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出版传媒集团5个项目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来源:河南青年网作者:中阅网)

  今日,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5个项目获奖。其中大象出版社《全宋笔记(102册)》、海燕出版社《三十六声枪响》获图书奖,河南美术出版社《洛阳新见汉晋北魏砖瓦文字辑录(2册)》获图书提名奖,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艺术篇》获音像电子出版物提名奖,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书籍的革命》获出版科研论文奖。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并称为国家级出版三大奖。本届共评选出获奖图书100种、提名奖100种;获奖音像电子出版物30种、提名奖80种;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30篇。《全宋笔记》于1999年开始筹划,2018年出齐,19年磨一剑。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总计一百零二册,二千二百六十六万字。收入宋人笔记四百七十七种。

  《全宋笔记》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一部经过系统编纂整理、收罗齐全、便于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笔记总集。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全宋笔记》在学术界所界定“笔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收录传世的宋人所撰笔记,真正体现《全宋笔记》“全”的特点。第二,《全宋笔记》收录的宋人笔记多数系首次经校勘和标点提供给世人阅读,体现“新”的特点。第三,在编纂整理《全宋笔记》的过程中作者作了大量的考订甄别、辨伪剔出工作,力争点校准确,因而具有比较“准”的特点。

  《全宋笔记》的出版是继《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之后的又一项宋代文献编纂整理重大出版工程,是宋代文献研究整理学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至此,几代学人薪火相传,使有宋一代的笔记文献以体现近当代最高学术研究成果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到读者面前,是我国断代文献整理的一个伟大创举,必将在中国文献整理研究学术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这对传承我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和繁荣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十六声枪响》是近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著名作家孟宪明经过长期积累和史实调查,精心构思,耗费十余年心血创作的一部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思想高度、历史深度和文学新高度的原创精品,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突显正确导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主义力作。

  这部小说以史实为依据,以36声枪响为线索,采用民间的视点,写中国老百姓是怎样由被迫卷入、被迫选择到主动参与反抗日寇的心理基础和行为逻辑,写王二小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歌颂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小说近40万字,内容宏大厚重,故事精彩动人、感人至深;王二小屡次涉险又机智化解险情,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真实丰满;语言精致,民情民风浓郁。小说以精彩而动人的情节、质朴而精致的语言、高尚而深沉的精神打造起了引人入胜的故事王国,突显了悲壮之美、忧伤之美、本真之美、崇高之美。

  河洛地区乃华夏文明之源,洛阳又地处河洛腹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夏、商、西周等十三个王朝均在此建都,历史积淀,先民智慧,给古都洛阳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其中,位于今洛阳、偃师、孟津三地交界处的汉魏洛阳城,曾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内有东汉太学、曹魏正始石经、西晋闢雍碑、北魏永宁寺等大量文物遗存,又有现今全国最大的古代陵墓群,还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万座古墓,从中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同样,洛阳出土的大量东汉、曹魏、西晋刻文砖和北魏瓦削,也铭刻着华夏先民的印记,见证昔日洛阳的辉煌,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洛阳新见汉晋北魏砖瓦文字辑录”分为《洛阳新见北魏瓦削图志》《洛阳新见汉晋刻文砖铭辑录》两册,将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收藏的汉晋北魏砖瓦文系统整理并首次出版,由中国文字研究顶尖学术团队考释,古籍出版团队倾力编校和印制,考释成果权威,是研究汉晋北魏历史、文化的高清史料。

  此套书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艺术篇》是一部反映中原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包含书法、绘画、雕塑、舞蹈、曲艺、地方戏等共20集,总时长500分钟。纪录片通过专家解读、情景再现、实地拍摄、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创作手法和先进技术,展现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犹如时代的多棱镜和社会的万花筒,反映中国文化绵延不绝、千年传承的精神内核和密码,穿插历史典故,再现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艺术故事,折射出不同时代的艺术成就。

  这已是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南历史文化博览”系列继《人物篇》《姓氏篇》《地名篇》分获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后,第四次斩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专业出版社,始终坚持立足本土文化,把握时代前进脉搏,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引导读者发现和感知身边的美,以精品影像讲好中原故事。“河南历史文化博览”系列纪录片自2010年启动至今,已出版20个系列 1000多集,是一部系统讲述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来源、发展及变迁的影像教科书。

  随着电子书的崛起,以纸为介质的封装型书籍的概念的稳定性岌岌可危:这种符号信息载体与呈现载体分离的出版物,是不是还属于书籍的范畴?这种革命性的媒介变革,给书籍生产和传播究竟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改变,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书籍的概念和边界?这种变革是不是意味着书籍的消亡、受众模式的革命以及出版价值链的重组?这一系列疑问笼罩在出版人和读者的头顶。中原出版集团总编辑耿相新先生从书籍的概念及变迁出发,在内容符号、载体材料技术、复制技术和传播方式的革命等方面,梳理书籍革命的历史线索,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