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汉-高祖刘邦

  姓名:刘邦

  父亲:刘煓(tuān)

  母亲:温氏

  出生日期:公元前256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195年

  出 生 地:今江苏徐州市丰县

  在位时间:公元前206一公元前 195 年

  号:高皇帝

  庙号;高祖

  安葬地:长陵

  

  刘邦

  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 14 个皇帝,历经215 年

  刘邦,字季,又称沛公,公元前256 年出生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点地,生活并不富裕。公元前 206 年灭秦,称汉王。公元前 206 年称帝,公元前195 年去世,在帝位12 年,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高祖。

  刘邦从农民到皇帝,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他从48 岁起兵,到62岁死去,半生戎马生涯,最终平定了天下,做了皇帝,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代英杰。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1.大丈夫当如此也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大将军王剪攻灭楚国,在沛地设立泗水那,刘邦被萧何推荐当上泗水亭的亭长。亭是秦时在与“乡”同级的交通要道上设立的一种行政机构,负责接待过往行旅的食宿、公文传递和维护社会治安等事。“亭长”是“主亭之吏”,直属县令管辖。

  当时,秦朝的成年男子,除了每年为郡县地方政府服一个月的劳役外,一生中还要为中央政府(国家)服福役一年,成边一年。事实上,秦朝农民的福役负担很重,远远超出制度上的规定。按制度上的规定,沛县农民每年都要有人到都城咸阳为国家服摇役。浩大的秦始皇陵与阿房官工程,常年需要几十万劳力。

  郡县被征调摇役的民夫,当然要由地方政府派人带领前往,并由带领者监管这些民夫。地方政府中的官吏,一般都不愿担任这一差事。因为这不仅要远离家乡,备尝旅途的辛苦,有时还要承担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责任重大。秦朝法律对带领民夫的官更有非常严苛的要求与规定,违犯法规者将视不同情节给予严厉的惩罚。

  这一次,轮到刘邦带领民夫去服谣役了。刘邦所带领的民夫,报到地点是咸阳城东南的阿房宫工地,距咸阳尚有几十里的路程。进人工地后,民夫便在监管下投入了紧张而繁重的劳作,刘邦则借着职务上的方便,有机会瞻仰了雄伟的咸阳城墙和城楼游览了城中繁华的街市,特别是有幸目睹了秦始皇车驾的出行。

  秦始皇车驾出行,一般都是戒备森严,禁止老百姓观看。但偶尔也有破例的时候,即允许路旁的百姓观看,任人瞻仰,借以在平民百姓面前显现他的神威。史书记载中的“纵观”,即是任人观看的意思。刘邦有幸赶上这一盛大场面,当时,警戒线之外,路旁人山人海,刘邦被人流涌至前沿,他站稳了脚跟,得以观看了皇帝车队在他面前驶过的全部情景。

  据文献记载,天子车驾出行,有大驾、法驾、小驾之分,除皇帝乘坐的金根车、五时副车之外,大驾有属车(包括兵车在内)八十一乘,法驾有属车三十六乘,小驾有属车九乘。秦始皇此次车驾出行,不是出函谷关巡行帝国的东土,当然不会配备有八十一乘属车的“大驾”;但他恩准百姓“纵观”用配备九乘属车的“小驾”又不足以在百姓面前显现皇帝的神威;因而他下令配备有三十六乘属车的“法驾”。由金根车、五时副车、三十六乘属车和仪仗所组成的车队,可谓是浩浩荡荡了。

  当秦始皇的车驾从百姓面前驶过的时候,警戒线随即撤除,人群中顿时鼎沸起来。此时刘邦才如梦方醒,望着远去的车队,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也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冒出了这样一句犯有杀头大罪的狂言。好在当时离散的观众人声沸腾,周围也没有什么人听全他这句话,但刘邦却对自己一字一字吐出的这7个字,听得清清楚楚。

  司马迁作《史记》时,于《高祖本纪》以凝练的文笔生动地记载了这则故事: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第一次去咸阳之后,刘邦又多次隔年带领服福役的民夫去咸阳,这就是《高祖本纪》中所说的“高祖常徭咸阳”。

  从刘邦的经历来看,“常徭咸阳”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多次来到关中,实际上是在接受“洗礼”.洗去身上的世习俗气,终于找到了大志的终极目标。从此,他既在物质上生活于现实世界中,又在精神上向往另一个理想的世界,从而形成了他的双重人格。在后来,秦未农民大起义的流中可谓英雄豪杰辈出,刘邦不过是其中的一员。然而,那些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是现实世里的英雄豪杰论指挥作战的本领和拥有的势力,超过刘邦者大有人在,但谁也没有像刘邦这样多次到关中接受洗礼.没有像刘邦那样在头脑中多年追求着属于他的理想王国,说穿了,谁都没在秦始皇在世时便有“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大志,也没有在起义之初便想当皇帝的雄心和规划,因而一个个败在刘邦的手下。试想,刘邦如不是“常徭咸阳”并树立了“大丈夫当如此”的大志,他凭什么能在秦末乱世,于各路诸侯之中贵为皇帝?

  2.起兵反秦,楚汉争霸

  这一年,刘邦又受命押送刑徒到骊山。在押送的路上,刑徒们纷纷逃亡。刘邦估计到了骊山这些刑徒差不多要跑光,到时候也免不了一死,还不如把他们放了,赚点人情合算。走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的时候,刘邦喝多了酒,仗着酒就把刑徒身上的绳索解开,对他们说:“你们都逃命吧,我也从此逃亡了!”当时有十几个刑徒愿意跟着刘邦走,刘邦就连夜带着他们从大泽里逃亡。

  在刘邦起兵造反后,秦末农民起义战争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茶。当时反秦主力是原楚国贵族项羽、项梁所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其他一些六国贵族也都纷纷起兵,自立为王。项羽是楚国著名大将项燕之孙。秦末随其叔父项梁从河南逃到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天,就不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羽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忆自己的名字;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

  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给他学。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大意,又不肯深人钻下去了。

  公元前209年9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项梁项羽备受鼓舞,杀死会稽郡守,举旗响应,得精兵8000人。项梁自为会稽郡守,项羽为神将。他们尊陈胜为首领,统一在“张楚”旗号之下。公元前208年2月项梁项羽率8000江东子弟渡江而西,陈要领导的2万起义军闻讯前来会合。大军很快渡过淮河,英布、蒲将军两支义军也来归附。项梁的军队迅速扩大到六七万人。

  项梁义军一直是在陈胜“张楚”政权的旗帜下战斗的。公元前 208 年6月项梁得知陈胜已死便拥立楚王之孙为楚怀王,从此,各地义军便以楚怀王为共主,揭开了亡秦斗争的新的一幕。这年7月,项梁率军进攻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阿镇),大败秦章邯军,接着又转攻定陶,再获大捷。项羽和刘邦率领军队连破秦军于城阳(今河南范县境)、雍丘(今河南杞县)。在一连串胜利面前,项梁开始产生骄傲轻敌情绪。9月章邯乘其不备,夜袭定陶,项梁仓促应战,不幸牺牲

  章邯击败项梁后,以为楚地的农民军主力已被消灭,便挥戈北上,向张耳、陈余所率领的赵军进攻。赵军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失败于邯郸,又被围于巨鹿,无奈只好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与义军首领商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路由刘邦率领西攻咸阳,两路大军谁先进入关中,就立谁为关中王。

  救赵的大军进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宋义畏敌如虎,裹足不前。项羽主张急速进兵,连遭拒绝,乃一怒之下,杀死宋义。楚怀王即封项羽为上将军,并命英布和蒲将军所部归他指挥。项羽立即率军北上进击秦军。义军渡过漳河后,项羽命士卒“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口粮,以示与秦军血战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与秦军接连激战,九战九捷,杀苏角、俘王离、焚涉间,摧毁了秦军主力,取得辉煌胜利。当时救赵的各诸侯军都在营壁上观看,无一敢与秦军交锋,见到项羽的士卒,无不“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吓得他们提心吊胆,惊惧不已。战斗结束后,项羽召见各路诸侯,他们“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于是公推项羽为“诸侯上将军”。项羽从此成为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和领袖。不久之后,章邯率领20 万秦军主力投降项羽,秦王朝的灭亡遂成定局。

  

  正当项羽军在河北横扫秦军主力之际,刘邦的军队也一路势如破竹,于公元前207 年冬攻占咸阳,结束了秦王朝的罪恶统治。刘邦入咸阳后,废除秦的苛法,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秦人的拥护。

  项羽听说刘邦先入了关中,也急忙率军西趋咸阳。他依靠强大的军力,暂时压服了刘邦,进入咸阳,大肆烧杀掠夺,然后发号施令,分制天下。他尊楚怀王为义帝,接着又暗杀义帝。他在诸王并立的既成局面下调整诸王土地,徙置诸王于其原据地的边缘,而把自己的亲信分封于各王国的善地为王,前后封王共18个。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占据梁、楚九郡,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成为各诸侯国的霸主。

  项羽的这些做法,不但不能稳定秩序,消除分裂反而更加剧了分裂局面,分封的不均不公,更引起一些握有重兵的诸侯、将领的不满,其中尤以刘邦、田荣、彭越、陈余4人为最。按照当初的暂约,刘邦先人关中,当为关中王,项羽却把他赶到巴蜀僻远之地做了个汉王,而将关中三分于秦降将章邯等3人,使他们牵制刘邦的势力,这使刘邦极端不平。

  分封不久,握有重兵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反抗项羽,刘邦乘着项羽镇压田荣之机进兵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4 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年夏,田荣率兵赶走被项羽封为临淄王的田都,杀掉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并联合彭越攻杀济北王田安,尽有齐之地。次年冬10月陈余在田荣的帮助下,赶走常山王张耳迎回赵歇,赵王又转立陈余为代王。与此同时,刘邦以韩信为大将,乘机暗度陈仓,自汉中攻人关中,在3个月内迅速消灭了项羽所封的三秦王,接着挥师东下,降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西魏王豹,俘殷王司马卯,为义帝发丧,公开宣布讨伐项羽。

  这些地方的叛乱,使项羽陷人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他决定先平定东方,然后再回头对付刘邦。公元前205 年冬,项羽在城阳大败田荣,兵掠齐地,所至毁城放火,“多所残灭”,激起了齐人的强烈反抗。田荣弟田横收集散兵,与项羽相持不下。正在此时,刘邦会集50万大军,攻人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不得不亲自率军回击,刘邦溃败,仅带领数十骑逃走。自此之后,楚、汉一军在荣阳成泉(今河南巩县上街)一带形成对峙局而,“大战七十,小战四十”,项羽虽然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一再重创汉军,但在战略上却完全失败。

  刘邦的大将韩信乘此时机率军北上,攻掠赵地继而挥师平定三齐,同时刘邦又派人劝说九江王英布降汉,共击项羽。据守魏地的彭越也配合汉军,时出游兵断楚粮道。项羽逐渐腹背受敌,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而刘邦则有萧何治理关中,不断得到兵丁粮草的补充,使汉军虽屡屡败退,而能重整旗鼓,继续战斗。双方长久相持,项羽因后援不继,只好与汉讲和,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其东属楚,其西属汉。约定之后,项羽罢兵东归。

  

  楚汉之争

  项羽东归后,刘邦也欲引兵西退,而张良、陈平力劝他乘势进击,一举灭楚。刘邦听从了这个劝告,于公元前202年初,会同韩信、彭越诸军40万众全力进攻,将项羽紧紧包围于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项羽浴血力战,无奈众寡悬殊,连连失利,粮尽援绝,眼看着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汉军四面重围,唱起楚歌,楚军闻之,更无斗志。项羽只好率领800 骑兵乘夜突围,逃到乌江,被汉军追及项羽拔剑自刎,年仅32 岁。

  刘邦于沛县起兵的8年之后,终于当上了皇帝。刘邦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它标志汉帝国已经正式建立。继秦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统一王朝即汉王朝。

  3.巩固帝位,恢复经济

  刘邦称帝后,为避免自己建立的汉王朝像秦那样二世而亡,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帝位。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异姓王的问题。

  在建国之初,刘邦就将韩信、英布等开国元勋分封为诸侯,他们各自“拥兵据地”,擅长军事,不少人对刘邦怀有不轨之心。这当然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称帝不久,刘邦就开始了“烹走狗”的削藩历程,而其中酷烈的要算解决韩信了。

  韩信在反秦起义中,先投靠了项羽,但在项羽处得不到重用,并因违反军纪而被抓,韩信想方法地逃了出来。逃亡路上,韩信贫病交加,差点饿死在过河的船上,幸得一撑船妇人以一碗饭相教方才活下来。之后韩信见刘邦势力日盛,于是前往投靠,但在刘邦处仍不得重用,无奈之下准备东逃的士兵离开关中,不料途中被对他极为欣赏的萧何追了回来。之后韩信时来运转,被刘邦拜将,随同刘邦开始了楚汉战争的征伐,并在战争中屡屡获胜,最后将项羽逼死在江边。韩信为王朝立下的赫赫战功,使之成为汉初最大的异姓王。但韩信毕竟“功高震主”,使刘邦不得不对他有几分忌惮,加上韩信在刘邦这个无耻小儿的手下为臣,自然会落得个“免死狗烹”的结局。吕太后命萧何用计,亲自将韩信逼死在长乐宫中。“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两妇人(救他命的撑船妇人和吕太后)”这副对联是韩信一生的写照。

  

  韩信

  刘邦借刀杀掉韩信后,又经过7 年不懈的努力,除把长沙王吴芮作为点缀外,先后消灭了其他异姓王,消除了汉王朝建国之初的一大隐患。

  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较为妥当地解决了安置中小将领的问题。至于对六国的残余贵族刘邦也同样没有忘记要消除他们。公元前 198 年,他接受娄敬的建议,把六国的残余贵族和各地的一些名门豪族都迁到了关中。这样一来,既便于刘邦对他们进行控制,也使他们丧失了当地的社会基础。

  为了更加稳固统治,刘邦即位后还极力强化皇权。这是因为不少人仍然保持着战国以来那种“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旧观念。故此,必须从礼仪规制和观念道德上加以引导、整肃。刘邦先是确立了“冬无二日,地无二王”的皇权思想,使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称臣,不再让刘邦拜见,然后下诏尊父亲为太上皇。这样,他既可以名正言顺地拜见太上皇,又借机更加宣扬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后来,刘邦又杀曾在楚汉战争中放他一马的项羽大将丁公,而拜把他杀得狼狈而逃的季布为官,杀鸡做猴,百官无不震惊而抖擞拜服。

  刘邦不只是引导整合,也采取铁腕手段打击权臣,巩固皇权,使汉王朝的统治越来越巩固。在巩固政治统治的同时,刘邦还把心思放在了如何发展社会经济的思路上。经过长达8年的战乱,建国之初的汉朝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刘邦虽然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体制,却没有继续沿袭素王朝法家的统治思想,而是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精华,加以整合升华,制定了一套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统治政策。

  刘邦首先采取措施,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释放囚犯,流民返乡,军人复员解放奴婢,鼓励生育。同时,调整土地,发展地主经济。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秦的赋税制度基础上,刘邦采取了轻摇薄赋政策。除了轻摇薄赋,刘邦还通过“赐爵”“复爵”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重点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刘邦也对工商业的政策作了调整,主要措施就是放宽对私人工商业的限制,结果不仅振兴了工商业,也促进了农业生产。

  为了保证人民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刘邦还比较妥当地解决了与奴的关系问题他采用“和亲”策略,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送给匈奴大批财物。这样一来,匈奴对中原的骚扰大为减少,汉、匈之间的关系暂时出现了和平,从而给中原人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环境。

  由于以上措施和政策的施行,汉初的农业生产大大发展,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龄就大,在平定英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病情加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一听气,就知道不会好了,气得大骂医生;“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益!”说完赏赐给医生50金打发他走了。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你不会知道了。”

  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2岁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溢号为高皇帝,庙号是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