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淄博烧烤界的扫地僧,淄博人人皆知的小树林烧烤重现江湖!
他叫老赵,一个在淄博从事烧烤行业30多年的老人家,他开过一家叫小树林烧烤的烧烤摊,便被人称为淄博烧烤界的扫地僧。
他靠着一双灵巧的手征服了几代淄博人的味蕾,也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他从来不在意店名或者位置,在绿化带旁就随便取名叫小树林烧烤,有人说淄博烧烤是“重工业”,但他这个“重工业”却把张店区真正的重工业都给“打败”了。
齐鲁石化、氯碱厂、乙烯厂、储运厂、塑料厂、热电厂、供排水厂、机修厂的员工们都被他征服了,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排着队等着吃他的烧烤。
征服他人的味蕾,老赵有一套自己的“绝活”。
第一个绝活,老赵一直坚持亲自挑选食材。老赵每天都是早早地就跑到菜市场肉摊前精心挑选,只要最新鲜的肉,只要牛羊身上最好的肉。而牛羊身上哪里的肉最好吃?老赵一看便知道!
第二个绝活,烤肉就得用木炭烤。烤肉的灵魂在于肉在火的淬炼下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普遍改为电烤炉的今天,淄博烧烤坚守木炭烤肉,这显得非常难得。而老赵的木炭更是放在大铁炉里,肉在上面翻转腾挪间滋滋冒油,香味四溢!
许多老顾客说,他家的烧烤和别人家的就是味道不一样。
第三个绝活,坚持用手工软糯的长饼。老赵烧烤家的饼是软糯的手工长饼,这和市面上一般淄博烧烤用的碱水制作的小圆饼口感完全不同,饼是淄博烧烤的特色,同时也是淄博烧烤的灵魂。同时为成为了老赵烧烤的特色。
有年轻人反映说:“老赵做的烧烤太咸了”。但是如果你考虑到他生活的年代和他所服务的客户,就不觉得咸了。
那些曾经经常光顾老赵家烧烤的人,以周边化工厂工人们为主,每天从事体力劳动的他们,需要补充充足的盐分来让自己干活更有劲。
而且在山东,稍微上点岁数的人口味都重,吃饭重盐重油几乎是整个山东的特色。
至于说他家店周边的环境卫生太差,其实道理和上面差不多,讲究环境是上层社会虚伪的面纱,我们老百姓吃饭就讲究好吃不好吃,热闹不热闹。
烧烤本身就是我们老百姓眼中的“奢侈品”,他没有嫌弃我们没钱吃八大碗,我们怎么好嫌弃他做不到窗明几净。
如今的老赵年岁已高,把自己的烧烤摊搬回了金岭镇的老家院子里,他只是不想放弃从事三十年的烧烤手艺,孩子早已经定居在北京,原本的他只想和乡亲们聊着天,偶尔来几个老主顾,给他们再露一手。
直到有一天,宁静的乡村里突然来了两个外地人。两个上海游客在理发店大姐的帮助下,找到了老赵烧烤的院子,亲自尝了尝老赵烧烤的手艺,并且将探店视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上,老赵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短视频,他只有在和远在北京的儿子视频聊天时,无意间听说过这个名字。
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老赵烧烤的院子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有熟悉的老朋友来看老赵,顺便怀念一下当年吃小树林烧烤的快乐时光。更多的是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新朋友,来品尝一下淄博烧烤界初代鼻祖的手艺。
事业迎来第二春的老赵可能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两个外地人为什么比村头妇女们的情报中心消息传播的还快?只是再也没有功夫悠闲地坐在门口和老乡聊天了,更是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头发白了不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