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有何异同?

  

  同是潘金莲,在《金瓶梅》和《水浒传》中所表现出的状态却有着不同。她不守妇德,伙同情人害死了武大,最终死在武松刀下,自食恶果。

  《金瓶梅》承接《水浒传》,是对武松杀嫂的演化和扩展,因此两本书在对潘金莲命运安排的整体框架上基本相同。

  但每一个人物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这就注定了潘金莲在两部文学作品中拥有着不一样的内在灵魂。

  似而不同是历代读者最深切的感受,或许将两个潘金莲看作相像的双胞姐妹更合适。

  两本书中的潘金莲都是可怜出身,在大户人家做婢女为生。封建社会为奴为婢者,地位卑微,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是主人资财中的一部分。

  

  潘金莲在高门大户里艰难的生活着,若她蠢笨一些也罢,怎耐得她美貌聪明,实在是扎眼的狠。

  大户家的男主人对潘金莲起了色心,时时缠磨着金莲,想要与她苟且,并将她收为妾室。面对不怀好意的男主人,两本书中的潘金莲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水浒传》中,潘金莲将男主人的心思告诉了女主人,表明自己绝不委身的意思。

  此举虽然能将男主人置于女主人的看管之下,使其不敢时常撩拨金莲,可也让男主人恨上了金莲,逮着机会便倒贴房奁将金莲嫁给了武大。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则做出顺从的选择,适逢女主人不在家,便与大户厮混起来,被收入房中。可大户毕竟年龄大了,与金莲荒唐几日后,身上添了不少病症。

  

  主家婆得知后,再也容不下年轻貌美的潘金莲,不仅与大户吵嚷,更是百般毒打金莲。

  迫于正妻的压力,大户将金莲嫁与了其貌不扬的武大。

  武大就住在大户的临街房,若他出去卖炊饼,大户便潜入武大家与金莲相会,老实巴交的武大哪怕撞见了也不敢声张,生生咽下了这口气。

  武大要钱没钱,要貌没貌,为人又软弱无能,自然是留不住俏媳妇,潘金莲另谋他人已经成为了必然。在两本书中,武松都成为了金莲疯狂示爱的对象。

  当潘金莲见到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武松时,少妇思春,一心想要留武松住在家里,与他相好。

  

  潘金莲尽显妖娆神态,勾引武松,完全没有嫂子的端庄,竟与那勾栏瓦舍的女子一般,惹得武松十分不自在,草草用过饭好便托词离开。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哪怕潘金莲明晃晃的撩拨武松,急切的表达要与他行鱼水之欢的意思,换来的也不过是武松的怒骂,与小叔通奸的“美梦”彻底破灭。

  不久,武松因公差离开,临走前特意叮嘱哥哥每日早些回家,还将潘金莲狠狠敲打了一番。武松离去后,武大听了兄弟的话每天未晚便归,关闭门户。

  潘金莲心中不快,和武大闹了几次,无果,便也习惯了,赶在武大归来前便收好帘子关上大门,二人竟真的过了一段安稳平和的日子。

  只可惜,心有不甘的潘金莲安分得了一时,安分不了一世,红杏出墙只待那个男人的出现。

  

  同样是沦为荡妇的结局,在两本书的叙述过程中却有着细微的差别,这对于潘金莲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浒传》中,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相遇更像是巧合,金莲去叉帘子时,失手将叉竿打在了路过的西门庆头上。

  而《金瓶梅》则不一样,书中写到潘金莲每日打扮光鲜,特意等到武大出门,就去帘下站着。

  

  如此对比,《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主动出击的那一个,她已经布好了一张美色的网,西门庆则是她等待多时的猎物。

  潘金莲眼中的西门庆风流倜傥,貌比潘安。西门庆眼中的潘金莲从五官到皮肤身材都是可人的,令他心神荡漾。

  作者之所以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二人的初印象,就是要突出潘金莲的有意。

  她希望借着站立帘下的机会来觅得如意郎君,美貌是她唯一的资本,而对方的长相也是她格外看重的,作者巧妙的用了二人的外在形象来表明潘金莲主动寻找出轨机会。

  

  相反,《水浒传》只用了妖娆一词简单形容潘金莲,对于西门庆的外貌甚至未曾提及。

  为了再次强调潘金莲的有意,《金瓶梅》的作者更为直接的添加了一段潘金莲的内心独白。

  她日日在想着那男子姓甚名谁,住在哪里,揣摩他对自己是有意的,否则不会离去时回头看了七八回。带着这份心思,潘金莲每日都要在帘下巴巴的等待再次相见。

  在王婆的精心设计下,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家中见面。《水浒传》中潘金莲虽然对西门庆的突然出现有些慌乱,却在之后的对答中比较平静自然。

  《金瓶梅》则不同,潘金莲始终表现得十分羞涩,书中多次提及到她“低下了头”。两相比较,一个是真的不知道西门庆会来,另一个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配合着王婆演戏。

  

  尽管初衷不同,但是两本书还是殊途同归,西门庆和潘金莲坐在了一张桌子上,喝茶饮酒,潘金莲口中屡次推辞,却并不真正的起身离开。

  两人言来语去,都有了相好的意思。王婆索性将二人留在房中,栓门走了。

  接下来的共枕同欢已经不言而喻了,只不过比起《水浒传》中潘金莲“你有心,奴亦有意”的直白,《金瓶梅》中的她道行更高一些,欲拒还迎的手段用得十分娴熟。

  她一面将椅子拉离西门庆,一面用眼睛偷看他,弄裙子、咬袖口,娇羞的姿态勾的西门庆无法自控。

  

  两人嘴上调情,将气氛烘托到极致,满间屋子都是粉红泡泡之后,宽衣解带,千般旖旎。

  作者甚至露骨的表示了与西门庆的性爱之事令潘金莲快活无比,远超之前的张大户与武大郎。

  潘金莲在此事上的格外欢喜也是她淫荡的一种直接表现,就连王婆都说“她房里弹唱姐儿出身,甚么事儿不久惯知道”。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潘金莲和西门庆这种丝毫不避人的私通,左邻右舍无人不知。武大亲去捉奸,反被西门庆踢中心窝,一病不起。

  

  事情挑明之后,潘金莲更是无所顾忌,日日浓妆艳抹与西门庆厮混,完全不顾病床上的丈夫。

  如果武大聪明,应该小心的保住自己的命,一切等待弟弟武松回来做主。可人在气头上哪能做出最优选择,更何况他本就是愚笨之人。

  因此,他做了最坏的选择,主动与潘金莲提起武松的脾气不好,他可以不对武松提及此事,想要换得潘金莲好生服侍他。

  熟知潘金莲将此话告知王婆与西门庆,几人一合计,一不做二不休,竟将武大生生毒死了。《水浒传》中的武松办完了公差,很快便回到了阳谷县,得知了哥哥的死讯。

  

  在查明了哥哥的死因后,便割下了潘金莲的头颅,替哥哥报仇雪恨,潘金莲在武大死后不足两月便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则活得要更久一点,原来武松归来之后,潘金莲已经被西门庆收了五房。

  武松从郓哥处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并未私下寻仇,而是走了官方途径,状告潘金莲等人,岂料官官相护,哥哥冤仇无法得报。

  

  武松咽不下这口气,在寻找西门庆的途中,失手将与西门庆吃饭的李外传打死,被官府缉拿后,判了充军。潘金莲暂时逃过一劫,开始了自己在西门家里争宠害人的生活。

  冤有头债有主,血债终归还要血偿。武松遇赦回家,找到潘金莲,将她的心肝五脏与头颅割下,供奉在哥哥灵前,此时潘金莲三十二岁,在武大死后又活了七年的时间。

  虽然逃不过死于武松手下的命运,但武松选择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多给了潘金莲几年的生命。

  决定潘金莲生命长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不同,《水浒传》中武松都只是一百单八将中的一位,而潘金莲则是描述武松命运的一个配角。

  《金瓶梅》则不同,它是一部世情小说,潘金莲是三个女主人公之一,拥有大量的戏份,自然需要活得更长久一些。

  

  《金瓶梅》中的人物原型来自《水浒传》,却不拘泥于《水浒传》。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呈现给读者的人物形象自然有所不同。

  她们拥有相同的名字,在每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上基本一致,却是由于不同的内外因走到了相同的道路上。

  作者给她们填充了不一样的血肉,有嫁给西门庆这样大篇幅的差别桥段,也有小细节描写来表明人物内在淫荡程度的不同,读者要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两个人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