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政军与两任“妻子”同框,被导演称“美男子”

  一辆夏利车,两行辛酸泪。

  演员何政军参加了《疯狂的冰箱》“演员与孩子的聚会”,表达了剧中人物童建设在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辛酸与疲惫。这部当年称霸影视界的佳作,27年后依然为观众津津乐道。

  

  接到节目视频通知后,《儿女情缘》的族长兼导演石晓华“命令”剧中演员们齐聚一堂。在石晓华的号召下,张志华、何政军、于亚、朱雅莹相继加入家庭团聚,追忆苦涩与甜蜜,重温往事。

  尤其是90年代中期拍电视剧的时候,身体条件非常恶劣。此外,拍摄现场在上海38度的高温下,演员们不仅大汗淋漓,还要忍受出汗影响妆容、不断补妆的困境。

  

  导演史晓华在拍摄间隙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张志华说,有一次和爸爸童家叔叔拍送别戏,因为拍了很多场哭戏,演员一直在哭流鼻涕,有一个演员的鼻子掉到一半,这一幕引得周围的演员顿时哈哈大笑,由于张志华是直接当着导演史晓华的面表演,导演立即对这一幕进行了“斥责”,这让张志华有些委屈。

  

  NG的严格重复,终于在90年代诞生了经典巨作。 1997年,《儿女》获得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剧集奖。

  何政军在剧中的“童建设”定位是一个懦弱的受委屈的男人。他每天需要打车往返于城市之间,白天经营载客,深夜回到家又被老婆欺负。只有母亲才是最体贴儿子的人。佟妈妈的妈妈说:“小儿子是全家最穷的孩子,挣的是辛苦钱,回家又缺少老婆的照顾。”

  石晓华在选角的时候,犹豫不决。她去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看着演员们的照片,立刻爱上了何政军的形象。她认为:首先,这个演员很漂亮,是个帅哥。其次,演员的眼神很无辜,很能演出童建设的那种气质。如果这个演员有玩心的眼光,那种狡猾,那就不行了,就选了他。随即,三谷茂卢来到安福路何政军的演员宿舍。最终,何政军答应接下这个“任务”,饰演一个典型的懦夫。

  

  

  何正军是地道的四川人。中戏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 80年代中后期,主演了《聊斋志瑞云》、《十六岁花季》等影视作品。但演一个上海胡同里的窝囊废其实挺有挑战性的。

  

  

  正式开拍前,何政军为了体验生活,找到了一家出租车公司,他和出租车司机每天都上车。在他的记忆中,有一次在武康路上,他真的在开出租车的时候和一个乘客发生了争执。原来,乘客们已经把他当成真正的司机了。此外,剧中童建设每天随身携带的茶杯也经过精心设计。为了更贴近生活,他特意在茶杯上抹上茶渍,这与现实生活中的司机如出一辙。

  剧中,最大的看点莫过于几场“打斗戏”。张志华直言:“和余娅的这些戏,累死人了。”

  

  当初有一个童建梅和胡金娣因为吵架打架最后打起来的经典场面,一直被演员们津津乐道。戏结束后,饰演胡金娣的于亚站在门口放声大哭。张志华说:虽然我们在台上是“敌人”,但私下里我们是“亲人”。

  胡金迪欺负童建设的那一幕,也是全国观众观影时最心酸、最痛心的一段。面对如此野蛮的妻子,懦弱的童建设不得不做出弥补。最终,他的“辛酸泪两行”成就了这个角色,深入人心。

  在“童建设”这个角色成功之后,我原以为何政军会继续走苦涩剧的路子,接一些雷同的角色。但实际上,他一口拒绝了。转身投身革命英雄方志敏一角,其命运与“同建设”截然不同。后来饰演田汉,成功转型为军旅剧男主角。

  

  2005年,电视剧《亮剑》中的“赵政委”成为何政军演艺生涯后续的银幕标签。平均收视率超过8分,最高收视率高达11.42分,成为年度收视率最高的剧集。就连何政军,在个人社交短视频的评论区也有粉丝称呼他为“赵专员”。

  

  

  就在剧组人员聚集的时候,童建设的两个妻子胡金娣和阿彩先后来到了现场。没有冷眉。何政军反而挽着于娅和朱雅莹两位“老婆”,调侃两位老婆今天来了……这三人同框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两人的温暖、亲切和真诚。船员回来了。

  现在,60岁的何政军仍居住在上海,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城市漫步”的视频。他充分享受了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魅力,也坦言自己比较喜欢吃上海菜,尤其是红酒和香草头。现在离不开上海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