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谢其章:必须靠写作为生时,买书、读书就不能信马由缰

  原标题:谢其章:必须靠写作为生时,买书、读书就不能信马由缰

  “‘功利’是一个中性词,简单说就是做一件事的功效和利益。我阅读里的功效是什么呢?功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目的性,结合我自己写作和阅读的经历,我来谈谈对‘功利’二字的体会。”

  4月8日晚,著名藏书家、作家谢其章携新书《文饭小品》作客南都读书俱乐部,通过线上语音分享,和读者们一同探讨他的“功利主义阅读”,回顾他艰辛又不乏收获的收藏与写作之路。

  艰辛万状的写作之路

  大约1998年左右,在外企上班的谢其章遇到一个机遇,可以出一本自己写的书。作为阅读爱好者,谢其章为此十分兴奋。他二话不说,辞掉了原本收入丰厚的工作,就这么走上了职业写作的道路。

  著名学者、作家止庵读了他在《出书记》里写的这件事儿,惊呼:“你胆子真大呀,就这么把工作给辞了。”谢其章感慨,所谓自由职业,实际上有它不自由的那一面。

  《大众》画报封面 梁稻云绘

  三十年来,通过努力,谢其章出了三十本书,三十本书之外,他坦言“名利”也得了不少。

  那段镜头在《光影百年》第57分钟,名字叫《影迷谢其章的观影日记和电影票》。

  也是在2005年,谢其章出版了《梦影集:我的电影记忆》,这本书被中央电视台的电影编导相中,邀请他去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做节目。他带着他的老电影杂志收藏,到电视台去讲《青春之歌》里演员谢芳扮演的林道静,“那也是真事儿,我没见过那么大的场面。”

  日记也能化为“经济利益”

  “写作得有独特性,假如说我写小说、散文,当代大家太多了。我独辟蹊径,写老报刊。这类东西,尤其这种不在职的、自由的写作方式,在前十多年还比较受欢迎。现在投稿,根本没有你的阵地。还得感谢当时那个时代,成就了我比较独特、比较唯一的生存方式。”谢其章说。

  他自曝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记日记。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记日记,一直记到现在。“而且我这个日记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几个字,‘今日无事’,‘今日大风’。我的日记事无巨细。别看现在记下来很寻常,过了几十年以后你再看,这就是宝贵的日常生活的材料。”

  不单有日记,还有书账,前面有价钱,后面有地点。他还有一本生活账,发表文章还有一本投稿记录,最早的1998年几号,投给哪个杂志,哪天收的样报,哪天收的稿费。《搜书记》之后,他又出了《搜书后记》。“三十年后,往日风云,这就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存的资料。别的重大的书不会记载这些东西。”他又笑言,“当然如果你不出书的话,这些好处化为不了经济利益。”

  在写文章方面谢其章颇有心得,告诉大家得避开读者熟悉的知识,忌用“百度体”,还得过得了读者、编辑、市场这几道关。在新出的《文饭小品》里,有几篇考证的文章谢其章自觉非常扎实。

  “研究张爱玲的专家那么多,我写得就跟他们不一样。我自称为‘虎口夺食’,光脚不怕穿鞋的,你越专业,我越不怕。我不去图书馆查资料,手续太繁琐。我自己的存书已经足够我一辈子消化的了。”谢其章说。

  据悉,《文饭小品》乃谢其章近年所作杂文,以民国报刊收藏为主线,挖掘《天地》《大众》《良友》等民国报刊背后的故事,讲述鲁迅、张爱玲、邵洵美等民国文人的逸闻趣事,同时记叙作者的藏书经历与多年收书趣闻,书写作者对北京胡同的小考和人生见闻。作者考据扎实、文风幽默,本书所收文章大都文辞浅易而内蕴丰厚,可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收获丰富的知识。

  民国作家周黎庵曾在《文饭小品》的“后记”中写道:“使用这四个字命集,并无深意,只是取其‘以文为饭’而已。”谢其章倾慕周黎庵,又认为周黎庵的话恰好可为自己撑腰,于是便也取“以文为饭”之意,以“文饭小品”为自己的新书命名。书中收录私藏民国报刊书影,独家资料见证一代旖旎光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