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

  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在家中过世,享年八十四岁。德皇威廉二世虚情假意,提出为他举行盛大的国葬,但俾斯麦压根并不准备买他的账,死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诸事,并为自己的墓碑写好了墓志铭:

  威廉一世皇帝忠实的德国仆人。

  俾斯麦虽然一生强权,但却极力提防军国主义势力在德国的崛起。在他离世后不久,德国迅速走向了军国主义的深渊,甚至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击关注——文史不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