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狩猎》接过这把猎枪,然后长大成人,面对成人世界的谎言与恶意

  原标题:《狩猎》接过这把猎枪,然后长大成人,面对成人世界的谎言与恶意

  有一种演员他可以代表自己的国家,像阿米尔汗.

  成龙,

  还有麦斯米科尔森。

  也有一部电影可以代表一位演员,就像麦斯米科尔森主演的《狩猎》。

  它在豆瓣有着9.0的超高评分,

  在imbd的评分也达到了8.3分。

  麦斯米科尔森也凭借此片拿下了第65届戛纳电影节的影帝。

  PS,叔,你真好有型啊。~

  影片讲述了刚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在一家幼儿园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位早熟的萝莉对卢卡斯尤为亲近。

  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的拒绝,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

  邪恶的孩子们!!!

  孩子总是被人称为天使,孩子的世界似乎都是纯洁无暇的,孩子的世界观也很简单,这个世界只有好人和坏人。所以小女孩对卢卡斯的诬陷,除了他的英国女友、卢卡斯的儿子和大胡子朋友没有人相信。

  那么导致小女孩早熟“爱”上自己的老师,并且撒谎诬陷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真的是小孩子的天性吗?

  其实在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表现出来,原因是她的父母对她缺乏管束和教育,没有给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

  她经常会在家门中一个人傻傻站着,没有人在乎,直到卢卡斯上班路过接她去上学;

  哥哥给她看有暴露画面的色.情杂志,她的父母也毫不知情;

  有着自己小小的强迫症:走路的时候不踩线条,父母也不知道。

  影片的最后甚至还是卢卡斯看到她不想踩有线条交叉的地面,将她抱起。

  因为小女孩的谎言从而下结论:“人性本恶”、“小女孩的天性太坏了”、“小孩子好可怕”……是非常狭隘和肤浅的。

  一个刚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她的世界里只有对和错、好与坏。可是她连区分善与恶、好与坏的价值观都没有。

  我不禁想起最近看的西班牙电影《当怪物来敲门》里树怪告诉小男孩康纳的三个故事衍生出的三个道理,其中第一个就是:永远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杀害未婚妻的好王子,也有被冤枉的好女巫。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单纯善良的小天使,也没有绝对邪恶黑暗的熊孩子。人性永远是矛盾而复杂的,可惜电影里小孩子不懂的道理,现实里很多成年人也不明白。

  你我都曾是吃瓜群众!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你会感到茫然、寒冷、无力甚至愤怒,这一切该归咎于谁?是年幼无知的萝莉,是善良软弱的卢卡斯还是萝莉懦弱无能的父亲?

  其实都不是,是我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做过的:吃瓜群众。

  影片中有三幕能让人感到强烈愤怒的场景,而这愤怒下又有着深深的无力与绝望。

  1)因为卢卡斯引起了公愤,吃瓜群众偷偷虐杀了他的小狗

  2)卢卡斯去超市购物,被整个超市的店员拒绝、辱骂、殴打

  3)镇上居民对卢卡斯的儿子冷冰冰的说:“我们不欢迎你们”

  然对我而言,甚至对所有的观众而言最令人感到心寒和惭愧的便是:你我都曾是这样的吃瓜群众。

  接过那把猎枪,然后长大成人

  一部神作的结局绝对不会敷衍了事,《狩猎》那开放性的结尾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故事发生后的一年,卢卡斯带着儿子回到小镇参加为儿子举办的成人礼。成人礼上卢卡斯和昔日的兄弟们彼此对视然后心照不宣的微笑,卢卡斯的儿子害羞腼腆的接过猎枪,大家欢欣鼓舞。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卢卡斯澄清了真相,他们一家将回归社会重归平淡美好的生活。然而最后一幕,卢卡斯在树林猎鹿,却被当作猎物。一个背着光的剪影故意对着他打偏了一枪,影片戛然而止。

  那一刻我们恍然大悟,当信任和声誉破碎之后,无论如何修复它都将成为跟随我们的烙印,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内心的芥蒂疙瘩,永远无法恢复如初。

  在我看来,片中的卢卡斯更像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即使受尽委屈和冤枉,他也没有报复社会残害他们或者自暴自弃。

  只有教堂上那震撼人心的用眼神证明自我清白。到最后,他仍然选择不计前嫌、不惧流言的去抱起不愿踩线条的萝莉,

  一个人放心大胆的去丛林狩猎。

  天真的以为一切都会恢复如初。

  而那一枪勾起了太多惨痛而黑暗的回忆:始乱终弃的女朋友、只相信舆论不信任他的兄弟发小、残暴愚昧的店员、拒绝和他交流,尚未弄清真相就将事情宣告天下的幼儿园同事、一起撒谎污蔑他的孩子们……

  成年人的谎言和人性里的黑暗在这一枪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面对流言和不公,面对现实的社会像他这样保持善良真诚的人性在这世上仍是少数。

  那神圣温馨的授枪仪式不仅是少年的成人礼,也不是卢卡斯一家回归社会的表象。它是为了告诉卢卡斯和那些像他一样单纯的有些傻的灵魂,以及屏幕前的我们:

  接过这把猎枪,然后长大成人。也意味着准备面对成人世界的谎言与恶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