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航天印迹,看得热血沸腾!

  (来源:V海淀)

  原标题:59年航天印迹,看得热血沸腾!

  昨天全网沉浸在书香,

  今天大家游历在苍穹!

  

  回望中国航天,

  每一次的发射,

  每一次的 “中国声音”,

  每一次的 “北京明白”,

  都让人热血沸腾!

  

  60多年前,在海淀北部一片高粱地旁,“花园路工程”开工建设,它就是神秘的“北京第九研究所”,负责核武器研制和核基地建设工作,当时这是一项“绝密任务”。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队伍里,至少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中国团队只有数量极为有限的科技专家和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美国研制原子弹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而我们只有算盘、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等最原始的计算工具,但他们信念坚定,不等不靠!就算拿算盘也要算出来。

  1959年6月20日,苏联政府中断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撤回所有的专家,但这里研制“596”争气弹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计算过程中,总有一个关键数据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数据相差很大!最开始大家认为是自己算错了,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历时近9个月,先后经过九次计算,开始怀疑是不是苏联专家的数据错了!但没有搞过原子弹的人,想否定苏联原子弹专家给的数据,谈何容易?研究所调集了一批专家反复验证讨论,1961年,时年32岁的周光召主动请缨,从苏联回国,他仔细检查了这九次计算结果,认为计算没有问题!他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苏联数据有误。从而扫除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拦路虎”,不仅树立了科研人员的自信心,也坚定了大家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到了试验阶段,不少人从海淀出发,奔赴燕山脚下、大漠戈壁……

  

  

  59年前,

  1964年10月16日15时,

  罗布泊的一声巨响,

  伴随着一团蘑菇云升起,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重重压力之下,

  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攻克了当时最大的卡脖子技术,

  铸就一座坚固的“科技长城”!

  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53年前,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中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

  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的声音”,

  中国“问天”的伟大梦想

  也从这一天开始,

  迈出了第一步!

  

  23年前,

  2000年10月,

  中国首颗实验导航卫星

  北斗一号发射,

  开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

  组建序幕。

  

  20年前,

  2003年10月,

  中国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杨利伟出征时和成功着陆时,

  热泪盈眶,

  那种自豪感现在想想都能心潮澎湃。

  

  16年前,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3年前,

  2020年12月,

  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探测器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

  

  9个多月前,

  2022年7月,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对接天和核心舱!

  

  4个月前,

  2022年12月,

  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太空会师”!

  

  今天,

  4月24日,

  是 我国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

  意在勉励广大航天人

  继续秉承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

  和新时代北斗精神,

  怀着探索未知的决心,

  加快航天强国建设,

  积极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

  行而致知、知而促行,

  不断探索宇宙奥秘。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而远在数百年前的明代,这一概念也曾引起一位少年的求知之心。明弘治二年(1489),18岁的王阳明深深被先哲朱熹的著作所吸引,他向往“格物致知”之说,更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启发,于是,静坐于竹林七昼夜,以竹为格的对象,力求格竹而得真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熹《大学》

  可见,格物的终点是经天纬地的大志向,正如读书、求学的目的是求真知、经世务。在近代, 被开掘为科学精神。

  “格物致知”所提倡的求知、探究、思考,也成为近现代国人接受西方科学观念的认知基础。而今,以“格物致知”为中国航天日的主题,表明我们正遵循着这种精神,问苍穹而知天理,以实践而出真知。

  

  从“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

  到新时代北斗精神,

  我们从未 停止我们的征途,

  从1964年到今天,

  59年,

  强国记忆铭刻于心,

  强国之路一路向前,

  我们一路赋诗星辰大海;

  我们一路点亮璀璨星河!

  “强国”记忆,

  哪一次让您热泪盈眶?

  ??

  (部分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