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声和赞美声中 我们在呼唤怎样的演员?

  潮新闻 记者 倪冰

  4月16日,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当晚,发生了一则小插曲,演员王丹妮和刘俊谦负责颁奖却念不出获奖者麦天枢(shū)名字,索性跳过了该字,一时间令现场非常尴尬。

  17日,王丹妮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就此事道歉。

  此事引来网友吐槽:“枢”并不算一个生僻字啊!只能说明连普通人的认知水平都没有。

  

  有网友觉得,有字不认识,也是正常的事情,关键在于你接了颁奖这个活事先也该认一下获奖者的名字,基本的功课还是要做的。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昨天网络上充满了对一个准备去做演员的女孩子的真诚赞美。

  

  图源 宁波李慧利中学微信公号

  事情的缘由是,来自宁波的姑娘郑佳慧,拿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校考全国第二、女生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社交平台上,郑佳慧转发“认领”了这个好成绩,并感慨“跟做梦一样”。

  很多网友在底下留言,在为她祝贺的同时,也纷纷夸赞郑佳慧长得“很有辨识度”“很有故事感”“适合拍电影”,期待她成为“大明星”。

  

  据宁波当地媒体报道,2020年9月,郑佳慧入读李惠利中学的舞蹈+表演艺术班,开始系统的专业课学习。2022年底,郑佳慧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话剧影视表演)的初试,从2万多名报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200人的复试,最终拿下中戏校考女生第一名的成绩。如今她正全力备战文化课高考。

  郑佳慧的班主任吴玮老师这样评价,“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姑娘,个子挺高的,很有气质,在学习上比较有规划,从高一进来就目标很坚定,奔着表演这条路来的。”

  

  图源 潮新闻

  对比鲜明的吐槽声和赞美声,其实是我们在呼唤颜值和才华兼具的好演员。

  对于已经真诚道歉的王丹妮我们不必严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网上会时不时出现这样的“新闻”:主演一部年代剧,却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提起自己演的角色支支吾吾,分析人物张口结舌;有的甚至连常用字都不会读、不会写……

  前段时间,“绝望的文盲”这个话题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一个合格的演员需要扎实的文化储备吗?

  当时,连人民日报也发声了:当观众讨论演员不读书、没文化时,其实是对不敬业却心安理得、能学习却无动于衷的忧虑。

  人民日报在评论中指出,文化之于演员,包含着语言形体等表演技术、应变力观察力等必备素质、对多彩生活的体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对美的认知等不同层面。拾级而上提升修养,才能更自如、更主动地创作角色。

  一句话,文化是演员的必修课。

  当然,观众认可的好演员,未必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人”。他们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付出大量时间到现实生活里摸爬滚打、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演技,才打磨出观众认可的角色。

  

  官方剧照

  2023年开年,张颂文因电视剧《狂飙》而爆火“出圈”,此时,他已47岁。张颂文年轻时曾做过饮料销售员、酒店服务员、印刷厂工人、导游。 2000年,25岁的张颂文才迟迟起步,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踏入影视圈的大门。毕业后那几年接不到什么戏的他,并没有选择离开影视行业,而是选择了给学生上课、做导演、场记、统筹、编剧、剪辑等各个电影部门的工作。他蛰伏多年,也因此对演员这一职业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抓住机会,走到银幕前与观众相识。

  张颂文在成功后曾发表感言:感谢不被大家看见的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年里用我的眼睛用我的心去看世界万物,去看周围的每一个人,你永远都不要看不起自己,你永远不要惧怕你身上那些别人看起来是缺点的毛病,你在你一生的剧本里你就是主演!

  

  图源 新民晚报

  实力派演员宋春丽在《人世间》中饰演的金主任虽然出场戏不算多,但是这样一位经历丰富、性格多面的人物被她刻画得出神入化。宋春丽说:“演员没有天生的。”从年轻时开始,宋春丽就从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后来有机会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干部训练班,“又是恨不得能把一天变成48小时去学,去排练”。也是靠着从生活中汲取的“营养”,靠着一场戏一场戏的拼,才成就了一个个经典形象。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极目新闻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