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熙白鹿官宣新剧,我不想恭喜

  作者:黎兜兜

  来源:黎兜兜( ID: LDD0588 )

  冷血无情的魔神当道,誓要荡平仙门,三界四洲难逃生灵涂炭。

  想要破局,唯有仙派首宗掌门之女回到他成为魔神之前,阻止这场浩劫……

  这是罗云熙和白鹿的新剧《长月烬明》的开端,似乎透着股熟悉的味道?

  但往下看,却发现这次不一样。

    女主黎苏苏通过“过去镜”回到五百年前,才发现男主澹台烬还只是身处敌国的质子。

  此时的他孱弱不堪,受尽欺凌折辱,妥妥的小可怜一枚。

  她呢,却成了嚣张跋扈的将军之女,为祸四方,无恶不作。

  澹台烬是她的夫君,而欺辱他最狠的人,正是她自己……

    嗯,他们在玩一种很新的“前世今生”。

  剧情不落窠臼,总体没让人失望,也算松一口气。

  毕竟很多人对这部剧的期待,可是从当初官宣定妆照就开始了。

  角色颜值自不必说,从主角到配角,各个都被夸过“天选古人”。

  但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那浓墨重彩的敦煌风。

  惊艳全网的十二神海报,借鉴了敦煌飞天壁画,一眼看不完的浓郁古典。

  十二神既有威严肃穆的疏离感,也有广爱世人的亲切感。

    赤、青、黑、白、黄的五色相,既描摹众生万象,也突显神佛庄重。

  恢宏厚重的故事背景,就此奠定。

  框架之下,妆造也有许多值得考究的细节——

  男主当卑微质子时,着装多为淡雅素色,突出他穷困凄冷的处境。

  可细看上面拓印的莫高窟壁画花纹,又平添大气的质感,昭示着他原本高贵的身份。

    女主黎苏苏的造型,参考了敦煌壁画中经典的飞天神女形象。

  以甘草黄、篾黄为主要配色,则呼应她凤凰涅槃的命运轨迹。

    女二叶冰裳头戴的珍珠灵蛇冠,代表着她性格中最大的反差。

  智慧与邪恶并存的灵蛇,契合她面若观音、心如蛇蝎的腹黑性格。

    他们手持的重羽箜篌,腰佩的白玉如意链;

  身着的金丝绣提花丝绸云褶裙,披帛、臂钏;

  以及情节中出现率很高的结印布法手势……

  无一不是由壁画中的仙佛形象考证而来。

    苍穹碧宇下,大漠黄沙中,衣袂翩跹的仙人跃然屏幕,仿佛栩栩如生的动态壁画。

  弹幕中有人惊叹:敦煌竟有如此摄人心魄之美!

  但其实敦煌的魅力,本就如此,也不止于此。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中转站,敦煌是中西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

  司马迁曾这般描述它的盛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印度、希腊、波斯等多种文明在此碰撞、交融,催生出了磅礴多彩的敦煌文明。

    包罗万象,自呈现出一番宏大繁盛的气质。

  莫高窟,则是其中最浓重的色彩。

  在风沙中静静伫立了1650余年的壁画,将十六朝文明细细拓摹。

  数朝战乱、风云际会面前,它沉稳而淡然,将一切封存于画卷之中。

    许多人对莫高窟壁画的印象,都是遥远而神秘。

  其实揭开那层面纱,能看到许多我们熟悉的身影:

  悔偷灵药的嫦娥,取经路上的玄奘和悟空,善良助人的九色鹿……这些神话故事的原型,都出自于此。

    敦煌的每一块砖垒,都堆砌着历史的风尘,每一笔颜墨,都勾勒着时间的足迹。

  因此,以敦煌文明作为灵感来源的《长月烬明》,已然赢在了底蕴的起跑线上。

  而制作团队特地前往敦煌采风、调研,更是难得一见的用心。

    这部剧能成为爆款,也不足为怪了。

  然而,它越是被夸“用心”,我越是很难高兴。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成了那个传说中“饿久了的人”——

  当有人把馒头和烧鸡放在他面前,他吃得狼吞虎咽。

  你要问馒头和烧鸡是什么山珍海味吗?显然不是。

  但对长期吃糠咽菜的他而言,无疑香极了。

  一部剧只是“用心还原国风”,便被如潮夸赞,

  这显露出的,难道不是一种心虚和遗憾吗?

  我们早已意识到中式美学的式微。

  尽管国产屏幕上从不缺古装剧,入目却愈发一片荒唐——

  仙侠剧里,仿佛批发来的“丧葬风”,神仙们清一色的一袭白衣。

  天上穿,地下也穿;日常穿,结婚还穿。

    举目望去,仙风道骨没感受到多少,只让人困惑为何全员“披麻戴孝”。

    不然便是花哨廉价的“影楼风”、“网游风”。

  不仅自己穿,还换着穿,以至于出现几部剧女主穿同一件纱裙的“奇观”。

    所谓古装剧里的主角们,或是穿着以倭代华的伪汉服;

  或是化着现代大平眉,梳着染过色的八字刘海。

    违背史实的同时,观众也实在很难入戏。

  情节,叙述的是一个故事。造型,呈现的是一个时代。

  在古偶还没有泛滥成灾的年代,我们也曾拍出过许多教科书式的神仙和古人——

  86版《西游记》中,无论是仙子精灵还是人间富贵花,都各有各的佳丽斑斓,仪态万方。

    《上错花轿嫁对郎》中的两位女主,一个娇憨中不失灵动,一个温婉中不失坚毅,是一眼可从造型中领略的不同气质。

    就更别说87版《红楼梦》这部群像戏,大观园中的女子们,或如黛玉娇弱清灵,或如宝钗丰美娴雅,又或如凤姐犀利泼辣。

  都能通过因人而异的妆造,将她们飘零世间的性格命运清晰铺陈。

    小时候,即使不了解太多历史,也可以通过剧中人物的装束,感知到他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风格气质。

  秦汉的质朴典雅,唐的繁荣锦绣,宋的涓秀淡儒,魏晋的舒展风骨……

  过去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尚且能拍出千百种风姿。

  现如今,却诚如网友所说:为何要“守着金山要饭吃”?

    当下新剧层出不穷,观众却高呼剧荒,转而纷纷去考古老剧。

  好不容易出现一部拿得出手的新剧,却被赞“向十几年前看齐”。

  这种夸赞固然真切,也委实奇怪和悲哀。

  一个行业,如果只有走回头路才能看到一丝希望,才让人感受不到一点希望。

    这次《长月烬明》在妆造上的突破,确实令人欣慰。

  但只有《长月烬明》,还远远不够。《长月烬明》们若只有妆造,更远远不够。

  除了“敦煌风”,国产剧还有更多的“风”可以乘。

  作品通过传承文化出圈,传统文化又能因此被更多人看见。

  其实它们本就该是这般相得益彰的关系。

  文末点个「赞」,希望这样的相互成就,越多越好。

  关于作者:黎兜兜,90后漫画家,日常画些关于你的故事。公众号:黎兜兜(LDD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