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51岁离世,离世原因让人心酸,葬礼上姜昆、蔡明含泪送别

  

  许多喜剧表演艺术家,有些还在荧幕前,有些却已经离开了。关注相声、小品圈子的人,一定不会对王平感到陌生。

  他是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小品作家、国家一级演员,拥有着武警大校警衔,还是沈阳相声“黄金一代”后期的代表性人物。作品有《弄不明白》、《我的太阳》等。

  

  王平在51岁时突然离世,许多圈子里的朋友在听到这一消息时,都感到无比震惊,因为就在他去世的当天上午,还如同往常一般在单位工作,并在社交平台记录着生活:“一早晨就来到了久违的办公室,又回到机关工作的秩序中”。这句话竟成为他留给大家的最后一句。当晚8点,他就永远地离开了家人和朋友。

  朋友们收到他离世的消息时,一时都无法接受,因为没有任何征兆,更多的是惋惜,51岁正当壮年,让家人和朋友感到心酸。

  

  葬礼上,蔡明、姜昆等一众艺人明星都前来进行了悼念,甚至还有数千名喜爱他的粉丝。

  如今他已经离世10年,他的妻子和女儿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962年,王平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在辽宁省海城市,满族人。他的家境很普通,父亲是工人,从事电焊工作,母亲没有工作,照顾家庭。作为哥哥,他还有一个小5岁的妹妹。

  

  平平无奇的出身,与艺术丝毫不沾边。谁也不会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

  小时候的他十分淘气。还未进入学校之前,每天都是和小伙伴四处闲逛,为此父母操了不少心。但入学之后,就改变了之前顽皮的性格,有了自己的爱好。

  刚上小学,好奇的他就对艺术有了兴趣,无论什么演出,他都积极报名。学校一成立文艺队他就加入,经常跟着队里其他成员参加各类晚会等活动,反正这类演出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跳舞、唱歌都是小事,他还会打快板,各种乐器用起来也是很顺手,当真称得上是文艺小能手。

  其中,小号是他比较偏爱的乐器。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他的父亲还还专门请了辽宁歌舞团的首席小号演奏者来教他。那么,王平又为何对相声感兴趣呢?

  在13岁那年,他偶然看见了相声演员在节目中的表演,演员们展现的说学逗唱等技艺、欢乐的氛围,深深感染了王平,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他迷上了相声这门艺术。

  

  刚开始,父母并不同意他要学习相声的想法,因为相声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但是王平没放弃,一有机会就缠着父母,还表示要成大师,父母只好同意。

  经过努力,他最后拜在李伯祥的门下。李伯祥蜚声中国曲坛,是如今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中的翘楚,曾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和“侯宝林杰出贡献奖”,相声演员戴志诚也是他的徒弟。

  

  在师傅的用心教导下,他勤勉好学,苦练基本功,再加上极高的天赋,年轻时已经学有所成。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他开始了各种大舞台的表演生涯,这极大地磨练了相声水平。

  一次在辽宁鞍山表演,他被当地曲艺团看中,加入了团队,从此成为一名职业演员,有了稳定的工作。

  

  有着极高天赋的他,在鞍山曲艺团学习期间,虚心请教,擅于总结,渐渐地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成为了曲艺团的核心。

  正当事业发展的一帆风顺时,噩耗也随之传来。在外地演出的王平,接到了母亲突然去世的消息,亲人的离去让他悲痛不已,很长一段时间里十分消沉。好在有家人的开导和领导同事的关心,他重新拾起了事业。

  

  王平很有上进心,他从没有忘记小时候想要成为相声大师的决心。虽然曲艺团对他很好,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水平离大师之路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他没有停止寻找机会。

  1979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沈阳某部队文工团招新,得知消息他立马去参加了面试,这次的面试很顺利。但是由于他太出色,鞍山文工团并不想让其离开,谁让他是单位的台柱子呢?

  最终,他忍痛放弃了新的发展机会,但并没有就此气馁,梦想一直在激励着他。

  

  5年后,沈阳军区的杂技团又来招新。这一次,他又去面试,顺利通过,怕被阻拦,在没有告知鞍山曲艺团领导的情况下,私自前往沈阳军区杂技团学习。最终,杂技团将他送回,他再一次错失机会。

  王平的心情很低落,难道要一辈子束缚在此?也就是这时候起,他有了离开曲艺团的想法。

  虽然想要离开却都没成功,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高兴的事。

  

  1982年,他与自己的老婆郭燕娟相识。郭燕娟本在鞍山电视台工作,后来通过努力进入了鞍山歌舞团,和丈夫成为同事。

  郭晓燕也和他一样优秀,她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第一个弟子,还是著名的评书演员。

  依据王平自己的讲述,他第一次见到妻子就被迷住了。后来二人有了合作的机会。

  

  工作中,两人很合得来,兴趣爱好都十分相投,不就结伴进入了婚姻。婚后,两人育有一女,取名菲菲。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减轻他的负担,有了孩子以后,郭晓燕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琐事,照顾老人和女儿,王平则继续埋头钻研事业。在妻子的包容和支持下,他的事业渐有起色,开始被大众熟知。

  

  1991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契机,那就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他和搭档李建华相当激动,因为这次的观众是全国人民。接到的是相声作品《活祖宗》。

  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出错,两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停一遍遍的排练,反复修改,但是却被告知节目不被采用。

  王平虽然很失望,但无能为力,反思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对比别人的表现一点点地找差距。

  

  上天松总是格外眷顾努力的人,还没等他离开,春晚的导演就再次找到了他,告诉他准备一个新的节目,这个节目就是后来与观众见面的《论捧》。

  《论捧》是1992年春晚相声,王平搭档阎月明等人表演。

  他们三人的表演风格独特,表演节奏控制的很好,轻松搞笑,同时也客观的反当时一些社会现象,十分贴近生活,吸引了无数观众。

  

  于是这届春晚结束后,王平迅速走红,已经是一名全国观众熟悉的相声演员。

  后来,《论捧》这个作品还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二等奖。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几人的认可。

  在鞍山曲艺团熬了这么多年的他,终于利用这次爆红的机会,去了北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因为自身有实力,他在北京的发展也很顺利。凭借春晚积攒的名气,获得了多次大型舞台的表演机会,慢慢的在北京曲艺界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王平没有一直留在北京。为了家人,他接受了辽宁艺术团的邀请,回到老家担任团长。

  作为一名军人,王平长期驻扎在基层,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他都一一记录,运用到创作当中去,这才有了后来很多的优秀作品。《报菜名》、《新论捧逗》、《如何是好》、《好好说话》、《拜年》等,都成为了观众喜爱的相声。

  

  优秀的人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在相声届取得成就后,他也开始研究其他艺术表演,对小品产生了兴趣。

  和买红妹、刘亚津等人合作了《感应灯》,又和潘长江、蔡明等人合作了《梦幻家园》、《我教教你》、《还唱那首歌》等。后来还和黄晓娟合作了《请你别怨他》。

  因为愉快的合作,搭档过的石富宽、侯耀文、赵保乐、姜昆等人还和他成为了挚友。

  

  不断探索的他,后来又涉足了主持界,观众们不时在各类晚会、央视《艺苑风景线》栏目及地方台的综艺栏目中都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多次参与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给观众带来许多笑声。

  偶尔他还会客串部分影视剧演出,塑造了不少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马大帅2》中的王彬,公安题材电视剧《刀之队》中的刑警支队长。

  谁也没想到,活跃在大众视线中的王平会在51岁这年突然离开人世。

  

  根据他生前的微博,可以看出2012年12月底至2013年2月,在苏州拍摄公安题材电视剧《刀之队》。

  2013年2月20日,他的戏份刚刚杀青,还在微博中表示:“如有两三日定携妻女找处温泉泡汤,疲惫、焦虑需舒缓、释放”。

  一直奔波事业,导致王平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后来,因劳累,他发起了高烧,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愁坏了家人。本该好好休养的他却并没有放下工作,拍完戏的他又回归到机关工作的秩序中。

  

  2013年2月22日,工作一天回到家的他又发起了高烧,妻子和女儿发现异常后立马拨打了120,可惜救护车还没赶到,他就离开了人世,年仅51岁。

  随后,影视演员侯军也在微博上证实了相声演员王平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消息。对于王平的去世,许多名人都表示哀悼,蔡明、潘长江等人都转发微博表达悲伤之情。

  不少他生前的同行好友、师兄弟、合作者通过微博等方式表达了惋惜之情。据了解,王平生前身体状况很好,病发前也没什么征兆,走得特别突然。

  

  2013年2月26日,王平的追悼会在沈阳举行。英年早逝真是让人惋惜和心酸。

  最难过的,还是他的家人。郭燕娟悲痛不已,女儿如此年幼就经历了父亲去世的痛苦。

  如今距王平病逝已经10年,家人没有一刻不在思念着他,每逢清明节和他的忌日等特殊日子,郭燕娟都会带着女儿去墓前看望。

  

  为了坚守这段感情,郭燕娟一直未再婚,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和相女儿相依为命的她把生活过得简单又温馨。她表示死后要和丈夫合葬在一起,永不分离。

  祝愿王平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也希望大家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陪伴家人朋友。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