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载风雨投递路 平凡坚守
编者按:邮政投递员承载着“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递任务,更是扎根基层、执着奉献的“绿色使者”,开展“寻找最美绿色使者”活动,目的是在投递员队伍中发现先进、鼓励先进,进一步增强投递员队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高工作标准、高服务水平、高效率作业的投递员队伍。进而以邮政代言人的形式展示邮政投递员队伍优质、亲情服务的形象,展现新时代邮政投递员的良好精神面貌,讴歌邮政员工立足岗位、服务社会的感人事迹,吸引社会大众更多地关注邮政投递员、关心邮政投递员群体。 十七载风雨投递路 平凡坚守
——记壶关县邮政分公司投递员胡晓亮 在壶关县大街小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无论节日双休、还是逢年过节,总有一位身穿邮政标志服、满载一车邮件的人穿梭在各个村庄、社区之间。
17年中,他所投递的服务区域不断扩大,南至交警队东至税务局。18个行政村、1.9万多人口,投递路线总里程达40多公里;17年里,他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每天,经他手的3000多份报刊、100多个邮件,无一延误积压、丢失损毁;17年来,在他手里“下岗”的投递工具就有5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穿烂的皮鞋30多双,磨烂的手套更是不计其数,但他从来无怨无悔。
他,就是壶关县邮政分公司投递部投递员胡晓亮。
2006年,胡晓亮从学校一毕业就来到壶关县邮政分公司干上了乡邮投递工作,每天起早贪黑、滚打摸爬,出色地完成投递工作。在此期间,他一直心系乡亲,把每一封邮件都当作是一份责任,始终坚持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地送到客户手中,他所投递的这条乡邮道段,每年流转额在该所排第一。可他没有抱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环境中,通过真诚服务,很快赢得了客户的好评,报刊流转额也实现了超常规增长,从刚接手时业务规模不足3万元,到2020年报刊流转额已达到12万元,业务增长近4倍。
胡晓亮所投递的客户中外来人口较多,住址不稳定,经常由于住址搬迁出现联系不到用户的情况,但他总是千方百计联系用户,决不放弃每封邮件。一次,一位河南打工者李福生家里人寄来一包衣服,按邮件地址投递后,发现此人一个多月前已离开,而且手机关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判断用户既然离开一个多月,要是回了老家,家人自然不会邮寄东西了,说明一定还在。因此,他四处打听,通过4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李福生,当把一包衣服送到用户手里后,老李激动地说:“这是我过冬的棉衣,你真是雪中送炭!”当时就要掏出100元表示感谢,但被胡晓亮委婉谢绝。
胡晓亮所投递的服务区域交通很不方便,因此,许多村民和外来务工者所需生活用品都委托他代为采购,每次,他都会将采购的东西与邮件分类放好,随着邮件投递一并送到用户手中。多年来,为多少村民家庭提供方便,他自已也记不清了,只知道村民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时,常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胡晓亮所在的服务区域内,除了企事业单位外,多数人都是农民,靠种地生活,工作之余,他还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种植、养殖信息。邮政开办代售农资销售业务后,又是他第一时间,为5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每人免费赠送了一袋品牌复合肥,让村支书带头试种。通过试种,秋收时产量有了很大提高,第二年大批村民与他签订了化肥代购协议。他提供的优质服务也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许多村民自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出了“买化肥、到邮政”的信息。3年来,他不计个人得失,免费上门配送化肥60余吨,仅2020年春季就配送化肥达55吨,村民们都激动地说胡晓亮是我们的“贴心人”。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发生后,壶关县实施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全部封村封路,这给邮件投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春节期间属于寄递高峰期,每天邮件多达200多件,如果不能及时地把邮件送到用户手中,不仅用户着急,而且还会造成村民的恐慌情绪。为此,胡晓亮想尽办法,主动到县医院开具了健康证明、邮件和车辆消毒证明,以及自己每天的测量体温记录,拿着这些证明与各村支书和村检查站进行沟通说明,终于征得同意他进村投递,但限定车辆停放到封村路口检查站处,他只能扛着邮件进村入户投递。每天投递完毕后,都在晚上10时多,回到家早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就是这样,整个疫情期间,他手里没有一件邮件延期和积压。凭借优异的工作业绩和业内良好的口碑,胡晓亮被授予山西省邮政系统先进个人,面对荣誉和褒奖,胡晓亮总说:这些都属于过去,他将义无反顾地奔走在邮政投递的“最后一公里”上,为民服务是他心里最甜蜜的事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