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打猎,捕获时间的野兽

  

  究竟,摄影不可取代的魅力是什么?这些凝结了无数个吉光片羽的瞬间的照片,既是提问,也是回答。

  文|王唯

  编辑|李栗

  图|受访者提供(除特殊标记外)

  影像,是时空在对你眨眼

  时代广场上,穿水手服的男人和穿护士服的女人吻在了一起。

  一旁人来人往,但路过的人都笑着看向这里。画面定格:男人俯着身,用手搂住女人的腰;女人身体向后仰着,一手贴放在两人胸前,一手提着白衣裙。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很难不对它印象深刻。这是「新闻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艾森士塔特在1945年抓拍到的一幕,温柔,美好,并带着历史的烙印。

  当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摄影师曾回忆道:「当时我一边拿着我的徕卡相机跑在前面,一边侧过我的肩膀往回看。就在一瞬间,我看见什么白色的东西被抓住了。我回过头,按下快门。」

  几秒钟里,经典的一幕被定格了,后来,这成为纪念二战胜利的经典照片。

  它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人对影像着迷。它是凝固的时空、记忆和情绪,是时间的琥珀。另一位摄影师大卫·赫恩在《摄影师手册》里用一种更生动的表述描述他的摄影:「坐在某家咖啡馆里,观察别的顾客,想象你的眼睛脱离躯体,在空间里四处漂浮。当所有变量凝聚成一幅完美画面的时刻,眨眼。」

  

  咔嚓一声,时空眨眼。回溯摄影史,很难脱离徕卡二字。很多时候,是徕卡帮助人们实现了记忆的转录。在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里,很多人用徕卡留下了经典的影像,除了那张《胜利之吻》,还有伊尔塞·宾的自拍像,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切·格瓦拉凝视着的肖像(《英勇的游击队员》),以及那张被印入教材的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等等。曾经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另一句著名的引语是,「当我买了第一架徕卡时,它变成了我眼睛的延伸」。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徕卡的发明或许和哮喘有关。工程师巴纳克是个摄影爱好者,每当患有哮喘的他背着笨重的相机走在图林根森林里,就会琢磨这一切应当如何改变。后来,巴纳克受邀去了竞争对手恩斯特·莱兹的光学器材公司工作,再后来,他研制出了徕卡相机——可以放进上衣口袋的相机。

  那之前的历史是很多人知晓的那样。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将感光材料放进暗盒,在自家二楼的窗户上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窗外景物》。这张耗时八个小时的图像开启了人类对影像的探索。十几年后,法国人达盖尔和英国人塔尔博特分别发明了摄影术,摄影的时代帷幕开启了。但受困于技术限制,那时的设备笨重,曝光时间长,所以在几十年里始终没能被关注、认可,人们默认它不过是绘画的从属。

  徕卡改变了这一切。它的35mm相机是颠覆性的。既保有优良的画质,又更加便携。它的出现,终结了「大三角架」配「大木箱」的摄影时代。

  光阴流转,时代飞速向前,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凿石摹壁、铸鼎铭文,到后来的笔墨纸砚、绘画雕塑,再到胶片、数码,工具在革新,人类记录世界的手段在不停变化、更迭。

  摄影也在流变。2009年,柯达胶卷停产,胶片时代结束;2017年,尼康小型数码相机停产,手机时代来临。

  如今,蛮荒时代猿人手中的石头变成了一部部手机。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的门槛在降低,每个人用手机就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人们可以更便捷地「留下珍贵瞬间」。浪潮翻滚的年月里,那些属于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与梦想,也能被影像留存下来。

  到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摄影师。于是,影像对我们的意义也脱繁就简,回归到最原始的情绪:听清生活对我说的话。

  

  2023年,想要好好生活

  影像的变迁,折射的是生活的变迁。当时间来到2023,「生活」的意味显得前所未有。在敞开与重启中,人们更加热切地想要珍惜它、留住它、回味它。

  旅行,去远方,几乎出现在每个人的愿望清单里。有人想去看山、看海、看樱花、看企鹅,有人想到最遥远的漠河,让漫天飘雪见证自己的求婚;也有人想带着爷爷去天安门,这位参与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如今已经九十四岁了。

  相聚,是另一个高频出现的主题。和亲人团聚,和朋友见面,和恋人牵手,是很多人最大的期待。原来真实的碰触是最珍贵的,就连回到家中,被爸妈唠叨「懒死了」,都无比幸福。

  这些瞬间,被大家纷纷用手机定格了下来。

  在《人物》,「The Moment」栏目是我们与读者的一期一会,收集每一个甜蜜的、浪漫的、感伤的或是遗憾的「特别瞬间」,然后把那些普通人不普通的记忆,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人。

  通过这些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图像,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特的2023。

  一月,人们迎来了春节和假期。返乡的人们,打麻将、贴春联、放烟花、逛花街、看舞狮……在那些照片里,四处都是喜庆的红色。连即将下锅的鱼,胸前都被系上了蝴蝶结。我们看到了最多的笑脸和「第一次」:几年里,许多人第一次回家过年,第一次与亲人们团聚,第一次与朋友远游,西北人第一次看到海鸥,南方人第一次看见了黄河,第一次放烟花,第一次在户外看到陌生人开怀的样子。他们说,见面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位读者85岁的外婆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她会忘记或者间歇记起身边的人。大年初二那天,年轻的孩子们围炉闲聊,却发现外婆不见了。他们走出院子,看到瘦小的外婆蹒跚着从远处走来,怀里抱着晒干的玉米芯。照片里,头发花白的外婆穿着红袄,把一捧玉米芯递到孩子们手里,她说:下雪了,给炉子里添上玉米芯,烧得旺,你们就不冷了。在这张照片底下,读者写道:外婆忘记了身边的人,却忘不了关心身边的人。

  

  二月,冰雪消融,人们开始尽情生活。过情人节,跑马拉松,看演唱会。他们说:终于见到了耳机里的人。

  其中一位读者发来了一张牛蹄筋的照片,它躺在勺子里,是心型。拍下它的姑娘讲述,这天,她正和他一起吃饭,自己点了馄饨,对方点了牛肉面,他把两人都爱吃的牛蹄筋夹到她的碗里。她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心形蹄筋,于是提出分享这颗蹄筋。谁知蹄筋韧劲十足,二人面对面、龇着牙,向后拉扯出好远。她写:想和另一个人分享一颗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到了三月,花开了,许多张照片都在过春天。樱花、白玉兰、郁金香、木棉花、山茶花相继开工,还有一些新朋友,紫叶李、蓝花楹、紫藤萝、红花檵木、重瓣白木香花……他们说:希望大家的心也能和花一样,重新出发。

  我们在花海中看到了一张特别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戴着奥特曼面具的小男孩躺在床上,胖乎乎的小手伸出来,捂住了面具的眼睛。发来照片的是男孩的姐姐,她说,自己在三月回了趟家,晚上,弟弟问:还能待多久?姐姐答:明天傍晚走。听完,男孩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想戴上面具一会儿。姐姐写到:我没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此时这看似坚硬的面具下藏着的是一个泪人。

  

  通过镜头观察人间,那些微小的、平日里难以觉察的变化,都能在影像中找到痕迹。

  今年,摄影师荒草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街头的人变多了,很多消费场所都排着长队,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穿着打扮比之前更夸张、更大胆了。」荒草说,以前,大家对于出门、装扮,早就习以为常了,春天穿衬衫,夏天穿短袖,不会有太多改变的意识。但如今,全世界都在面临变化和未知,大家更愿意打扮自己、展示自己了,要把人生过得更精彩。」

  尽情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道光,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今年春天,荒草带着一部小米手机,在北京、云南、深圳的街头四处游荡,记录下了许多动人的瞬间。

  其中一张照片很有冲击力,画面里,背景是一位手里抓着鱼的老板,还有一位笑着的爷爷,但画面前景,是一个正在大哭的小女孩。

  荒草回忆,那天,他在鱼摊前遇到了这个小女孩,留着齐刘海,眼睛雪亮,正守在鱼缸前,好奇地看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鱼。荒草掏出手机,打算拍下这可爱的一幕,没想到紧接着,故事有了另外的走向:鱼摊老板也发现了女孩,猜测她特别喜欢缸里的鱼,便随手抓了一只出来,拿给她看。没想到的是,鱼在老板手里突然打了个挺,水花飞溅,女孩吓了一跳,「哇」地一下,哭了。

  

  这一幕定格在了荒草的手机里。

  同样被荒草收藏在手机里的,还有一张拍摄于深圳海边的照片。那阵子,深圳连续阴天,烟雨之中,海对面的香港已经在视野里消失不见了。就在荒草追着一架直升机拍摄时,突然发现一位穿着白衬衫、皮肤黝黑的男士进入到了镜头里,他呆呆地站在岸边,看向直升机,「一直盯着,一直盯着,直到它消失。」荒草说,「这个画面会让人有很多幻想,也有很多期许。」

  除此之外,他还拍摄下了伸手喂海鸥的小朋友,坐在爸爸肩膀上,头发飞舞;以及在海边奔跑的女孩,不知道是不是被海风迷了眼,正把手伸向脸旁……

  很多年前,摄影师埃米特·戈温说:摄影是一个工具,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2023年转眼就要过去三分之一了,烟火气归来,生活重新变得生机勃勃,那些「视而不见」也变得更宝贵了。正因如此,更多的人选择回归生活、忘情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缕光,记录每一天的情绪表达。

  按下拍摄键只需要一秒,但生活却因此变得浪漫而蓬勃。一切回忆,也因此有迹可循。

  

  一个敏感的人,看见生活的光

  喜欢记录生活的,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不仅仅是摄影师,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总有很多人满怀着对生活的赤诚,把美好记录下来。

  演员张颂文便是一个喜欢拍照的人。对他来说,记录生活,几乎和饮食起居一样自然而然,不可或缺。

  在他的微博上,时常能看到有意思的影像。榆叶梅被风抚过,花瓣零落一地,但主人决定留几天再扫;南方的春天烂漫,青菜长势很好,张颂文站在菜地里和菜农攀谈;横店化妆间的外面有两只松鼠每天过来敲窗户,大家在窗台上放了零食,吃完后,它俩就继续敲窗户……在日常生活里的时时刻刻,张颂文总能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光。在他看来,生活是人的养分,而在生活当中,遇到值得拍的时刻,便要把它们记录下来,「拍就是了。」

  几年前,《人物》记者在张颂文郊区的小房子里见过他,那时候,《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刚刚上映,他的表演广受好评,但没有人知道这个人从哪儿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那是一个远离市区的农家小院,周围安静但荒凉,散落着菜园、荒地、蜂箱以及坟堆。但这里符合张颂文对住所的所有要求:眼见的范围里不能有信号塔;喝的水必须是地下水;周围必须有一片森林、一条河流;整个村除了他之外最好都是本地人。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上了核桃、香椿、银杏、柿子、枣树,还搭了梯子,顺着台阶可以爬上屋顶,晴天的夜晚,可以看到星星。

  他会找蚂蚁窝,知道二月兰开花的日子,研究过刺猬的遁地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地追着村里人打听野菜、钓鱼的事情。

  这些无用的、好玩的、甚至奇怪的生命体验,连同那些痛苦的、悲伤的、遗憾的人生时刻,都被他全部储存起来,变成表演的养分。

  最近几年,张颂文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今年的《狂飙》,让这张曾经无人知晓的脸庞刻入越来越多的观众心里。姚晨曾评价他有「行云流水般的表演」,网友说他是拥有「教科书般演技」的演员,他的经典表演片段被上传到互联网,许多人围着它们,反复回味。但他本人总说:「我不知道别人演戏用什么办法,我的方法就是用真实的生命体验。」

  编剧史航曾在采访中对《人物》讲起过一个画面,有一年春天,演员王悦伊去横店看望正在拍戏的张颂文,结束后,他们一块儿去菜市场买菜。菜摊的老板娘举着手机,声音放得很大。一般人可能要么请她声音小一点儿,要么赶紧买完菜离开。但是张颂文接过菜停住了:「大姐,你在跟谁说话啊?跟你的小学同学啊?你们现在60岁,这么多年一直都有联系,真是个很幸福的人呢。」

  这是非常「张颂文」的一幕,无关年纪变化,无关工作闲忙,无关名气大小,永远保留着对生活的热忱。4月18日,小米公司宣布由张颂文出任「小米影像探索家」,在视频里,张颂文「回」到了他熟悉的菜市场,四处走走,路过了新鲜的蔬菜,散步的猫,卖气球的女孩,以及他曾扮演过的鱼贩。

  这天,张颂文用手中的小米手机,把那些触动他的画面记录了下来,其中一张很有生趣,照片里,一个背着孩子的爸爸正在打电话,孩子的小手从后面伸过来,递出一串糖葫芦到爸爸面前。阳光下,是爸爸笑着的脸。张颂文抓拍到了这一幕。

  

  这些细节也诠释着张颂文和小米的契合与共振:作为一个懂拍照、爱摄影的人,张颂文有着一双不亚于「专业摄影师的眼睛」。他热爱观察和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瞬间,拍照正是他记录人文的重要工具,而对角色的成功塑造便归功于这些洞察和记录。

  一个人选择热爱生活,看见生活的光,生活也会回馈以光亮。就像史航所说的:「我觉得他是好好地吃每一粒米,最后能够让自己不会挨饿、不会腹中空空的那种人。广东人爱说一个词,叫『一碗安乐茶饭』,我觉得颂文不管怎么大红大紫,他还是他要的那种安乐茶饭。」

  

  作为人文影像的引领者,小米对影像的理解和张颂文不谋而合。用影像关注人文,记录人文,是小米一直以来的追求。

  小米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光学、算法、芯片、画质团队,着手突破手机影像系统的光圈、视场、焦段、镜片设计等关键领域。而和徕卡的合作,为普通人的创作带来经典加持,让人们更便捷、更专业地记录美好生活,做「人文科技的创造者」。

  近期,「2023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开启,小米邀请张颂文作为影像探索家,号召更多影像爱好者以影像为语言加入创作,记录生活,讲出心里的故事。

  

  许多摄影师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记录。「人文影像」,记录的就是这鲜活的人世间。不仅有荒草镜头之下的街头烟火,也有张内咸镜头下的童真童趣,这位本职是体育老师的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孩子们,在一张色彩艳丽的照片里,两个男孩正趴在球桌上,嘟着嘴用力吹一个乒乓球;角落里则是另外两个用头盯着球的男孩,快乐从画面里溢了出来。

  除此之外,小米收集到的照片里,还有书房里被书和灯光紧紧包裹的女孩,扒着主人膝盖讨食吃的小狗,小船与波光粼粼的江面,以及一双共同提着喜字的年轻人……

  究竟,摄影不可取代的魅力是什么?这些凝结了无数个吉光片羽的瞬间的照片,既是提问,也是回答。

  为了这种「凝结」,热爱摄影的人们每天像猎人一样,背上镜头这杆猎枪,外出打猎。生活充满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遇到什么,要看运气,看生活交付给我们什么。而它的魅力恰恰也在于此,那种未知的、充满惊喜的感受,会让你沉醉和流连。

  留下的影像,是独属于摄影者的记忆,也是摄影者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如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所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如今,在技术的加持之下,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打猎」了。拿出小米,按下快门,每个人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街头,记录属于自己的生活。

  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的故事都被陈列在手机相册里,等候时光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